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劉敬勸說未果,劉邦執意攻打匈奴。最後劉邦未採納劉敬的建議,率領三十二萬大軍去追擊匈奴,冒險進入白登山。

雙方交戰,如一方輕敵,就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局面。作戰雙方不能只憑武力戰勝對方,而是要善於智取,分析局勢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利益。孫子曾說謀略者無數,能以少勝多或不戰而勝者,皆足智多謀,善於用計。而憑一身蠻力,不加以思考盲目出兵,只會帶來全軍覆沒的危害。
戰敗乃是兵家常事,如果能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反思自己的過錯。那麼此人在日後作戰中,便不會目光短淺,而是善於分析大局面,用謀略至勝敵人。
匈奴首領冒頓爲減士兵傷亡,曾謀略算計劉邦,讓其掉入陷阱。劉邦好勝並不聽勸阻,執意攻打匈奴,不料中計,被困白登山。多虧陳平獻給劉邦一計,才使劉邦逃過一劫,此後劉邦做事更加謹慎。
劉邦起初平定天下後,爲防止外患,派大將韓王信去駐守邊關,防禦匈奴進軍。匈奴勇猛好戰,韓王信敵不過,只好棄甲倒戈。冒頓野心蓬勃,想要獲取更多土地,順勢進軍中原。
冒頓伐謀,引誘劉邦中計。冒頓打敗韓王信之後信心倍增,此時不出兵,更待何時。冒頓對作戰有了一定的分析,如果硬拼肯定死傷慘重,爲了減少傷亡只得用謀略戰勝劉邦。於是冒頓就採用誘兵之計,假裝打不過劉邦,撤兵引劉邦上鉤。
劉邦親自率兵攻打匈奴,見匈奴不敢與自己對作戰,誤以爲匈奴膽怯。大膽猜測敵方軍事能力不佳,此時追擊匈奴,必能大獲全勝。劉邦派劉敬去刺探軍情,得知匈奴兵力羸弱,根本不能與之一戰,促使他迫不及待想要戰勝匈奴。
劉敬勸說未果,劉邦執意攻打匈奴。劉敬勘察軍情回來對劉邦說,匈奴表面上看起來老弱病殘,毫無應戰能力。不排除冒頓把精兵戰馬都藏起來了,他們是在等待時機。劉敬說:這恐怕是匈奴的詭計,君王還是不要前去冒險。而其他使臣均贊同劉邦攻打匈奴,明顯事實擺在眼前,匈奴根本沒有作戰能力。
最後劉邦未採納劉敬的建議,率領三十二萬大軍去追擊匈奴,冒險進入白登山。此時白登山處於冬季,大雪紛飛天寒地凍,使得將士進程困難。冒頓見劉邦帥軍進入白登山,立馬派四十萬精騎包圍漢軍。
劉邦被困,陳平獻計得以脫逃。事情發展到這種地步,劉邦才悔不當初,自己沒有聽劉敬的勸說。被困白登山七天七夜,沒有糧草供給,將士們飢寒交加,作戰能力極速下降難免被匈奴消滅。就在這時,陳平爲劉邦獻上一計,說自己能能使匈奴退軍。劉邦信之,於是立馬派人下山找到冒頓的妻子,請求她勸說冒頓。
當漢軍使者見到冒頓的妻子時,把金銀珠寶都獻給了她,對她說冒頓攻下漢軍之時,就是你地位不保之日。冒頓如果拿下漢朝,必會收羅大批美女,到時候把你撇一旁,你哪裏還有一絲正妻的威嚴。冒頓的妻子覺知有理,開始日夜勸說冒頓撤軍,最後勸解成功。
冒頓認同妻子所說,本來和韓王信的部下約好同去攻打劉邦,可是到現在未瞧人影。不免擔心他們與漢軍有聯繫,趁機前後夾擊,反而最後得不償失。慎重考慮之下,放手撤兵,讓劉邦衝出包圍。劉邦大難不死逃過一劫,順利從白登出圍之後,加大防禦措施,不在輕敵作戰。
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獨特的看法與見解,不盲目聽信他人所言,要自己摸索出利弊,這纔是一個身爲領導的榜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