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法庭上,十二歲的男孩贊恩向法官狀告他的親生父母,原因是,他們給了他生命。導演許振昊則關注到了影片的攝製技巧,稱低機位的拍攝呈現影院大銀幕上給人帶來了極強的代入感,倍贊導演功力深厚。

何以爲家上映五天,票房破億

一句我起訴父母,因爲他們生下了我

我的父母沒有給我一個家,所以我要打官司

讓多少人希望每一個孩子都會被溫柔以待

法庭上,十二歲的男孩贊恩向法官狀告他的親生父母,原因是,他們給了他生命。

是什麼樣的經歷讓一個孩子做出如此不可思議的舉動?

故事中,贊恩的父母在無力撫養和教育的狀況下依然不停生育,作爲家中的長子贊恩,弱小的肩膀承擔了無數生活的重壓。

當妹妹被強行賣給商販爲妻時,贊恩憤怒離家,之後遇到一對沒有合法身份的母子,相互扶持勉強生活。

然而生活並沒有眷顧贊恩,重重磨難迫使他做出了令人震驚的舉動……

在4月15日舉辦的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上,黎巴嫩女導演娜丁拉巴基攜最新催淚大作《何以爲家》亮相中國電影資料館

導演董越坦言自己是“全程在哽咽中”看完了全片,更表示自己自戛納起便一直關注着影片,希望它有朝一日能在國內上映,如今總算如願以償。

導演許振昊則關注到了影片的攝製技巧,稱低機位的拍攝呈現影院大銀幕上給人帶來了極強的代入感,倍贊導演功力深厚。

李純更直言這是一部非常偉大的電影,展現了殘酷生活中很多不爲人知的一面,贊其足以“載入史冊”。

著名影評人史航更獻出金句“珍珠就是痛苦圍繞沙粒建造的廟宇”,這句原本出自黎巴嫩詩人紀哈紀伯倫的箴言,

恰恰也呼應了影片的主題:冷漠和拯救,痛苦和希望,相聚和離別。“電影這一門類的藝術本來就應該爲這樣的影片發明!

”史航道。

在電影《何以爲家》中,導演娜丁·拉巴基將視角對準了兒童,以其獨特的細膩手法,採用極其辛辣、近乎殘酷的視角,

呈現了一個12歲男孩贊恩艱難坎坷的成長曆程。

這樣一個令人唏噓的故事背後,是刺痛良知的血淋淋現實:在黎巴嫩,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他們本來應享受甜蜜幸福的童年,

卻要飽受生活中食不果腹、居無定所的顛沛流離。

始終致力於通過影像講述當下社會的導演娜丁·拉巴基,將視角對準了飽受飢凌的兒童。

據娜丁拉巴基透露,電影《何以爲家》製作時間長達五年多,前期三年光是實際調查就進行了3年的時間,

在這其間劇本逐漸形成,在完成了六個月的拍攝後,後期剪輯又花費了整整兩年的時間,不可不稱爲匠心之作。

娜丁拉巴基表示,期望藉由贊恩的奮爭,爲所有沒有獲得基本權利保障、缺乏教育、健康和愛的人們而吶喊。

小主人公贊恩的正面肖像,畫面中的他身着黃色T恤,在暖融的色調下面露微笑,

純真面孔下的文字卻令人戳心:“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爲他們生下了我。

”小演員贊恩·阿爾·拉菲亞雖年齡不大,但卻以極具感染力和震撼力的表演,在電影裏貢獻了許多催人淚下的鏡頭。

在拍攝《何以爲家》期間,小演員贊恩也正12歲,且並不識字,2004年出生於敘利亞的他,曾以難民身份與家人逃往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市並在那裏居住了八年。

生命很短暫。在遊戲,幻夢,謊言,戲劇,妄想之中,活在當下,這是唯一的意義。然後應該忘記,繼續往前走。

大家快一起去環環家看

《何以爲家》

特惠場電影吧!

會員指定場次

會員持卡現場購票

14.9元

僅售14.9元

僅僅14.9元~~

★5月6日指定場次★

步行街店★《何以爲家》★

10:00/16:45

大潤發店★《何以爲家》★

10:35/16:50

繁昌店★《何以爲家》★

10:20/18:50

便宜又實惠,好戲不容錯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