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標題:講座@11.23 | 張燁:漫談詩與人生。自1965年寫詩以來幾經搬遷,部分手稿已散失,但是張燁將所有留存的手稿全部捐贈上海圖書館,其中包括大量未刊詩稿,後上海圖書館與作者共同遴選,將未刊詩稿結集爲《隔着時空凝望》出版。

原標題:講座@11.23 | 張燁:漫談詩與人生

妙筆生輝:上海圖書館館藏名家手稿展系列

漫談詩與人生

張燁

詩人、作家、上海大學教授

講座時間

2019年11月23日(週六)上午9:30

講座地點

主辦單位

上海圖書館

張燁,1948年出生。詩人、作家。上海大學教授,中國作協會員,中國詩歌學會首屆理事,上海作協詩歌專業委員會原主任,上海作協多屆理事。出版七部個人詩集及一部散文集,作品曾被譯爲八國文字出版。代表作《鬼男》由愛爾蘭腳印出版社以三國語言出版,首發式由愛爾蘭著名女詩人瑪麗.麥克.安.騷伊親自主持;應邀分別在愛德蒙·伯克劇院、都柏林廣播電臺、凱里市、丁戈市舉辦個人詩歌朗誦會。作品選入三百餘部詩歌選集及多種文學性鑑賞大辭典。約有50餘篇評論張燁詩歌的專題論文。

張燁至今保持着用筆創作的習慣。自1965年寫詩以來幾經搬遷,部分手稿已散失,但是張燁將所有留存的手稿全部捐贈上海圖書館,其中包括大量未刊詩稿,後上海圖書館與作者共同遴選,將未刊詩稿結集爲《隔着時空凝望》出版。

講座引言

在現代世界,一顆對詩的愛與崇拜的心靈是最孤獨的心靈,也是最飄逸最自由的心靈。詩是我們生命的體驗和提煉,是靈魂與情感的呼吸,是文化、經驗、知性與想象的總和,是海潮退去後,積澱在沙灘上的晶鹽。詩也意味着不斷地向靈魂深處掘進,而詩人自己就是靈魂的一面鏡子,同時又是他所生存的時代的一面鏡子。一個詩人不僅僅屬於自身,也是作爲自己民族與人類歷史的見證而存在。

詩給了我們高蹈的翅膀,使我們在這個充滿痛苦現實的大地上起飛。

一首優秀的詩歌,人們所看到的美,所感動着的真情,所仰望的高度與境界,所感悟到的智慧、哲理,其背後必定隱藏着人生經歷、人生經驗。從這個意義上講,詩也是經驗的詩化。

講座中,張燁將根據自己的創作經歷、體驗、感悟與聽衆分享交流;與此同時還將圍繞長詩《鬼男》(其手稿已在本次“妙筆生輝——上海圖書館藏名家手稿”展覽中展出)的創作動因、背景及有關手稿的一些話題作深度解讀。

11月13日上午9:00開始微信預訂

請長按並識別以上二維碼進入預訂頁面。

操作方法詳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