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們都想做大事,有點好高騖遠,卻忘了即使是直衝雲霄的高山,也是由一粒粒沙石堆積而成的。

  只要你敢想敢幹,哪怕是一粒小小的瓜子也能做到百億的市值。

  陳先保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用12年的時間鑽研一粒瓜子。2011年,他的“洽洽瓜子”在深交所上市。

  彼時,他的身家猛增至30多億元,成爲安徽首富。而如今洽洽瓜子的市值已經近百億了。

  1

  從科長辭職下海

  把棒棒冰賣到東北

  如今的創業者有一種低齡化的趨勢,20幾歲就身家百億、千億者層出不窮,而往往這些創業新秀們來得快,去得也快。

  創業不是一個簡單的玩笑,它需要時間的磨礪和經驗的積累。而陳先保無疑是一個大器晚成的人。

  1959年出生在安徽合肥的他,剛剛好趕上高考恢復的第二年,考入了無錫輕工業大學,也就是如今的江南大學。

  畢業後,他被分配到事業單位,做管理工作。就這樣一待就是13年,而他也做到了科長。

  有些人看似平庸度日,然而內心卻已經積累了反叛的力量,當生活到了某個節點時,它就會爆發。

  36歲的陳先保回望過去的生活,總覺得缺少一些激情。只要決定出發,任何時候都不會太晚。

  他一咬牙,放棄了安穩的職業生涯,毅然的辭職下海了。

  1995年,陳先保註冊了“合肥華泰”公司。雖然名字聽着很大氣,但事實上它只是一個生產冷飲的小作坊。

  彼時的陳先保怎麼看都不像是個精明的商人,因爲當時的冷飲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大企業正在搶佔市場。

  此時入局的他,僅憑着一個小作坊,不是以卵擊石嗎?

  亂世之中方顯英雄本色,陳先保的商業天分開始顯現。

  首先,他瞄準兒童羣體,研發了一款“棒棒冰”。

  塑料包裝的棒棒冰就像兩個冰柱連接在一起,被孩子們戲稱爲“雙截棍”,特別受歡迎。

  棒棒冰的暢銷,讓陳先保逐步在安徽站穩了腳跟。

  但是,冷飲是一個技術含量較低的產品,棒棒冰很快就被其他商家仿製,市場擴張受阻。

  此時,陳先保做了一個讓人驚訝的決定,他要進軍東北。

  天寒地凍的東北地區會有人買冰棍嗎?答案是:有。

  我們往往只記住了東北寒冷的氣候,卻忘了他們有暖氣、火牆,屋外天寒地凍,屋內熱得喫冰棍。

  僅僅3年,棒棒冰就做到了年銷千萬。

  2

  花400萬央視做廣告

  1粒瓜子做到100億

  然而,在外人看來小有成就的陳先保卻突然決定轉變賽道,盯上了瓜子、炒貨。

  因爲他明白,如果自己不主動轉型,遲早都會被時代淘汰。

  可是,在安徽已經有了“傻子瓜子”這樣的大企業,行業競爭只會比冷飲更激烈。

  1998年,陳先保創立“洽洽”瓜子品牌,

  2000年,洽洽瓜子的年銷突破1億元。

  2011年,洽洽瓜子登陸深交所,至今市值近100億元。

  逆境求生的陳先保,靠什麼把洽洽瓜子一步步做大的呢?

  1炒瓜子變煮瓜子

  要想在固有的市場格局中打開一個缺口,就必須走差異化的道路。

  爲了找到瓜子的缺點,他用了最笨的辦法:親身試喫。

  據說,有一次安徽組織了一批企業家去外地考察,陳先保每到一個地方總要去買瓜子,別人都以爲他愛喫,其實他是想對比各地瓜子的優缺點。

  瓜子喫多了,他受不了了,口乾舌燥,嚴重點可能會口腔潰瘍。陳先保猛然驚醒:這不就是炒瓜子的缺點嗎?

  經過調查發現,市場中已經有了一種煮瓜子,不容易上火,但就是沒味兒,不好喫。

  他以此爲方向,搭配中草藥,不斷改良,做出了香酥入味的煮瓜子。

  一經推出,火爆市場。

  2花400萬在央視打廣告

  到了1999年,上市僅1年多的洽洽瓜子做到了3000萬的年銷。

  表面雖然風光,事實上它的淨利卻不到400萬元。

  可是,陳先保卻告訴所有人,他要花400萬買下央視的廣告。

  花得比賺得多,對於一個剛剛轉型的企業,陳先保的這一決定可能把它推上頂峯,也可能帶入深淵。

  事實證明,央視的廣告做得值,一年之後,洽洽的年銷突破1億元。

  3開箱有禮和文化卡

  市場上的瓜子品牌這麼多,作爲後來者的洽洽攻城略地十分困難。

  但是,陳先保有自己的妙招。

  首先,要從經銷商下手,如何讓店主選擇自己的產品呢?答案是:讓利。

  陳先保搞了一個“開箱有禮”的活動,在每一箱瓜子裏50元以下的紅包。雖然金額不多,但是這一做法卻促使商家不斷進貨。

  這種方法看似很虧,其實卻省下了許多推廣成本。

  而後,對於消費者,他在每包瓜子裏放置了文化卡。

  集卡,讓喫瓜子變成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有時候卡片的吸引力已經超越了瓜子本身。

  這樣的方法讓消費者擁有持續購買的動機,瓜子的銷量也就連年增長。

  2001年,陳先保正式成立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如今,洽洽食品旗下擁有19個品牌,產品覆蓋了43個國家和地區。

  3

  結語

  從放棄科長職位下海,到把棒棒冰賣到東北,再到轉型做煮瓜子。

  陳先保的兩次創業瞄準的都是不起眼的小產品。

  80歲的褚時健用10年的時間,把一個橙子賣到了全國市場,獲得“中國橙王”稱號。

  陳湖雄用20年的時間,把一支筆賣到了250億元的市值,締造了晨光文具。

  少即多,小即大。

  有時候機會不在廣闊的市場裏,而就在你身邊忽略的角落。當你好高騖遠,昂頭喊出雄心壯志時,更應該低下頭來,走好眼前的一小步。

  作者:魏無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