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有“癌中之王”的称号,主要是因为它恶化程度极快,且发病隐匿,不易被察觉。临床上,多数患者确诊病情时,已步入中晚期。

有数据显示,我国有将近1亿的乙肝患者,每年有2%-10%的患者会发展为肝硬化,这些患者中,有3%-6%会恶化至肝癌。

前两天,医院送来一位面黄肌肉的男子,医生结合男子的肝炎病史及其症状,怀疑是肝病发作。

经过详细的检查后,患者被确诊为肝癌,随后,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目前,病情已经得到控制。

原来,患者今年49岁,姓胡,因为家里条件一般,还有2个孩子在上学,生活压力很大。

而胡先生独自一人在外打工,平时是能省则省。一般回到自己住的地方,都是自己煮饭吃,案板、筷子很长时间也没换过。

有时候懒的做饭了,就在商店买两包咸菜,就着馒头应付应付就过去了,用胡先生的话说,能吃饱就行了。

医生了解情况后,解释道:厨房2物是祸根啊

1、久用不换的筷子

筷子是我们吃饭时必不可少的。

但是,部分使用木筷子的人需要注意,长期的接触食物,如果清洗不干净、或者在潮湿的环境下,就容易滋生细菌、黄曲霉毒素等。

特别是筷子出现起毛、裂缝时,最好更换。因为当中很可能隐藏着黄曲霉毒素,这种毒素即使在100°C的高温下杀菌20小时,也无法完全消灭。

2、有裂缝的案板

菜板也需要及时更换,平时注意清洁。

木质菜板上很容易出现一些划痕,容易堆积食物剩余的残渣,引起变质,甚至是霉变。

长时间下去,就会导致出现黄曲霉毒素。因此,需要定期更换,木质菜板最好一年一换。

那么上边提到的黄曲霉毒素究竟是什么呢?

其实,它是黄曲霉寄生曲霉产生的此生代谢产物,在湿热的地方和发霉食物中出现的几率较高。

它是一种强致癌物,早在1973年,黄曲霉毒素就被列入了“一类致癌物”,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

这种毒素常出现在发霉的玉米、花生、发苦的坚果、腐烂的水果、有哈喇味的粮油等食物中。

肝脏最怕3件事,生活中注意远离

1、不吃早餐

吃早餐对肝脏也有保护作用,早餐有助于中和胃酸,减少胰腺炎、糖尿病、胆结石等多种疾病。

有营养学专家指出,健康的早餐有助于延长人的饱腹感,减少肝脏损伤。

2、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不仅会增加肠胃负担,还会使体内自由基数量增加,增加肝脏负担,容易引起肝脏受损。

3、胡乱吃药

我们都知道“是药三分毒。”

平时需要吃药的时候,一定要谨遵医嘱。因为进入体内的药物需要经过肝脏分解、代谢。

如果胡乱服药,各种药物就容易产生交互作用,影响肝脏功能,引起药物性肝损伤。

预防肝癌,坚持做好3件事,保护肝脏健康

1、喝玲雁菊

俗话说“小酒怡情,大酒伤肝”,生活中,除了不喝酒,还可多喝些茶,有助于养肝。

玲雁菊,是养肝的“小能手”,它含有丰富的硒。

坚持服用,可以抑制肝转氨酶活性、增加细胞再生功能,保护肝细胞的完整性、稳定性及正常功能,帮助降低酒精性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病几率,减少肝负担。

2、健康的生活习惯

①饮食健康

肝不好的人,平时可以多吃绿色食物,有益于肝气循环,还能舒缓肝郁,起到养肝护肝的作用。

而咸菜、油腻食物等都是肝病患者的禁忌,因为此类食物摄入过多,会增加肝脏负担,引起肝脏损伤。

②规律作息

规律的作息也可起到养肝护肝的作用。

而长期熬夜,会消耗大量的肝血,导致肝脏不能受到充分的滋养,影响肝细胞的自我修复。

建议:成人每天保持7-8小时的睡眠时间,最好在晚上11点之前入睡。

3、控制病毒感染和进展

有数据显示,我国有超过9000万的乙肝和4000万的丙肝病毒感染者,且大多数肝癌都是由病毒性肝炎恶化而来的。

这是因为,人在感染乙肝、丙肝病毒后,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对肝脏造成损伤,长期以往,就会引起肝硬化,进而诱发肝癌。

一旦发现自己体内没有乙肝抗体,需要及时前往附近的免疫站,注射乙肝疫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