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存壞的茶,放進冰箱裏吸味道,是廢物利用。存壞的白毫銀針,還具備吸附異味的妙用。

《1》

夫子曰,君子不器。

“不器”的意思,不以之爲器。

引申出來,可以理解爲不把器物的用途侷限在單一的層面上。

曾專門到日本學茶的朋友,回國後聊到茶席的裝點。

她說,日式茶道追求“詫寂美”。

乾癟的蓮蓬,舒展的枯枝,斑駁的陶罐等,都可以用作裝飾。

初看起來黯淡破敗,細品卻古樸天然,更符合茶道的美學。

之前曾將摔缺了角的蓋碗插上水培薄荷,茶桌上又多了抹嫩嫩的綠意。

後來發現退役不用的公道杯可以插花種草,不規則的硯石可以當壺承。

多出來的杯墊可以作茶碟,筆擱拿來安放茶夾等用具。

甚至於,閒置的掛簾放下來後,還能佈置新的茶席。

廢物利用的妙處,能夠成就不少別有意趣的組合。

聊到二次利用的話題,想到了前些日子茶友留的問題。

“存了一年後,含水量超標的白毫銀針,除了扔掉還有什麼廢物利用的空間嗎?”

當然是有的。

野百合能擁有春天,存壞過期的茶葉當然有妙用。

《2》

喝茶,不用拘泥於成規。

茶席的佈置上,可以多幾分隨心,並不需要一板一眼。

泡茶桌上的器物,可以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的使用。

一個手工錘紋的公道杯,能夠用作分茶,也可以用來當花器。

插一枝應季的花,爲茶桌帶來生氣。

同樣的,茶的用途也並非只有“泡來喝”這一種。

存壞的茶沒有飲用價值,不建議繼續喝。

但在生活裏,這些存壞過期的茶,還能找到不少妙用。

妙用一:當花肥

變質的茶,最好的歸途是化作春泥更護花。

做花肥,是過期茶葉的很好妙用。

可以將存壞的白毫銀針,泡開來,用茶水澆花。

但使用茶水澆花時,要考慮在不同植物的實際需要。

通常來說,茶水的ph值在5-7左右,長期的往花盆裏倒茶水,會影響土壤的酸鹼度。

到最後,勢必會讓土壤變成偏酸性的。

然而,並非所有的花卉綠植,都喜歡酸性的物質。

如果家中養有山茶、杜鵑、木蘭這類喜歡酸性土壤的植物,可以考慮用茶水澆花。

變質後的茶葉,泡開過後的葉底仍舊含有不少粗蛋白、粗纖維等養分。

但養花養草的時候,植物根系沒辦法吸收蛋白質這類的有機物。

通常只有氮、磷、鉀之類的無機礦才能當做花肥。

所以,泡開過茶葉渣,不能直接倒在花盆內。

容易招來不少真菌和蟲子,反而對花草養護不利。

如果不想浪費存壞的茶葉,那麼建議是將茶葉泡開後,連茶湯帶葉底一併堆肥後再用於養花養草。

妙用二:去異味

存壞的白毫銀針,還具備吸附異味的妙用。

乾燥的茶葉,吸附性強。

可以吸附周圍環境的水汽、雜味。

能夠發揮天然的去味、除潮的效果。

存壞受潮,含水量超標的白毫銀針,放在通風處再次乾燥後,用紗袋包裝。

直接放進冰箱裏,可以充當一段時間的“冰箱除味劑”。

能將生活冰箱裏雜七雜八的怪味道,吸附掉不少。

提到這,說一段車軲轆的話。

絕大部分正常品質的茶,都不需要放進冰箱保存。

存壞的茶,放進冰箱裏吸味道,是廢物利用。

好端端的茶,直接存在冰箱裏吸潮吸異味,太浪費!

另外,針對茶葉的吸附性強的屬性,還有不少妙用。

除了放進冰箱內,還可以將過期的白毫銀針放在潮味比較重的舊衣櫃內。

吸附水汽,讓衣櫃內的氣味保持清新,能有淡淡的茶香。

最後,過期變質的茶,經過曬乾後可以放進鞋子裏。

用紗布裝好,放進鞋子內吸怪味,也是不錯的選擇。

最後,如果近期家中有做裝修的朋友,也可以考慮用過期茶葉除味。

新買的木質傢俱,會散發一股刺鼻的油漆味。

而用茶水徹底的清洗幾遍,可以讓難聞的怪味道消失不少!

妙用三:去垢除膩

存壞的白毫銀針,不能再喝。

如果不想將它直接扔掉,那麼可以考慮用於泡腳、洗頭之類。

從實際經驗看,泡開後的茶葉除垢去膩的效果還不錯。

用存壞的白毫銀針,泡一盆熱水。

等到水溫合適後,可以用作泡腳。

茶水的內部,保留淡淡的茶香,既可以去臭味,還可以消解疲勞。

讓人體的腳部感到清爽、舒爽、很放鬆。

隔三差五的用過期茶葉泡幾回腳,還可以幫助睡眠,更好入手。

另外,將過期茶葉用於洗頭,清洗效果不錯。

茶葉內部,含有一定數量的茶皁素、茶多酚等,可以抗菌消炎。

茶皁素,具有起泡效果。

平常在倒出茶湯時,常能在湯麪看到茶沫。

這背後,往往少不了茶皁素的推動。

茶皁素,屬於茶葉的天然養分。

因而,一杯帶茶沫的茶湯,可以放心飲用。

而變質後的茶,可以用茶水洗頭。

不僅可以洗去垢膩,還可以爲頭皮止癢。

天然的茶水洗頭過後,不僅頭皮更清爽,還能讓頭髮更柔順有光澤。

《3》

如何判斷自己存放的白毫銀針,已經變了質?

正常品質的白茶,和存壞變質的白茶相對比。

兩者之間,主要相差在形、色、香、味等四個方面。

存壞變質的白毫銀針,外觀上會留下痕跡。

標準“一旗一槍”長相的白毫銀針,芽底嫩綠,白毫密披。

故而,古籍上對白毫銀針有一個好聽的別稱。稱其爲“綠雪芽。

而存壞的白毫銀針,在受潮之後,芽頭的底色會發暗。

同時在外層的白毫,容易脫落受損。

外在看起來,既不嫩綠鮮活,也失去了銀光熠熠的光彩。

除了看幹茶的顏色,還可以多用手摸一摸芽頭的手感。

如果是含水量合格的銀針,芽身的白毫摸上去質感柔順,而芽尖處略微有些扎手。

但如果是跑氣受潮的話,絨密的白毫,摸上去會明顯不夠順,不夠蓬。

並且整體傳遞出來的手感,帶點粘黏、發軟的感覺。

再則,可以聞一聞幹茶的氣味。

沒有存壞的白毫銀針,毫香是茶香的主打牌,聞起來香氣清鬱,帶着陽光的味道。

但如果是受潮的白茶,香氣會散、會跑氣。

甚至於,會讓人聞到悶味、不新鮮的酸味、生水味、倉味、灰塵味。

以及,受潮白毫銀針身上常見的巧克力味。

聞到怪味的出現,是茶葉存壞的力證!

最後,經過前面步驟的檢查,如果沒有發現問題。

那麼證明白毫銀針的受潮情況,並不明顯。

可以沖泡後,認真感受茶湯的滋味,辨別好壞。

正常陳了一年的白毫銀針,湯水應當是變滑、淳、厚了。湯感嚐起來更飽滿醇厚。

如果湯水喝起來,不但不稠,滋味淡寡,還沒有陳香和韻味,甚至從湯水裏嚐到酸味、巧克力味等。

那麼一切的表象都在證明,白毫銀針已經存壞,變了質!

《4》

含水量超標的白毫銀針,曬一曬還能喝嗎?

當然不行。

儲存一段時間後,白毫銀針受潮變質。

芽頭內部的含水量明顯超出安全數值,超出國標規定的8.5%以下。

那麼這樣的茶,不能再喝了。

之前曾有茶友提,受潮後的茶,曬一曬還能喝嗎?

又或者,白毫銀針在後期保存時,每年是不是要拿出來曬一次去潮?

這樣的做法,都不推薦,也不可能。

受潮後的白茶,茶葉內部原有的風味物質,已被進一步蠶食。

不論是香氣,或者是滋味,以及養分和韻致等等,都受到了破壞。

哪怕再去將茶葉曬乾,得出來的也是一副空殼,沒有實質內容。

而平常在保存白毫銀針時,做到基礎的避光、密封、乾燥、無異味儲存即可。

沒有必要將乾燥的白茶,拿出來曬一曬。

白茶的保存,害怕見光,將幹度極低的茶葉拿出來曬一曬。

無形當中,既會散失香氣,還會破壞茶葉的養分。

長時間的暴曬,可是會讓白毫銀針徹底變色變味,不能再喝!

《5》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從春末到初夏,時間飛快的流逝。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花朵辭別的枝頭,落入泥土,能迎來第二年的綻放。

白雲蒼狗,時光荏苒。

花開花落,都需珍惜。

喝茶的過程,一樣要懂得珍惜。

泡茶的茶具,磕了,缺了一角,可以插花種草。

一泡甘香的好茶,認真保存,細緻沖泡纔不辜負茶味。

實在是不小心,將茶葉存壞跑氣,還可以嘗試本篇介紹的妙招,廢物利用。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