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的孩子比較追求完美,他們在做任何事情時都表現得異常認真與緊張,做每一件事都努力去感覺,反覆地動腦筋思考,然後才做出最精準的決定,最後去行動。在那些看上去追逐完美的孩子眼裏,好像不需要父母幫忙做什麼,或許是孩子在對家庭保護者不認同的心理。在生活中,孩子非常努力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他希望成爲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並且他們朝着這個方向不斷努力。

追求完美的孩子對自己要求很高,他們往往擁有自己的判斷力,像父母一樣去認真思考,給自己定下很多規矩去遵守,努力規範行爲。一旦行爲表現不能讓自己滿意,他們就會感到煩躁、難受。女兒4歲了,她非常聰明、懂事,心理年齡較成熟。不過她卻非常苛求完美,很喜歡跟自己較勁。

昨晚的颱風讓陽臺一片狼藉,由於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因此打算先放一放。不過女兒並沒有放棄對我的提醒:“媽媽,陽臺好髒,你不打掃嗎?”我答應女兒午睡後做這件事。午睡之後,我起來剛坐到沙發上想緩緩神,女兒馬上跟了過來,還沒完全從睡意中甦醒過來,就指着陽臺對我說:“媽媽,你不打掃陽臺嗎?”我只能打掃起來,她就跟着我拿着簸箕,在旁邊幫忙。我纔打掃了兩下,女兒又說話了:“媽媽,我來教你怎麼打掃。”我有些不悅:“像掃地這種事情,可不可以不用教我啊?”晚上,她在家裏玩積木,由於她總是把小積木放在下面,因此搭好的高樓總是會倒。倒了好幾次以後她接受不了,開始大哭,一邊哭一邊問我:“媽媽,爲什麼它總是倒?”假如我在這時勸導或給予幫助,她就會越哭越傷心。

其實,別看完美型孩子要求比較高,但是相比較其他類型的孩子,他們是富有創造力和天賦的。父母一般會爲這樣的孩子太聰明而感到憂慮,因爲他們對生活中每一件事總會思考很深,理解得比較深刻,對一件事情也很固執。但是,在另一方面這樣的孩子又十分依賴父母,他們強烈需要父母在身邊,這是他們內心極其脆弱又缺乏安全感造成的。如果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們的情緒會非常激動,一旦父母給予安慰,他們又容易很快恢復正常。

追逐完美的孩子十分聰明,生活中不管是做事還是學習,他們對自己的要求都非常高,哪怕父母完全不監督、催促,他們也能很好地完成事情。也因此他們對任何事情的追求都是完美的,經常會把小房間收拾得乾乾淨淨,東西也放得整整齊齊,寫作業非常認真。正因爲太過分追求完美,所以他們花了很多時間做事,才導致拖延。

追求完美的孩子也有一些缺點。例如,當他們要遇到什麼挫折和困難之前,就會下意識地對要做的事情產生一種否定的態度和抵抗情緒,不願意與人接觸。即便他們想要得到來自父母的誇獎,也總是把這些想法埋在心裏,不會說一句真話。在他們看來,哪怕自己不說出心中所需,父母也可以感覺到自己的內心。

1。多與孩子交流

完美型孩子總是處於緊張或謹慎狀態,總在擔心事情沒做好。所以父母在家裏不要用太多的規矩束縛他們,可以和孩子隨意輕鬆地交談一會兒,製造一家人的開心時刻。在一家人圍着桌子喫飯時,父母可以說一些輕鬆的話題,讓孩子慢慢打開話匣子。

2。營造輕鬆的家庭氛圍

完美型孩子似乎沒有幽默細胞,也不會開玩笑。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幽默和玩笑是心靈的催化劑。父母平時多聊一些公司的趣事,或者自己兒時的故事,營造出一種輕鬆的家庭氛圍。甚至可以引導孩子接觸《傻瓜伊萬》等童話書,讓孩子多讀一些幽默小品,使其身心徹底得到放鬆。

3。給孩子一個私人空間

完美型孩子可以將所有的東西都整理得有條不紊,即便房間亂糟糟的,他們也可以清楚地記得什麼東西放在哪裏,不喜歡別人進自己的房間。他們不希望自己房間裏的東西被別人整理,哪怕房間很亂,他們寧願自己收拾。對此,父母要尊重孩子這樣的性格,允許家裏有一個房間讓他們隨便擺放物品,即便雜亂一點也沒關係。

4。給孩子選擇的機會

完美型孩子有着較強的責任心,他們買東西經常會放棄自己的喜好而按照父母的意願挑選。如果有妹妹或弟弟,他們則表現得更爲謙讓。因此,在平時的生活中,如果不是太過貴重的東西,父母可以給孩子一些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的機會,給孩子緊張的心理帶來輕鬆片刻的滿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