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這樣一羣人,把水果當飯喫,不過這樣真的好嗎?

近日杭州一位21歲小夥小茅,因此遭了罪。

小茅是一個水果愛好者,在他看來水果不僅能提供日常所需的營養,還能讓他“偷個懶”。

“早餐、中餐都在單位解決,下班回家我就喫水果。”小茅說,自己平時一個人住。因爲嫌做晚餐麻煩,最近一個月來他全靠水果當晚餐。

但就在前幾天,小茅竟得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經檢查血液中血糖是正常人的10多倍,血液呈較嚴重的酸性。

“這個病症非常不穩定,極有可能危及生命。”醫生緊急將小茅轉入重症監護室,進行監護治療。

1

血糖高,在中醫看是怎麼回事呢?

中醫上說脾統血,統就是三軍統帥的統,把血液比喻成軍隊,軍隊所有的問題都是統帥來負責,比如軍隊的戰鬥力變差是因爲統帥沒統領好,同樣的血液的質量出現了問題是脾出了問題。

脾最怕的就是寒涼,而大部分水果都是寒涼,咱們不先提性質,水果寒涼,這裏強調的是溫度!

還記得上物理課學過的“比熱容”嗎,就是升高單位溫度需要的能量,而水的比熱容大,就意味着溫度提高1度需要更多的能量。而水果之所以叫水果不就是因爲水多嗎?

水果通常生喫,溫度不會超過室溫。在11月份馬上立冬的日子,常溫的水果也就最多十幾度,胃裏的溫度有多高?接近四十度,差二十多度!

身體上二十多度十個什麼概念?人發燒到40讀算是非常危險的情況,比人的正常體溫36度多,只高了不到4度,胃裏20多度的差值,比五個發高燒的溫度還要多!

我們平時把脈的時候有一個經驗,剛剛給人把了脈,過半小時再把,哎,明顯右關變得沉弱無力,這時候你就知道他喫涼東西了,一問果然,喫了個常溫的蘋果。

右關代表的是哪裏的信息,脾胃,沉弱無力,就是這裏虛了,所以直接喫水果對你脾胃的傷害很直接。

2

你可能會有疑問,哎我也總是喫啊,爲啥我沒事?

看一下自己的嘴脣,是不是紫色的?

《黃帝內經》雲:“脾之華在脣“,脣色即可反應身體脾胃的健康程度,顏色偏紫其實已經說明了你脾胃比較寒涼。

面色黯淡臉上長斑你有嗎?

《靈樞經.經脈第十》中,足陽明胃經“循發跡,至額顱。┉是動則病,灑灑振寒,善伸,數欠,顏黑”。其中的“顏黑”,就是說的臉上長斑,臉色整體發暗。

特別是額頭上,因爲長斑而缺少光澤,顏色也會偏暗,這些同樣說明你脾胃差了。

低頭看看啤酒肚你有嗎?

肚臍以上的肚子叫大肚子,大肚子比較大,也說明了脾胃寒涼,像我所在的城市青島,盛行喝啤酒,喫蛤蜊,不要以爲啤酒是夏天的專屬,冬天喝啤酒的人也少不哪兒去,所以往往這邊人呢,都挺個大肚子。

脾胃最怕寒涼,這些冷的東西進到我們胃裏,讓胃更涼更冷,身體給蓋的被子也就越厚。

3

想想自己再看一下週圍的人,有幾個人脾胃好的?

現代人的脾胃其實普遍是比較差的,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這其實和現代人的生活習慣有直接的聯繫。

就像進ICU的杭州小夥,如果他知道水果寒涼會傷害脾胃,自己脾胃又不好,他還會這樣喫水果嗎?

不會!

當代年輕人推崇的生活習慣是以生食爲健康飲食,甚至很多果蔬都是冰凍過的,以爲這是正確的生活習慣。

這種觀念是怎麼來的?

其實以生鮮膳食爲主的觀點主要來自西方的飲食觀點,但西方人的身體好嗎?

我有個朋友,在歐洲讀過研,期間他在養老院做過義工,發現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老人,都患有嚴重的便祕,只能每天灌腸,灌腸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是沒有其他的辦法。

畢業後他沒有留在歐洲,而是選擇了回國,因爲在那裏他覺得健康沒有辦法得到保證,他回國的理由是中醫,雖然中醫現在魚龍混雜,但他相信總有真正的中醫,能治病能守護健康的中醫,直到找到了我們,在隨後的交流中我們成爲了朋友。

4

對於喫水果中醫怎麼看?

喫的水果不要太涼。像從冰箱剛拿出來的水果,甚至放在室溫的水果,用熱水溫一下再喫,也可切成塊用開水燙一下再喫。

但是有一種人,不得不提及,他們特別想喫水果,水果可以一盆一盆的喫,不喫不痛快~

這類人普遍“胃有虛熱”,一般會伴有口臭,平時看起來胃口也挺好的,他們喫點溫度涼涼的水果,會覺得特別舒服,但是這個虛熱背後是因爲脾胃虛寒,寒久生熱,再多喫些水果,顯然會加重這個問題!

怎麼辦呢?

中成藥可以用知柏地黃丸清胃中虛熱,同時配合附子理中丸溫中健脾。

經方可以考慮半夏瀉心湯

原方:半夏半升,黃芩三兩,乾薑三兩,人蔘三兩,炙甘草三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

參考劑量:

①根據漢制一兩等於15g:

半夏45g 黃芩45g 黃連15g 紅參30g 炙甘草45g 黃連15g 大棗12枚

②根據一兩等於3g:

半夏9g 黃芩9g 黃連3g 紅參6g 炙甘草9g 黃連3g 大棗6枚

半夏瀉心湯中,黃芩黃連可以清虛熱,半夏降胃氣,乾薑溫中,紅參提升消化吸收能力,炙甘草、大棗和胃氣、保津液。

留言說說你平時喫水果嗎?是怎麼喫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