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是一种对人体健康威胁极大的心脑血管疾病。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心梗人数已经超过200万,其死亡率为30%。

临床显示,冬季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间段,天气寒冷,血管痉挛收缩,血压升高,诱发疾病的出现。

下午三点,36岁的黄先生被送往医院。他的手紧紧在胸口处捂着,好似胸口有一块大石头压着,不停出汗,面色煞白。

医生初步诊断这可能是心脏病发作,不敢耽误,并立即检查。结果显示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这样年轻的心梗患者,很多人都感到诧异,尤其是黄先生的妻子,并不断请求医生即刻开展手术。

险在送医及时,黄先生经过几个小时的手术终于脱离危险,家属也半松了口气。

为何年纪轻轻就突发心梗?从他妻子的口中,医生了解到真相:

原来,最近黄先生失业,一时间没事干的黄先生选择先放松一段时间,每天找朋友打麻将,经常从早上玩到深夜。同时,黄先生还有吸烟的爱好,严重时甚至一天两包烟。

医生叹息,这2个习惯是“祸根”,多数人还在犯

习惯1:长期久坐

在节日期间,长时间打麻将久坐,看似享受,实际上是引发心梗发作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长期久坐不利于“好”胆固醇清理动脉中的“斑块”,英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天固定一个坐姿3小时以上的人,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是其他人群的2倍。

久坐不动会导致血流缓慢,血管中的脂肪酸沉积,容易阻塞心脏血管,引起心梗。

习惯2:大量吸烟

烟不离手是很多人的常态,但香烟是心脏的天敌,可加速7倍心梗的发生。

这是因为,烟雾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在吸入人体后,导致血管收缩、心跳加速,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进而导致心梗。

心梗发作时,常会出现3种症状,莫忽视!

1、压榨性疼痛

胸痛是心梗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这种疼痛具有一定放射性,类似于心绞痛,但比心绞痛更严重。

疼痛部位主要发生在后胸骨或前部区域,在某些情况下,上腹部也可能接近挤压疼痛。

2、脸色发白

心脏病的人,心脏部位的供血会出现异常,导致心脏缺血、缺氧。

因此,就会出现心发慌,甚至脸上苍白,发紫的现象,同时还会伴有呼吸急促,明显胸闷气短。

出现以上情况,一定要及时注意,早查CT。

3、出汗症状

俗话说“汗为心之液”。

当心脏出现异常,身体会通过大量的汗液来进行暗示。

研究表明:临床50-60%的心梗患者,会在疾病发作时,出现大汗淋漓的情况。

此外,部分患者面色发白。这是由于,心梗发作,心脏血液量骤减,人体神经过于兴奋,导致无剧烈运动,也会出汗。

预防心梗,谨记:做好4件事

1、戒烟酒

烟酒,不仅伤害肝肺,还特别伤“心”。

吸烟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这会使心脏跳动加快,血压升高。

饮酒的危险与吸烟相当。目前,饮酒是我国酒精性心肌病的主要病因,可直接毒害心肌。

因此,平时应尽量减少烟酒的刺激,学会戒烟限酒。

2、常饮茶水

对于心梗患者来说必须多喝水。但除了喝水,还可多喝些茶,有助于促进脂质分解、排出。

玲雁菊,是降血脂的能手,它含有丰富的 Anti-Oxidants及植物甾醇。

坚持服用,可使胆固醇降低并转化为胆汁排出,又可增加脂蛋白酶的活性,加速血清中甘油三酯的降解,从而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水平,降低血脂。大家可坚持每天补充,不但可以调节人体的血脂水平,而且对高血压、糖尿病也有调节作用,帮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3、适度放松

心脏是最怕累的器官,常会听到猝死的新闻,多都由劳累过度导致的“过劳死”。

过度劳累,会伤害心脏,容易诱发心肌梗死,更会导致心脏衰竭。

这是因为,人在过度疲劳的状态下,身体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和去甲状腺素等,使血管痉挛,血压升高,心脏局部血液供应量减少,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由此,过年期间休息也要适度,合理休息。

4、勤于锻炼

长期久坐易导致下肢形成血栓,加速血管堵塞心脏的情况,所以,平时一定要适度运动,减少久坐的机会。

与不运动的人相比,保持高强度运动的人,其心血管病风险将降低69%,而保持低强度运动的人风险降低24%,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益处再多也要自身情况,来制定运动方案。

此外,还可以常拍“1处”:

手掌上有心包经和心经通过,所以拍掌能充分激活心脏的保护神—心包经和心经,使经络畅通,心血充盈。

人体的五脏六腑在手掌都会有反射区,拍一次巴掌能均匀地刺激它们,是对身体有益的小动作,日常可以多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