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原本應該大量採摘牡丹王的天氣裏,因爲升溫慢,茶樹生髮慢,葉片老長不出來,採下的仍是銀針(這種特殊現象僅限於太姥山這種高山茶區)。這就是2020年特殊的天氣(倒春寒+閏四月)所帶給太姥山春白茶的改變——銀針採完,就是白牡丹了。

《1》 在紅樓夢裏,曹公喜歡借別人的眼,來看世界,喜歡借別人的嘴,來看人心。 比如有兩個章節,就是單純借旁人的眼和嘴,來解說人物關係。 第二回,冷子興演說榮國府。 曹老借冷子興這個不相干的的人眼和嘴,把寧榮二府,第一次展現在讀者面前。 彷彿一幅畫卷,徐徐拉開。 我們大略知道了賈家的幾位主人,是男是女。有多少有權勢的姻親,跟哪個家族關係好,最顯赫的一員是誰?當下誰掌權,誰當家,誰最得寵。 這是正面描寫,是正史。 有正就有野,古人眼中的野史,就是八卦。 在第六十五回,賈二舍偷娶尤二姨,就借興兒的嘴,大大八卦了一番。 把賈家的幾位少爺,幾位小姐,幾位少奶奶的脾氣秉性,講了個一清二楚。 包括薜林二姝的面貌身材和健康狀況。 講得頭頭是道,活靈活現,講得尤二姐動了心,在後來王熙鳳勸她入府的時候,幾乎沒費什麼力氣,就被誆了去。 看來,八卦是高等智慧生物的本能。 今兒,村姑陳也來演說一番。 演說今年的白茶,已經出了成品的這些銀針牡丹們,究竟品性如何? 這一回,就叫作《太姥山暖陽慶豐收 村姑陳演說春白茶》。

《2》 2020年的頭採米針,長相偏瘦一些,芽頭偏長一些。 不比2017年。 2017年的頭採米針,真真是生得跟蒸熟的東北大米一般,胖胖的,肥肥的,壯壯的。 跟楊柳青年畫上的胖娃娃,沒什麼兩樣。胳膊和腿,胖得跟蓮藕似的,直想掐上一指。 是那種看到就想喝,喝了就想買的,可以橫掃茶桌的明星產品。 然而,到了2019年,米針明顯變長了。 到了2020年,米針長度略有縮短,但身子明顯變瘦了。 不明白的茶友,照例會嘀咕一句,“咦,這米針,怎麼不像米?你不是騙我的吧?” 呃,當然不是。 我拿着茶友這句話,去問S師傅。 他解釋了半天,村姑陳總結如下: 1、2017年,春白茶採得晚。銀針生長期長,所以生得結實,胖的多; 2、2018倒春寒+霜凍,茶樹被凍住了,不怎麼發,芽頭就瘦下來; 3、2019年,延續2018年的生長態勢,芽頭細長,不胖; 4、2020年,又是倒春寒,加上去年年底乾旱,雨水少,芽頭就生得乾瘦乾瘦的。 細細回顧了這四五年春白茶採摘的時間,以及春茶季的氣候特徵,發現還真的是這樣子。 茶葉的生長發育,尤其是白茶這種早採的茶,看天喫飯的概率比較高。 所謂的看天喫飯,就是每年的茶葉的品質,都會受到天氣的極大影響,每年的茶葉品質,跟天氣的變化,關聯極大。 比如2017年,採茶非常晚,直到3月24號太姥山纔開始少量採摘白茶。採得晚,氣溫低,茶樹芽頭的生長期變長,有效積溫變化小,內質積累得多,故而那一年的米針,個個胖得跟蒸熟的東北大米似的。 而2018、2019、2020這三個年份,氣溫升得快,太姥山春白茶的採摘時間都比較早。 2018年是3月初,驚蟄之後的第三四天就開始採摘白茶了。2019和2020都是在3月中旬,15、16號左右開始採的。 採得早,氣溫攀升快,溫度催生芽頭,所以,芽頭就生得,不那麼胖,也不那麼短。 當然這種氣候上的變化,對銀針的影響是不太大的,倒是對米針的影響較大。 也就是對頭一拔生長發育出來的銀針的影響大。 米針受了這些氣候條件的影響,自然就有的時候胖,有的時候瘦,有的時候長,有的時候短。 今年的頭採米針,就比去年要略短一些,但仍然瘦。 有點像2014年的米針的感覺。 不過幸好捏起來手感硬硬的,厚厚的,絲毫不影響品質。加上今年倒春寒又閏四月,天氣冷,溫度攀升慢,芽頭的內質,還是比較不錯的。 喝起來,淳和有餘,綿柔略欠一些。 但鮮爽,卻是很明晰的。 像是太姥山上的春風,料峭着,吹落到我們的茶杯裏。

《2》 2020年的白毫銀針,蓋子上花香是高揚的。 就像是三月裏,春暖花開時節,那陣烈陽下吹來的風。帶着陽光的熱度,夾着樹和草的芳香,拂過你的面孔,絲絲入扣,最後鑽進了你的心裏。 湯水裏花香是落水的,芬芳的,雖然不馥郁,卻悠長。 像是五六月間,盛開在高山幽谷裏的那一叢蘭花,香氣優雅,高級而不落俗套。 屈原寫的“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古代的士大夫是很喜歡蘭花的,喜歡它的高潔,喜歡它的高貴,喜歡它的不流於俗,喜歡它的君子品格。 飲2020年的白毫銀針,便可以感受到這種素雅,清淨,高尚而不媚俗。 另具一股出塵之姿。 往年的白毫銀針,少在烘乾後仍然有如此鮮明的花香,爲何今年獨有? 這就得拜去年冬天的乾旱天氣所賜。 去年冬天,旱。旱,便多陽,溫度高,是個暖冬。 水少而溫度高,陰少而日照多,茶樹便大量地光合作用,生成大量的能量,並生成大量的芳香分子。 這些芳香物質,留存在白茶細胞內,在沖泡時,便傾泄而出,釋放在茶湯裏。 而2019年的白茶,在2018年冬季,經歷了兩個多月的“雨季”,無陽無旱,所以,2019年的銀針,湯水飽滿,湯感淳和綿柔,卻少了2020年銀針的這股蘭芷清芬。 要論香氣濃郁,香氣高雅,還得需要陽光來成就。 故而,2020年的銀針,是大多數喜歡銀針者的至愛。 也會是大多數沒有接觸過銀針者的最佳導航儀——再喝不懂銀針的茶友,也會迷離在這清芬高雅的蘭花香裏,迷失了自己。 從此成爲白毫銀針的裙下不二之臣。

《3》 2020年的高級白牡丹,成爲了牡丹王最好的替身。 一切還得歸功於這倒春寒+閏四月的天氣。 緩慢攀升的氣溫,讓白毫銀針的季節,略長了一點。它便擠佔了牡丹王的時節。 在原本應該大量採摘牡丹王的天氣裏,因爲升溫慢,茶樹生髮慢,葉片老長不出來,採下的仍是銀針(這種特殊現象僅限於太姥山這種高山茶區)。 等到再過兩天,突然遇上晴天來臨,氣溫一下子升上去五到八度,葉片馬上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牡丹王就採不到了,都變成白牡丹了。 這就是2020年特殊的天氣(倒春寒+閏四月)所帶給太姥山春白茶的改變——銀針採完,就是白牡丹了。 牡丹王,僅得少量,還是見縫插針地採上一星半點。 幸好,銀針之後,天氣熱上來兩三天,又降下溫去。春茶季的天氣,果真跟孩兒的臉一樣,多變又難測。 降下去之後,牡丹的葉片又不怎麼生長了。連續兩三天保持着差不多的葉片長度,俏立在枝頭。 這種牡丹,比一級白牡丹,等級要略高一些——葉片略小略細略窄,白毫更厚更密,芽頭更長更粗。 但這種牡丹,又比牡丹王要多出一片葉片,比牡丹王葉片要長一點寬一點。芽頭也比牡丹王小一圈。 民間便喚它作“高級白牡丹”,簡稱“高牡”。 高牡的天氣持續了大約三五天,採下來極多極香的高牡茶青。 它的花香高揚,盛放,像極了它生長的時節,那種天氣特徵——陽光明媚,山風溫柔,綠草如茵,藍天高遠。 春日遊,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 牡丹王,量太少,不可求,便喝高級白牡丹吧,它是長殘了的牡丹王,算是牡丹王的妹子。 古代,姐妹共嫁一夫的故事,還少麼?娥皇女英,飛燕合德,大小楊妃,大小周後...... 娶不到姐姐,娶妹妹也挺好。 纔不會像老曹那麼貪心,大喬小喬都想要——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4》 2020年的拋荒白牡丹,是太姥山上的“奇葩”。 奇葩的定義,在古代,是褒義的,指的是仙姝。世外仙姝寂寞林。 今年的倒春寒+閏四月,給了拋荒白牡丹大量生長的機會——天氣冷,升溫慢,拋荒銀針的產量極低極低——當然大家可以買2019或者2018的拋荒銀針以慰籍。 白毫銀針少,長到後面,採下來都是白牡丹。 也因爲天氣冷,拋荒白茶樹的內質少養分只能供給少量的葉片生長,故,壽眉也採不了。 於是,我們便可以看到,白牡丹,在太姥山的拋荒白茶樹枝上,俏立了一整個春茶季。 初春的時候我們上山去,看到拋荒白茶樹上長着銀針,但由於拋荒的緣故,個頭大小不一,能採的不多。 仲春的時候,我們再去看拋荒白茶樹,發現都長成了牡丹——葉片小芽頭飽滿修長,跟高級白牡丹一個身段。 到了暮春,穀雨節,臺地白茶採壽眉了,而拋荒白茶樹,仍然固執地生長着白牡丹,仍舊是仲春時那樣的小葉片大芽頭,彷彿歲月流轉,並沒有在它身上得到什麼改變。 流光使得朱顏老,卻並沒有讓拋荒白牡丹老去,到了春茶季末期,它仍然是嫩黃綠的小葉,飽滿粗壯的芽頭,尊貴高華的模樣。 拋荒白牡丹,成爲了絕無僅有的,在太姥山上傲立了一整個春茶季的,仙姝一樣的存在。 它長過了白毫銀針,也長過了壽眉。 它的生長期之長,世所罕見。也只有2020這種奇葩的天氣,才能生出這樣神奇的白牡丹來。 於是我們喝到它的花香,是野勁十足的,卻又是花香馥郁的——生長期特別長的植物,內質都過於豐富,香氣也過於外放。 野蘑菇的香氣,加上花香,加上毫香,加上淳和的湯水,加上內勁十足的湯感。 活脫脫太姥山上的奇葩一朵。 不喝都不好意思說,喝過2020年的春白茶。

《5》 春茶季的白茶,還有好多。 比如經典款“清明牡丹”和“穀雨茶”。一個採自清明節,一個採自穀雨節。是兩款節氣茶。 關於白茶與節氣的關係,列位看官想來從村姑陳從前的文章裏,已經得到答案了,這裏便不再贅述了。 節氣茶,是老茶友的必存款。也是我每年的必存款。 就像集郵,那些生肖票,每年總是買一版回來,珍而重之,放在郵冊裏。 也不怎麼去看,但總是想買,沒買,便感覺少了點什麼,心裏空空的,非得集齊了,才覺得安樂。 很奇妙的一種心理。 當然,除了這兩款明星茶,還有經典款,像是荒野米針這種每年只有幾十斤的稀缺產品。 以及荒野銀針,荒野牡丹王,荒野牡丹這些“荒野家族”的奇貨。 今年冷,荒野茶更加不怎麼發,量,比臺地茶少了更多更多。 能存就存一點吧。 2020年勢必載史冊,無論是在世界歷史上,還是在中國歷史上。 那麼,想必在茶史上,未來也必然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就像1982年之於法國波爾多。 就像1773年的波士頓傾茶,引發了一場史上著名的戰爭。

《6》 世上已經不再有東印度公司,也不再有傾茶事件。 但,茶界的各種傾銷,冒牌,騙局,仍然存在。 我們喝茶,要想喝得舒心,喝得舒坦,還是要多學習茶葉知識,多多練習喝茶。 多喝好茶,才能把段位提起來;把口味養刁,才能不再適應爛茶的味道。 品味提高了,劣質茶,自然就不再能蠱惑我們了。 親好茶,遠劣茶,此水平所以提高也;親劣茶,遠好茶,此水平所以平庸也。 今當好茶上市,臨文斟酌,不知所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