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小倉鼠打洞學會另一種情懷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公元前362年秋天,秦國對魏國發起少梁之戰,戰鬥中秦獻公不幸被魏軍的流矢射中,傷勢嚴重,秦軍被迫放棄收復河西。是日夜,秦國倉促退軍,少梁之戰結束。
回師都城櫟陽後,得知國君傷勢嚴重的消息,朝臣上下處於一種緊張的氛圍之中。一班以甘龍、杜摯爲首的老世族就爲立誰爲新君的問題爭執不休,爲了共同的利益,一致贊同擁立長公子嬴虔爲新任國軍。同時,暗地裏卻爲擁立新君一事在積極地謀劃着,以防發生意外。
就立誰爲新君而言,算是當下最緊迫的事情,對此事,秦獻公並不含糊,爲了摸清朝臣元老們的想法,秦獻公首先徵求了一羣老兵的意見。之後,秦獻公單獨召見朝中重臣甘龍,雙方呼寒問暖、長吁短嘆一番後。就將話題轉到了立國君的問題上。
秦獻公問道:“我這兩個兒子哪個更強一些?”見老甘龍一時未能回答,獻公接着發問:“或者說,是誰更能收拾這個爛攤子?”“兩公子各有所長,老臣一時難以了斷。”老甘龍似有隱晦地說。
獻公將頭一轉,嘆道:“老哥哥忘記了日前所說的話了?”甘龍:“沒有忘,君上初回櫟陽,老臣曾請君上調回長公子襄助政務。”
“上大夫如此之說,可算作是一種評判?”獻公試探着發問。老甘龍頗帶難色道:“君上逼老臣說話了,老臣只有斗膽直言了。”
獻公發急了,說:“就放開說吧!”“老實說,兩公子各有所長。但是兩相比較,老臣以爲長公子更像君上,剛毅勇猛、品性寬厚,軍中國中皆人望極高。若長公子即位,必能推行君上未完成的新政;更能凝聚秦人,以收復失地。仲公子頗具謀略,亦有政才。不足嘛,心志稍弱。”老甘龍抑揚頓挫地回答獻公的發問。
……
經過一番對答,獻公心裏似乎已有了底。故作勞累地說:“說得好,讓我再好好想想。”說完低頭閉目凝神,不再搭理甘龍。待甘龍走後,獻公命人密詔兩位公子。
回到寢宮後,爲了防止意外發生,秦獻公命人在宮室內佈置了持刀侍衛。待長公子來到跟前時,獻公試探嬴虔想不想當國君。嬴虔表述了自己的想法,表示願意擁戴贏渠梁爲國君。
獻公覺得口說無憑,逼迫嬴虔立誓。嬴虔爲表真心,隨即抽出寶劍,將刀鋒朝上,右手食指對準劍鋒揮下去,一根手指頭掉落下來,立下血誓方纔離開。獻公懸着的心纔算放下來,於是撤去了護衛。
之後,贏渠梁進來拜見,聽其父囑託,獻公決意立他爲新任國君,立即上任。並且將其大哥的血誓交給他。叮囑道:“他若有二心,你就可以公諸朝野,人人得以誅之!”贏渠梁痛心地說:“公父,我跟大哥素來同心同德,爲何讓大哥如此折磨自己?”
獻公迫切地回答:“渠梁,千萬要記住!同德易,同心難!大德大節,求同就更難!歷來公室內亂,哪個不是骨肉相殘?嬴虔是內明之人,你要倚重他。血誓,只防萬一!”
以此看來,秦獻公不愧是深謀遠慮、老沉持重的賢明之君,這是秦國得以存續的又一歷史根源。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