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說很多人心口胃痛,是因爲胃脘有積滯,多因氣滯或受寒所致,高良薑、香附二藥,如果是因爲受涼得的,高良薑重用,因爲生氣得的,香附重用,因爲既受涼,喫生冷,又生氣鬱怒,或者兩種都有,那麼兩者就等分,服之立止。我們一般會用藿香正氣散這個藥方,然後加高良薑這味溫熱的藥,溫中暖胃,專治療病人誤食寒涼後,嘔吐清水,胃中冷痛脹滿。

良姜,味辛,氣大溫,純陽,無毒。入心與膻中、脾、胃四經。健脾開胃,消食下氣,除胃間逆冷,止霍亂轉筋,定瀉痢翻胃,祛腹痛心疼,溫中卻冷,大有殊功。倘內熱之人誤用之,必至變生不測,又不可不慎也。高良薑止心中之痛,然亦必與蒼朮同用爲妙。否則,有愈、有不愈,以良姜不能祛溼故耳。

高良薑它是屬於溫熱的藥,治療的是虛寒性的胃痛,之前聊到過乾薑,二者都是溫中散寒的藥,不過乾薑多用於暖脾陽,偏治脾寒腹痛泄瀉。又能溫肺化飲,回陽通脈,用治亡陽證,四肢厥逆,脈微欲絕,以及寒飲咳喘,形寒背冷,痰多清稀等症;而高良薑則善於散胃寒,善治胃寒冷痛,以及寒凝氣滯,噫氣嘔吐等症。

所以我們遇到到病人,喫了水果涼飲之後,胃痛厲害的話,一看舌苔水滑或白膩,脈象是緊脈,那麼高良薑無妨。

很多醫家認爲高良薑辛溫大熱,是治療寒氣犯胃,胃冷嘔逆,以及誤服生冷,導致霍亂吐瀉的要藥。

現在生活節奏快,很多人上班沒時間自己做飯,或者飲食不乾淨,又或者喜歡喫生冷油膩的食物。長期以往,容易導致胸腹中脹滿,有的人突然發生劇烈腹瀉,繼之嘔吐,如果我們看他的舌頭,舌苔純是一片白膩,就好像冬天一派白雪皚皚之象,如今腹中脹滿不舒,行步都乏力,中焦脈象濡緩,乃溼邪瀰漫,這是溼加寒,也就是寒溼客胃。

我們一般會用藿香正氣散這個藥方,然後加高良薑這味溫熱的藥,溫中暖胃,專治療病人誤食寒涼後,嘔吐清水,胃中冷痛脹滿。

藥王孫思邈在《千金方》上說:“心脾冷痛,但用高良薑一味打粉,用米湯送服即愈。”所以對於飽食生冷,導致脾胃寒涼嘔吐泄瀉皆可用之。

我們常說飲食不潔,損傷的脾胃,歸根結底,還是自己飲食不節,我們的飲食時慾望導向強於健康導向。如果我們想要健康導向,就要做到像《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裏講的:“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能形與神俱”不能暴飲暴食,肆無忌憚。

  要知道脾胃病不是靠藥來維持的,而是靠平時懂得防範,不去折騰它,飽撐它,寒凍它,辛辣刺激它,這幾點做到,你的脾胃就能步步往好方面轉化。

在《良方集腋》有個治療氣滯寒凝、胃脘疼痛、胸脅脹悶、畏寒喜溫的經典藥方,良附丸。我們說很多人心口胃痛,是因爲胃脘有積滯,多因氣滯或受寒所致,高良薑、香附二藥,如果是因爲受涼得的,高良薑重用,因爲生氣得的,香附重用,因爲既受涼,喫生冷,又生氣鬱怒,或者兩種都有,那麼兩者就等分,服之立止。

如果病人肝胃不和,氣鬱伴隨飲食生冷積滯,兩者錯雜造成的胃部氣機不調暢堵塞,我們純用解鬱藥,去疏肝達鬱,那麼胃中的陽氣得不到恢復,動力不夠;純用高良薑去暖胃溫中,加強胃中陽氣動力,而不用行氣疏肝之品,把氣機鬱結理順,那麼堵塞也是不能很好地放鬆。

  所以啊,我們就要用到溫中行氣法,高良薑是溫中的代表,香附是行氣的代表。兩者溫中行氣,令寒散結去,心胃痛自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