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此醫生不能單純看到類風溼因子正常,就排除類風溼關節炎,還要結合影像學檢查,如關節彩超、核磁共振等,以便早期的發現疾病,以免延誤治療。出現類風溼因子陽性還有可能是其他疾病。

類風溼因子(RF)檢查是風溼免疫科常見的一個檢查項目,大部分懷疑類風溼關節炎的患者臨牀醫生都會給他們開這樣的檢查項目,甚至在一部分健康體檢中都會有這個檢查項目。目的就是爲風溼病的診斷提供實驗室證據。

然而普通患者檢測血液時發現類風溼因子爲陽性,也經常在門診就診時第一句話就問“我的類風溼因子是陽性或類風溼因子比正常值要高,我是不是就是風溼病,是不是就是類風溼?”

什麼叫類風溼因子

類風溼因子其實也是抗體,是針對已經變性的IgG抗體Fc片段上抗原成分產生的自身抗體。我們可以將類風溼因子理解爲針對體內抗體的抗體。類風溼因子包括IgM、IgA、IgG、IgD、IgE五型,這些抗體與IgG的Fc段結合,介導一系列的生物學反應,如調節體內免疫反應;激活補體,加快清除微生物感染;清除免疫複合物使機體免受循環複合物的損傷;參與骨質破壞等。

類風溼因子與類風溼的關係

正如它的名字一樣,類風溼因子主要見於類風溼關節炎,類風溼因子(RF) 是診斷類風溼關節炎的指標之一。只有70%的類風溼關節炎RF陽性。其他疾病及部分健康人RF也可陽性。在正常人中也有5%的陽性率,並且隨着年齡的增大其陽性率也增高。

類風溼因子陽性可以診斷類風溼嗎?

類風溼因子是診斷類風溼關節炎的重要標準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標準,類風溼關節炎的診斷需要憑藉國際診斷標準來確定,而RF只是其中一項,因此不能單憑類風溼因子陽性就診斷類風溼關節炎。

出現類風溼因子陽性還有可能是其他疾病。如其他風溼病:包括乾燥綜合徵(約50%),系統性紅斑狼瘡(約30%),硬皮病,多發性肌炎/皮肌炎;感染性疾病:細菌性心內膜炎、結核、麻風、血吸蟲病;非感染性的疾病:瀰漫性肺間質纖維化、結節病、巨球蛋白血癥等。此外,很重要的一點,正常人也有約5%類風溼因子陽性,老年人的陽性率更高,可達10%左右

類風溼因子陰性是不是可排除類風溼?

同樣,反過來說,類風溼因子陰性,也不一定排除風溼病,仍有20%~30%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可以出現陰性。臨牀上有相當一部分症狀典型的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甚至出現關節破壞、變形,但類風溼因子檢查一直都是正常的。造成這種情況的出現,其中的原因可能是這類病人存在其他的自身抗體,只是我們沒有檢查出來。因此醫生不能單純看到類風溼因子正常,就排除類風溼關節炎,還要結合影像學檢查,如關節彩超、核磁共振等,以便早期的發現疾病,以免延誤治療。

因此,不能簡單地依據類風溼因子陽性就確診患者爲類風溼關節炎。類風溼因子並不是類風溼的特異性指標。只能作爲參考的數據之一,醫生還會結合臨牀表現以及其它相關的輔助檢驗檢查結果,才能給出“我到底是不是風溼病”的答案。#類風溼治療##類風溼治療誤區##類風溼病因##類風溼惡化##類風溼關節炎分型#@今日頭條@頭條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