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煤炭行業事故頻發。從10月22日至今,已有六起事故發生,共造成26人死亡。上週一,11家大型動力煤企業聯合發出倡議:不安全不生產;國家煤礦安監局網站上週四發佈《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關於開展煤礦安全集中整治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自即日起,開展爲期3個月的煤礦安全集中整治。隨後上週五收盤黑色系走升,動力煤漲逾1%。進入12月,動力煤和焦煤焦炭在安檢趨嚴的環境下會“高奏凱歌”嗎?

事故頻發,11大煤企發佈聯合倡議

近1個多月以來,我國各地已連續發生6起煤礦安全事故,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

10月22日,陝西彬長大佛寺礦業有限公司發生瓦斯窒息事故,造成礦山救護隊1名副中隊長和3名救護隊員死亡、1名救護隊員受傷。10月25日,山西襄礦西故縣煤業有限公司0113回採工作面設備安裝前,疏放工作面上方老窯積水過程中發生透水事故,造成4人被困、礦井被淹。10月26日,四川省川南煤業瀘州古敘煤電公司石屏一礦綜採工作面在過斷層期間發生漏頂事故,造成7人被困。經搶救,6人死亡、1人獲救。11月18日,山西平遙峯巖集團二畝溝煤礦發生瓦斯爆炸事故,共致15人遇難,9人受傷。11月19日晚,梁寶寺能源公司井下3306掘進工作面發生一起火災事故,一度造成11人被困。11月25日,貴州織金縣一煤礦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已致1人遇難。

對於山西平遙峯巖集團二畝溝煤礦發生瓦斯爆炸事故,山西煤礦安全監察局事故調查處處長申旭平於19日在山西平遙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說:“這是一起違法違規生產引起的生產安全責任事故,事故暴露了該企業法治意識淡薄、管理混亂等問題。具體原因待事故調查組認定。”

11月26日,國家能源投資集團等聯合發文呼籲,堅持依法依規組織生產,堅決做到不違法違規生產、不超能力生產、不安全不生產。確保煤礦安全投入,加強煤礦現場的安全管理,加大隱患排查和治理力度,堅決防範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據瞭解,聯合倡議方包括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兗礦集團有限公司、內蒙古伊泰集團有限公司、陝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淮河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晉能集團有限公司、陽泉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潞安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晉城無煙煤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基本涵蓋了國內最重要的煤炭生產商。

中信建投期貨分析師張維鑫表示,冬季煤礦安全事故頻發,除了偶然因素外,也與煤企季節性加強生產有關。這種季節性的加強生產主要是兩方面原因,一方面,冬季是耗煤高峯,需求量高,銷售較好,煤企有加大生產的動力;另一方面,1—2月是春節,煤礦多有停工放假的安排,煤企有意願在節前加大生產,以備春節前後的正常銷售。觀察近5年的煤炭產量數據,11—12月份基本都是年內產量峯值。在產能既定的情況下,加強生產必然就增加的安全事故爆發的可能性。

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開展煤礦安全集中整治

國家煤礦安監局網站上週四發佈《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關於開展煤礦安全集中整治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自即日起,開展爲期3個月的煤礦安全集中整治。

《通知》指出,此次煤礦安全集中整治的重點內容包括超能力、超強度、超定員組織生產的,上級公司向所屬煤礦超額下達生產指標的,一些煤炭賦存條件較好的地區突擊蠻幹的;超層越界開採和違法違規開採保安煤柱的,以假圖紙、假密閉等隱瞞作業地點生產的;採用巷道式採煤等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採煤方法、設備、工藝的;安全監控系統功能不完善、運行不正常的,井下違規放炮、動火的,瓦斯超限作業的;火區、高冒區、採空區等隱患排查治理和密閉管理不到位的。

此外,還包括採深超千米災害嚴重礦井未落實限產、減人、緩採、禁採、退出等措施的,高風險煤礦“體檢”發現的問題未按要求整改的;煤與瓦斯突出、衝擊地壓、自然發火、水害嚴重礦井治理措施不落實的;已列入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方案應淘汰退出仍以“過渡期”“回撤設備”等名義違規生產的;停產停工礦井違規復產復工的,技改礦井不按批准工期施工的;採掘工程違規承包、以包代管,安全管理人員配備不符合規定的;各地認爲應當集中整治的其他違法違規行爲。

12月的煤炭“雙焦”何去何從?

就《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關於開展煤礦安全集中整治的通知》而言,張維鑫表示確實有造成煤炭生產收緊的預期,但影響不大。首先,整治時間包括春節,而春節期間部分煤礦本就會安排停產,從而弱化了整治的影響;其次,採暖、發電的煤炭“冬儲”早已完成,重點電廠庫存已逼近億噸大關,後續多是按需按計劃採購,此時在生產端發生的擾動或許會引起礦端供應收緊,從而帶來漲價,但卻很難再傳導至下游,對“迎峯度冬”的格局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對於12月煤炭和“雙焦”的走勢,中信建投期貨分析師趙永均認爲10月下旬後,鋼材需求端表現出超預期的韌性,加上宏觀經濟利好刺激,鋼材領先原料端約20天觸底反彈,而焦炭上月11日觸及去年4月份以來的新低後才走出一波上漲行情,原料端本輪遲來的上漲,既有鋼廠利潤改善向上的傳導,也有其本身基本面較強的支撐。

“焦煤端來看,最近煤礦事故頻發,引發上游安全和環保檢查趨嚴,加之今年春節較早,煤礦停產日期將提前,煤端供應也有所收緊預期。總體來看需求端的影響大於供給端,加上焦企利潤偏低,所以預計焦煤弱於焦炭。焦炭去產能逐步落實將對其供給側帶來較大沖擊,且年前鋼廠還有補庫需求,加上鋼廠利潤向原料端傳導,因此我們預計焦炭大概率將企穩上行。”趙永均表示。

動力煤方面,張維鑫認爲動力煤要在12月份實現上漲的難度較大。第一,目前電廠庫存處於高位,加之今年大概率“暖冬”,採暖需求一般;第二,沿海港口庫存雖有回落,但貨船比持續處於高位,表明下游拉運積極性並不高;第三,即將進入2020年,在進口利潤高企的情況下,進口煤可能會再度大幅湧入。因此,動力煤在12月份很難出現較大的上漲,最可能出現的走勢是衝高回落,且高點空間也極爲有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