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App亂象:“能不能喫”有N種建議

7月20日,記者以莧菜爲關鍵詞在孕期App中進行檢索後發現,不同App所得到的結果不同。 記者 朱蓉

“比如說莧菜,寶寶樹App說不能喫,柚寶寶App卻說可以喫。”7月20日,長沙市民劉女士向三湘都市報反映,通過下載的兩個孕期App查詢某些食物孕婦是否可食用時,常得到截然相反的結果,“到底誰是對的?這讓人很困惑。”

隨着社羣概念的興起,針對某些特定人羣推出的App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大行其道。這其中,孕期App就已逐漸成爲孕婦們獲取孕期常識的主要來源,如“能不能喫”、“產檢提醒”等功能受到消費者歡迎。

不過,不同App之間內容矛盾、孕期課程言之無物、在線醫生問答收費過高等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

■記者 朱蓉 實習生 楊金浩 彭格欣

【問題】 多款食物說法矛盾多,很混亂

7月20日,三湘都市報記者以“莧菜”爲關鍵詞,分別使用“寶寶樹”、“柚寶寶”和“媽媽幫”三個針對孕婦研發的App的“能不能喫”功能進行檢索後發現,前一款App的結果顯示孕婦“不可以食用”,而後兩款App則提示“可以食用”。

這樣的相互矛盾,還不僅僅發生在莧菜一個食品種類下。隨後,記者隨機在上述App中輸入了多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水果蔬菜,也得到了不同的結果。如,被媽媽幫判定爲“孕期不可喫”的西瓜,在寶寶樹、媽媽網的App上提示爲孕中少喫;被媽媽網判定爲“孕中不可喫”的杏,在其他兩款App上的提示則爲“孕中少喫”。

此外,如荔枝、蟠桃、山楂等常見水果,各個App對其屬性的解釋、對是否建議孕婦食用的觀點也各有不同。

第一次懷孕的劉女士說,因爲年齡原因,對飲食格外關注,“本來下載了App是爲了便於幫助自己更好地進行孕期飲食,卻發現多個App的說法各有不一,對其權威性產生了懷疑。”

【調查】 說法欠嚴謹、客服難聯繫

那麼,對於作爲孕期輔助工具性能出現的“能不能喫”欄目,各個App的建議、判斷依據爲何?7月20日,記者前後分別嘗試聯繫了寶寶樹、媽媽網、媽媽幫和孕期伴侶等多個孕期專用App的客服。

對於“能不能喫”的檢索結果,寶寶樹的客服表示,這類建議內容都是經過專家和營養師的建議。同時,這位客服又強調,板塊上所提到的知識並不適用於所有人,仍舊需要根據孕媽個人體質不同遵循醫囑來決定。

孕媽媽網客服則表示,“能不能喫”板塊中的結果是參考百度或者其他網站的內容,一般不會有太大偏差。該名客服同樣表示,這一板塊內容只能作爲參考,具體只能查閱相關書籍或者遵醫囑。

不過,記者並未在上述兩款App的相關查詢網頁內容上看到相應內容的提示。而其表述方式中,如“食用不當容易引發流產、早產”、“能促進胎寶寶的大腦和骨骼發育”等描述性語言均帶有暗示。

此外,記者嘗試通過客服電話聯繫媽媽幫客服,在反覆多次嘗試撥號並接通後,人工客服稱轉接客服反饋,隨後無人接聽。截至7月20日17時,記者並未接到相關的反饋電話,而App的線上反饋功能也提示“並未開通在線諮詢”。

【質疑】 多種孕期知識專業性存疑

事實上,三湘都市報記者在試用了多款App後發現,除了“能不能喫”這個相對常用的功能外,還開發瞭如孕媽商城、醫生諮詢、醫生課堂等多種帶來交易流的服務。

在寶寶樹App上已經註冊了近2個月的網友“是素XX”告訴三湘都市報記者,剛懷孕時,曾花12.8元購入一堂《孕早期安胎養身要注意,流產、畸形如何防》的課程。但收聽後她認爲,“課程中老師講述的知識大部分通過百度都可以瞭解到,很多問題最後還是‘請遵醫囑’。”

“是素XX”認爲,既然App顯示這堂課程的主講人爲上海一所婦幼保健院的副主任醫師,那麼理應講述更專業的知識來幫助孕媽進行“自判”,而非聽起來有點“萬精油”的不可置否。

以“孕早期是否有宮外孕”症狀來說,上述網友在該款課程中聽到,醫生僅建議“肚子痛就應立即前往醫院就醫”,而相同的問題在向湖南省中醫附屬第一醫院主任醫師諮詢後,該名醫生給出了“會有撕裂般的劇痛感,如果只是輕微腹痛,應該是正常生理現象”的描述。

三湘都市報記者發現,即使孕期App上入駐的醫生們只能給出建議性意見,但他們的收費卻並不便宜。在寶寶樹上,不同專家答疑收費的標準從19.9元至118元不等,旁聽需另外付費1元;而長沙市一醫院的婦產科掛號費則僅爲5元,省婦幼掛號費僅爲15元。

【專家】 中西醫觀點各不相同,並不存在“完全不能喫”

那麼,對五花八門的孕期App中“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指導性內容,究竟是否正確呢?

湖南省婦幼保健院婦女保健科營養學副主任醫師楊桂蓮就表示,以食用某種事物容易引起腹瀉等症狀爲例,這是中醫角度的看法,部分食品不適合體質偏寒的人喫。但事實上,孕婦在懷孕期內是屬於熱性體質,應該可以喫。

她表示,從西醫角度來看,如果孕婦對某種食材過敏那就不能喫,但如果沒有過敏現象的話,就是可以喫;比如,是沒有喫莧菜、燕麥可能導致流產這種說法的,“對孕婦的飲食來說,心理作用影響較大,如果孕媽擔心某種食物對自己或胎兒可能造成不良影響,也可以考慮用其他食物進行替代。”

對於互聯網上無來源的“孕媽飲食指南”、“寶寶飲食指南”等內容,楊桂蓮並不推薦消費者採信。以“喫某種食物會讓生出來的孩子變聰明”爲例,嬰兒僅靠一種營養是不夠的,需要均衡營養,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質均需有所攝入,並非某一種食物即可達到效果。

她建議,普通消費者的日常膳食可以參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依照中國普通居民的膳食結構寶塔來進行搭配就可以,對於孕婦、產婦等特殊人羣,該指南中也有相應內容的提及。

【行業】 資本熱度下降,未來仍爲“混戰”

就在上個月底,寶寶樹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據其招股書公開顯示,寶寶樹2015年、2016年、2017年營收分別爲2億元、5.09億元、7.29億元,毛利分別爲1.09億元、2.7億元、4.61億元,毛利率分別爲54.6%、53.1%、63.2%。其中,2017年的廣告收入爲3.72億元,佔比爲51%;電商業務營收爲3.32億元,佔比爲45.6%。

6月5日,寶寶樹宣佈完成了新一輪融資,其最新估值已高達140億元左右。目前,阿里巴巴在寶寶樹中佔股比例約爲10%。除注資外,阿里與寶寶樹還將在電商、C2M、廣告營銷、知識付費等多個領域展開合作。

在母嬰類App中,受到資本青睞的並不止寶寶樹一家。2015年3月,辣媽幫宣佈獲得由唯品會領投的C輪融資,2017年再獲蘇寧集團獨家戰略D輪投資;同年,“媽媽幫”也宣佈完成了來自好未來教育的億元級獨家B輪融資。2018年2月,柚寶寶所屬公司美柚宣佈2017年實現淨利潤1億元,據統計,該公司已獲得資本先後5次融資。

不過,三湘都市報記者也注意到,母嬰類App的融資消息在2014年至2016年頻繁傳來,而到2018年,便再鮮有聲音。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向南方都市報提供的極光大數據顯示,母嬰電商App市場在2017年有一定的波動,整體市場滲透率從2016年11月開始下滑,直至今年2月纔開始回暖。與去年同期相比,母嬰市場App滲透率增長了0.06%,用戶規模同比上漲10%。他認爲,母嬰電商的前途在短期內還會是“一片混戰”。

記者手記

既然“知識付費”,就要“物有所值”

一直以來,孕婦都是個十分特殊的羣體,其身體健康程度,在懷孕過程中的各種症狀,都備受關注。在這種前提下,母嬰類、孕期類App應運而生,而在“知識付費”的理念倡導下,不少孕婦也不吝嗇爲此掏出錢包。

不過,如果付了費,得到的卻依然是模棱兩可的回答,讓人感覺“聽了與沒聽一樣”,這多少有點“物有所不值”的意思。

因此,在一個相對平等的對話平臺上,既然付費,還不便宜,那麼,“用知識來賣錢”的商家們,還是應該首先考慮做到讓消費者覺得“物有所值”才最重要。畢竟,只有物有所值,良性循環,纔有可能實現長期發展,越做越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