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輪原創】前幾天四部委聯合發佈了《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2020補貼新政”),一時間叫好的罵街的都來了,嘈雜的聲音可能讓您迷失方向,不知道信誰的好。

今兒咱們就綜合多方消息,儘可能簡短、客觀、全面地解讀一下2020補貼新政。 | 補貼拿起來,沒以前那麼容易了 每年補貼新政都得用各種限制條件畫一個圓圈,符合條件的進來,不符合條件的出去。 這是壓死那些想要撈偏門的阿貓阿狗們最後一根稻草。 今年,這個圓圈進一步收窄了,因爲以下三條新的限制條件橫空出世: ① 門檻提高。 針對純電動乘用車,NEDC續航里程 300km以下的車型取消補貼資格。 ② 售價限制。

補貼的對象僅限補貼前指導價在30萬元以下的車型(發票、廠商指導價爲準)。 ③ 對象限制。 非私人用戶不可拿足額補貼,例如共享租賃出行等,只能拿0.7倍補貼。 這三條規則,補上了不少19新政的缺口,沉痛打擊了“佔號專用車”、“自刷雙積分”、等“鑽空子“行爲,甚至史無前例地回應了民聲所指、民怨沸騰的“豪車拿補貼”問題。 至於具體的補貼金額,整體退坡10%左右,較18、19年退坡幅度要小好多,上下幾千元的差價也在絕大多數車企可以覆蓋的成本之內。 | 豁免條件對蔚來重大利好 在2020新政中,四部委意外規定了“換電模式”車輛不受“30萬”售價限制影響,等於給蔚來全系四款車型——ES8、ES6、EC6、和新款ES8提供了豁免權。

正在換電的蔚來ES8 這一規定對蔚來重大利好,相當於從政策方面肯定了與特斯拉超充有重大技術路線區別的“換電模式”。 蔚來能否乘勝追擊,其他有類似技術積累的車企如北汽(北汽EU快換出租車)能否調轉船頭,現在看還不明朗。 | 售價限制給自主品牌向上發展設了限高杆 哪個品牌都想向上,哪怕是low如衆泰都有一顆向上的心,只是路走歪了而已。 可惜,2020年補貼新政給自主品牌的向上發展設定了“限高杆”——補貼前30萬以上不享受補貼。

受此影響,小鵬P7部分車型、比亞迪漢短期利空,而且這種全年銷量不成規模的車型成本壓力非常大,降價空間微乎其微。 究竟是“捨命拿補貼”,還是相信2萬多元補貼對肯掏30多萬買車的羣體影響不大,就看車企自己的取捨的。 這一取捨明天就會有結果——小鵬P7 將於2020年4月27日上市。 | 狙擊特斯拉? 很多人猜測2020補貼新政是專爲狙擊特斯拉而來,能說出這話來的我感覺都是沒仔細研究過特斯拉定價的。 Model 3國產標準續航補貼前32.38萬,國產長續航補貼前36.655萬。

按照2020補貼新政,在過渡期內,也就是7月22日之前,還是能享受到補貼的,只是補貼少了4500和5000塊錢(這正是特斯拉國產Model 3漲價的幅度)。 如果7月22日後特斯拉不把補貼前售價降到30萬以內,補貼鐵定是沒有了。 這對於特斯拉短期利空,中長期實際上無足輕重。 要知道,32.XX、36.XX是30%國產化率下的定價策略,未來國產化率進一步提高,重返補貼區間相信是易如反掌的事兒。 特斯拉極有可能不降價,以爲日後國產的Model Y國產留出足夠的定價區間。 等Model Y國產,再狠狠降價一波,用22萬左右的國產Model 3標準,25萬左右的國產Model 3長續航收割一波市場。 從而實現一款車型,高中低三線收割。 | 未盡之意,都在這裏 4月14日,國網宣佈投資27億元新建7.8萬充電樁,毫無疑問,這是奔着拉動內需來的。 然而2020補貼新政卻將豁免權給了換電模式。這裏面就有一些耐人尋味的問題。 無論是大基建倡導的充電模式,還是被豁免的換電模式,都是長期投資行爲。這一豁免權究竟能爲彎道超車戰略提供多少助力,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瞭解更多資訊請下載易車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