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於父母而言,孩子優秀與否與教育是有關的,只要教育的理念與方式得到,孩子自然會變得優秀,沒有必要一定讓孩子追求完美,畢竟父母做不到的事情,也沒有理由讓孩子去承當,孩子成長的健康快樂更爲重要。這個時候孩子所追求的完美不是自己想追求的,在生活中就會感到很痛苦,對於學習也會逃避。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或是事物,但是人們總是想去追求完美。有的時候當自己不夠完美的話,就會寄希望與下一代,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爲一個優秀的人。如果孩子心中想把自己變得完美的話,孩子就會成爲一個完美主義者,父母就會誇獎孩子。但是,孩子成爲完美主義者也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所謂“物極必反”,凡是都不會一直順利下去,過分的順利就會出現異常,最後就會成爲一件壞事。

我身邊有這樣一位母親。她的孩子今年上小學了,那時他們正在學習寫字。孩子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他認爲老師寫的字是最好的,所以他總是模仿老師寫的。一旦他對自己的作品不滿意,他就會改正它。這使得孩子們的寫作效率很低。其他孩子提前完成作業,他們的孩子總是要晚完成。在學校,他們也被同學嘲笑。而且,很多學生認爲自己的孩子有強迫症,不願意多和別人交流,這讓他們非常沮喪。

上面的例子中的孩子過分的追求完美使得在生活中遇到很多困擾,但是不可否認,追求完美也是有積極的意義的,這能夠體現一個人對自我的追求。

每個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都是有自己的追求的,有自己一定要實現的目標,只有這樣,人生在會感到有意義。正是出於對自己要實現的目標的追求,纔會讓人追求完美。

對於孩子而言,雖然年紀還小,但是在成長的道路上也是會思考,找到自己的目標。追求完美的性格能使他們積極的學習知識,培養能力。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還是有很多會出錯的孩子,他們的追求完美心態與方式出現的偏差,也就是不懂得靈活應用與變通,使得他們無法朝着既定的目標努力,最後就會對孩子的一生造成負面影響。

作爲父母而言,很少有人會認爲自己是完美的,即使他們認爲的完美,也不是真正的完美。現在的很多父母對於完美的想法是存在偏頗的,他們認爲完美主義者是正向的追求完美,但是不是所有的完美主義者都是完美的。

對於孩子而言,還在成長的時候,就追求完美這個概念而言,還不是很懂,不知道應該怎麼做,只是想把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做好,在方法上不是很熟練。因此就會在追求的時候陷入“牛角尖”之中,對於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無法釋懷,就會產生負面情緒,在生活與學習中出現問題。

過度的追求完美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1. 使得孩子驕傲自大

很多自以爲完美的人,實際上並不完美,他們只是完成這件事情的一部分或者是很大的部分,但是沒有全部完成。他們自己認爲已經足夠了,於是就會通過吹捧自己而得到良好的自我感受。只要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不完美,就會一直這樣驕傲自大下去。

如果孩子一直處於這種“僞完美”的狀態,而父母沒有及時幫助孩子的話,就會讓孩子在虛假的完美下生活,就會一直以欺騙自己的方式生活。

2. 使得孩子容易陷入自我幻想中

很多孩子所謂的追求完美實際上就是爲了自己喜歡的東西而努力的。其實,這種現象是不符合社會發展的。孩子一旦陷入只追求自己做事完美的話,就會有可能脫離社會,長久下去就會與社會脫軌。

所謂的完美主義並不是簡單的、單一的完美,而是一種全方面,全方位的介紹以及能力。當孩子只是爲了滿足自己的完美而不顧其他的話,就會很容易陷入到自我幻想中,很難看清現實。

3. 使得孩子缺乏嘗試的慾望

當孩子在一段時間處於很順利的狀態後,在遇到困難與挫折的時候,就會失去面對失敗的勇氣。任何的嘗試都會有風險,如果孩子一直想保持完美的狀態的話,就會害怕去嘗試,害怕承受失敗的壓力。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越來越看重自己的面子,害怕失敗之後會沒有面子,於是就會逃避選擇,這樣的話,孩子就會越來越膽怯與懦弱。

當然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對於完美的看法也是會發生改變的

3-5歲的時候會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三歲後的孩子,自我意識也逐漸萌發,父母對他們的要求,他們會在思考之後選擇聽從哪些要求。一旦選擇了之後,就會努力去獲得,追求完美。

6-8歲的時候,孩子會對自己的不完美產生擔心

這個年紀是孩子開始接觸學校的年紀,孩子會與同齡人接觸。在剛接觸的時候,孩子也是擔心會使自己感到尷尬,更多的會選擇逃避,隱藏自己。

11-18歲的時候,孩子開始注重自己的外貌

這個時期是孩子的青春期,對於異性也有了朦朧的好感。對於自己有好感的人,會有想辦法吸引對方的想法,於是就會很注重自己的外貌,希望通過高顏值的外貌來提升對方對自己的好感。

父母該怎麼引導孩子追求完美的心理呢?

1. 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長處與不足

孩子在追求完美的時候,會有比較盲目的一面,不能很好的瞭解自己的優點與缺點。他們會更擔心自己的缺點,擔心一旦暴露出去會讓自己感到尷尬。當別人發現自己的優點時,就會很高興以至於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情緒化對於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因此,父母在注意觀察孩子,發現孩子的優點與缺點,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自己。

2. 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壓力

在生活中,有部分孩子追求完美的心理是來自與父母的壓力,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爲一個完美的人,當孩子取得好成績時就會得到父母的大力表揚,當孩子成績不佳的時候就會嚴厲的批評,這就會使得孩子身上的壓力很大。這個時候孩子所追求的完美不是自己想追求的,在生活中就會感到很痛苦,對於學習也會逃避。

3. 幫助孩子放鬆自己的心情

有的孩子在追求完美的時候會體現出很強的勝負欲,競爭欲。當他們處於這些情緒之下,就會被眼前的成績所阻礙,從而迷失自己真正的想法。因此父母要及時的開導孩子,幫助孩子去宣泄自己的想法。

對於父母而言,孩子優秀與否與教育是有關的,只要教育的理念與方式得到,孩子自然會變得優秀,沒有必要一定讓孩子追求完美,畢竟父母做不到的事情,也沒有理由讓孩子去承當,孩子成長的健康快樂更爲重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