文/酒評君 酒評網主編 資深酒評人

昨天一個女明星在頭條上發了這樣一條動態:“今天立冬,你們喫餃子了嗎?”然後配了一張喫餃子的自拍圖。下面評論區,除了一個“老實人”一本正經的回覆“阿姨,立冬不喫餃子,冬至才喫”之外,其他網友的回覆就很歡樂了:“阿姨,春節快樂”、“阿姨,元宵節快樂”、“阿姨,祝你生日快樂”……無盡的調侃中凸顯着網友們的幽默。

節日或者節氣,對國人來說不僅僅是一個紀念或者慶祝的日子,更是一個講究“喫什麼”的日子。雖然女明星搞混了“立冬”和“冬至”的區別(也不排除故意裝傻曾熱度),但立冬節氣一到,便意味着冬天開始來臨了。

冬至餃子夏至面

秋收冬藏,古人對立冬的重視有如年節。冬天喫什麼,這是幾乎是一個哲學問題,而喫羊肉,則應該沒幾個人會反對。寒冷的冬天給了人們偷懶的藉口,同時也給了人們喝酒理由。還沒顧上從豐腴的秋季回過神來的喫貨們,大可以把秋的味道拿來下酒,圍着火爐和朋友們一飲而盡。水越飲越寒,酒越飲越暖,有美酒陪伴的冬日,定會是個祥和溫馨的暖冬吧!

羊肉的喫法多樣,各家喫法不一,季節不同,喜好的喫法也是不同。在夏季當屬烤羊腿,鮮嫩香酥,大快朵頤,再來杯啤酒,最是暢快;而最適合冬季的,非羊肉火鍋莫屬。鍋裏咕嘟咕嘟的冒着熱氣,趁熱撈一塊在嘴裏,又香又燙,又軟又糯,再咂一口老酒,那叫一個美。優質的羊肉保證了菜品最終的口感和味道,而不同酒品的搭配,則爲美食增添了別樣風味。

喫羊肉,北方遊牧民族最擅此道。無論是內蒙古烤羊腿的粗獷,還是新疆羊肉串的羶香,或是老北京銅鍋涮羊肉的地道純粹,北派羊肉總是帶着一股近似野蠻的原汁原味。

傳統老北京的銅爐火鍋,火力旺盛,連食兩三個小時仍然火熱。火鍋的風情全在鍋底、蘸料與食材之上。羊肉的部位選擇很多,像上腦、大三叉、小三叉、黃瓜條與磨襠等,爲了喫出羊肉的本味與純粹,清水鍋底足見真章,軟嫩的肉質,在一涮一取間,完好如初。

北京羊肉火鍋搭配二鍋頭

喫一口羊肉,喝一口地道的高度北京二鍋頭,清冽甘爽的酒體不但成功地化解掉少許羊羶味,醇厚豐滿的二鍋頭口感又瞬間將羊肉的鮮和蘸料的香烘托到相當的高度,酒香、肉香在口腔中交織爆棚,久而不散。屋外寒風凜冽,屋內溫暖如春,三五好友,圍爐而坐,喝酒喫肉,其樂融融。

相比北方,東南地區的羊肉似乎更加細膩而且清淡。每逢秋風乍起,崇尚養生的廣東人便開啓了煲羊肉湯模式。廣東的羊肉煲一般選用來自內蒙古的羊肉,肉質鮮嫩,皮厚筋滑。湯鍋里加入馬蹄、胡蘿蔔與竹蔗一起細細地煲,不但沒有絲毫的羊羶味,而且煲味溫潤,回甘去燥。

清淡細膩的廣州羊肉煲

在大街小巷裏的大排檔風格,一鍋鍋熱氣騰騰的煲仔,溫暖了所有日間忙忙碌碌的人們。喝一口湯,再來點當地的老酒,一整天的疲憊似乎也慢慢的消退,古樸的紅泥小火爐,炭火安靜燃燒,橙紅的火光讓一切顯得溫馨寧靜。

說起羊肉煲,其實貴州也有,其精髓在於那一鍋湯。必須要用大鍋來煲,肉味才香。熬湯的同時,還要放入特製的香料藥材包,令羊骨湯香而不羶。搭配羊骨湯的是羊肋排,它與羊肉湯一鍋煮出,肉煮得酥而不爛,嫩滑入味,雖有肥油,卻絲毫不膩,加上花椒粉和海椒面,撒上新鮮的香菜,蘸着羊排喫,鮮香度立即提高。

醬香白酒搭配貴州羊肉煲

貴州羊肉煲香氣十足,如果非要搭配酒的話,那一定是貴州本地的醬香白酒。醬酒香氣厚重但卻細膩優雅,雖然是高度酒,但經過若干年的陳釀,酒體絲毫不會爆辣。貴州本地的茅臺酒或者金沙酒,與溫潤糯香的羊肉搭配相得益彰,羊肉的香氣飽滿,醬酒的香氣悠長,非常滋補,但絲毫不會燥熱。在冬日溼寒的貴州,煲一鍋湯,喫一碗肉,再來半瓶醬酒,相比是外地喫貨們非常向往一種狀態。

在重慶,羊肉湯鍋雖然無法和火鍋媲美,但也同樣深受熱愛。尤其是進入冬季,整座城市的上空彷彿都飄蕩着羊肉湯鍋的香氣,人們三五成羣圍坐一起,羊肉卷、羊肉串、羊肉蒸籠等等擺放一桌,羊雜在雪白的湯中翻滾,令人垂涎欲滴。

同樣是西南地區,重慶的夜晚似乎更加充滿活力。日間穿梭在城市高樓大廈裏的年輕人,下班後仍然精力充沛。呼朋喚友,三五成羣,點一桌火鍋,來幾瓶小酒,美好的一天才算劃上完美的句號。

重慶火鍋搭配江小白

重慶出產的一款單一高粱酒江小白,40度的酒體柔順甘爽,搭配羊肉火鍋,能夠快速地安撫被辣椒灼痛的味蕾,在酒體類似杏仁和花朵清香的烘托下,羊肉固有的香、鮮便更加層次豐富地呈現出來,既不會對食材喧賓奪主,又可以增添風味。面對以麻辣著稱的重慶羊肉火鍋,清淡、舒適的小曲清香白酒江小白似乎成爲年輕人的最愛。

一方水土養一方羊,一方美酒更是滋潤一方心田。在寒冷的冬季,一杯酒,一口肉,一羣朋友,幾乎滿足了我們對美好生活的所有幻想。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