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宣太后,楚國人,羋姓,出生於楚國丹陽,機緣巧合之下,來到了秦國,更成爲了秦惠文王的姬妾,稱爲羋八子,生有兒子嬴稷和嬴則。這個時候,一直侵擾秦國西邊的西戎首領義渠王帶着自己的人馬以賀喜的名義來到了秦國的首都,在這裏,他遇到自己一生的死穴宣太后。

歷史上有很多的名女人,像武周皇帝武則天,人醜心不善的賈南風,大清王朝的慈禧太后,這些人或多或少地影響了歷史的進程。她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曾經作爲太后大權獨攬。

其實,“太后”這個稱謂,最早的出處卻在戰國時期,一個叫做宣太后的女人所創。而宣太后的一些事蹟,更是令無數人面紅耳赤,她曾經講葷段子贏得了外交戰的勝利,在50歲的時候還用美人計穩定了邊疆,貢獻不可謂不大。


出生楚國的秦國太后

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有點類似於中世紀的歐洲,國家林立,戰亂不止。各國之間,合縱連橫,爾虞我詐,防不勝防。在血緣關係上面,大多數都是你中有我,我中由你。

魏國的公主可能是秦國或者趙國的太后,趙國的皇后可能是齊國或者韓國國君的妹妹。不過,血緣之間的相互糾葛並沒有化解國家之間的矛盾和仇恨。

宣太后,楚國人,羋姓,出生於楚國丹陽,機緣巧合之下,來到了秦國,更成爲了秦惠文王的姬妾,稱爲羋八子,生有兒子嬴稷和嬴則。在秦惠文王死後,惠文王的兒子嬴蕩繼位,是爲秦武王,然而秦武王卻是一個不務正業拿皇帝不當回事兒的人,熱衷於舉鼎這項當時十分時髦的體育運動。終於有一次,秦武王不幸被自己所鍾愛的巨鼎所砸死,倒在了自己的人生賽場上。

秦武王一死,秦國的君王之位懸空。由於秦武王沒有兒子,就沒有了繼承人,秦國的王公貴族們,合計着在惠文王的兒子當中,再找一個人出來當君主。這個時候,羋八子抓住了機會,憑藉自己兄弟的鼎力相助,她將自己的兒子嬴稷推上了秦國國君的寶座。


由於此時的嬴稷尚未成年,羋八子便按照舊例開始了垂簾聽政,並將自己的稱謂改成了宣太后。而太后一詞也成爲皇帝母親的專有名詞。

巧施計謀贏得外交戰

在《戰國策》有這麼一段記載:“宣太后謂尚子曰:‘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困不疲也,盡置其身妾之上,而妾弗重也,何也?以其少有利焉。今佐韓,兵不衆、糧不多,則不足以救韓。夫扳韓之危,日費千金,獨不可使妾少有利焉。’”

從這段記載裏面,就可以看出來宣太后是一個不一般的女人。這件事情的背景是這樣的,有一次,楚國國君派出軍隊攻打韓國,一直圍攻了五個月,韓國已經快要支持不下去了。就派出了自己的能言善辯之士尚靳去說服秦國出兵幫忙。

但是要知道此時當權的宣太后原本就是楚國人,從感情上就不大願意去趟這趟渾水,於是說出了這樣的話。這樣一來,尚靳只能夠紅着臉離開了秦國。宣太后就用這樣的一種方式贏得了一場外交戰。


當然了,在楚國圍攻韓國一年之後,秦國還是派兵相助韓國了,因爲國與國之間最終還是利益爲先,感情上的事情並不是對國家最有利。

再施美人計穩定邊疆

在嬴稷長大之後,宣太后就將權力交還給了他,自己成爲了一個富貴閒人。都說飽暖思淫慾。宣太后作爲一個正常的女人,有些生理需要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在那個時期,人們對這樣的事情也是見怪不怪了,宣太后豢養了很多面首共自己玩樂,名聲還一直傳到了國外,成爲了國際性的桃色新聞事件。

這個時候,一直侵擾秦國西邊的西戎首領義渠王帶着自己的人馬以賀喜的名義來到了秦國的首都,在這裏,他遇到自己一生的死穴宣太后。

很快,寂寞難耐的兩個人就雙宿雙歸了,在接下來的幾年裏,宣太后還爲義渠王生下了兩個兒子。礙於情面,西戎一直與秦國相安無事。


在宣太后五十歲的時候,深感自己時日無多,又覺得義渠王在西邊終究是個隱患,就藉口自己在咸陽受到了欺負,需要人保護,讓義渠王前來“拯救”自己。義渠王聽到自己的情人有難,就帶着自己的人馬前來相救。結果被秦軍一鍋端了,連帶西戎所在的勢力範圍也成爲了秦國的領土。這恐怕是歷史上最早也是代價最爲慘重的“仙人跳”了。

小結

以一個女人在智慧,在波詭雲譎的時代裏縱橫捭闔,宣太后不僅做到了,而且還做得乾淨利落,比很多男人都要強悍,這也讓她成爲了中國歷史的傳奇女性。

參考資料:《戰國策》、《史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