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確定糖尿病患者存在周圍神經病變,如果出現下肢的劇烈疼痛,就可以診斷爲痛性神經病變,主要是由於近段運動神經變引起。這是因爲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發生率非常高,也非常普遍,並且由於缺乏統一的診斷標準和檢測方法,周圍神經病變的發病率大約爲60-90%,而且隨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長,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發病率可能還會呈上升趨勢,這樣,可能就是幾乎所有的糖尿病人都會合並出現周圍神經病變。

在門診經常會見到這樣的患者,他們說,

孫醫生,我腳不舒服的感覺,無法描述,無法形容,是不是出現了糖尿病併發症了?

那種感覺確實非常難以描述,主要表現是麻木、蟻走、蟲爬、發熱、觸電樣感覺,每個患者的異常感覺幾乎都不一樣,就像每個人面對戀人的感覺。

痛呈刺痛、灼痛、鑽鑿痛,似乎在心底、在骨髓深處,彷彿戀愛一樣,痛徹心扉,有時會劇痛,可能引起焦慮或抑鬱樣症狀,在深夜的時候會更明顯,像你在思念剛分手的情人。

對於糖尿病病史比較長,存在足部的麻木、疼痛、感覺異常的患者,我們通常認爲他們都合併了糖尿病的併發症---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這是因爲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發生率非常高,也非常普遍,並且由於缺乏統一的診斷標準和檢測方法,周圍神經病變的發病率大約爲60-90%,而且隨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長,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發病率可能還會呈上升趨勢,這樣,可能就是幾乎所有的糖尿病人都會合並出現周圍神經病變。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微血管併發症的一種,目前來說發病機制還不十分清楚,糖尿病周圍神經變的病理基礎爲脫髓鞘、軸索變性及末梢神經炎爲主。考慮爲長期高血糖影響神經微血管,導致神經供血減少和血液粘稠度增加,最後出現體內的代謝紊亂,微循環障礙,從而出現周圍神經的缺血、缺氧。

感覺神經受損是表現以感覺減弱和感覺缺失爲主。早期主要表現爲感覺過敏,呈對稱性疼痛和感覺異常,下肢感覺比上肢多見。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可累及運動神經,肌力常會有不同程度的減退,進一步發展還會有營養不良性肌萎縮。

由於缺乏周圍神經病變的特異性的診斷方法,對於糖尿病出現下肢異常感覺的患者,在排除了頸腰椎的病變、腦梗死、格林-巴利綜合症,排出嚴重動靜脈血管性病變如靜脈栓塞、淋巴管炎等後,就可以診斷爲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確定糖尿病患者存在周圍神經病變,如果出現下肢的劇烈疼痛,就可以診斷爲痛性神經病變,主要是由於近段運動神經變引起。值得注意的是應用胰島素快速控制血糖也可以引發急性痛性神經病變。煙、酒、和維生素缺乏都會引起糖尿病人神經的劇烈疼痛。

周圍神經病變一般爲肢體末端的神經損傷,一般爲對稱性,也就是兩側足部的症狀會同時出現。如果出現單側疼痛明顯 ,要排除如痛風、骨性關節炎、扭傷等原因。要進行尿酸檢查、關節超聲等檢查進行明確。

糖尿病痛性神經病變診斷明確,首先要進行血糖的平穩控制,促進神經修復、抗氧化應急、改善神經血供等等治療,戒菸酒、補充B族維生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治療。

長期的高血糖會導致糖尿病各種併發症的出現,積極嚴格的控制高血糖並保持血糖的穩定,是預防和治療周圍神經病變的基礎,血糖控制的越早,治療效果越明顯。

神經修復: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神經損傷通常伴有節段性脫髓鞘和周突變性。神經修復主要通過增強神經細胞內核酸、蛋白質以及磷脂的合成,刺激軸突再生,促進神經修復,常用的藥物有甲鈷胺、神經節苷脂等。

抗氧化應激治療:可以抑制脂質過氧化,增加神經營養血管的血流量,增加神經鈉鉀ATP酶的活性,保護血管內皮功能,常用的藥物有硫辛酸和還原型谷胱甘肽等藥物。

改善微循環:周圍神經的血供減少是導致周圍神經病變發生的一個重要因素,通過擴張血管、改善血壓高凝狀態和微循環,提高神經細胞的血氧供應,可有效改善周圍神經病變的臨牀症狀,臨牀上經常使用前列腺素E、貝前列腺素鈉、胰激肽原酶和活血化瘀類中藥如木丹顆粒等。

加巴噴丁、普瑞巴林、度洛西林等藥物可能改善糖尿病神經性疼痛,如果精神緊張,疼痛也會加重,可考慮使用鎮靜藥物和抗焦慮藥物,也有一定的效果。

綜上所述: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在臨牀上一旦被確診,治療難度很大。目前尚沒有人類的研究證實糖尿病神經病變能夠得到逆轉。因此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於改善糖尿病神經病變的預後、提高干預效果至關重要。採用敏感性更高、定量性更好的檢測手段能夠在糖尿病神經變的更早期發現一場,爲早期的有效干預創造條件。

新的技術新的發現正挑戰這傳統觀念,希望更有效的方法和藥物能夠改變初戀一樣的痛,帶來的全是甜蜜和溫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