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第一口輔食喫什麼?初加輔食,注意這些細節!  

我們的食物比古人豐富了,我們的生活比古人豐富了,過上了古人神話裏纔有的生活,唯獨,我們的身體卻沒有進化,沒有多出一個胃,沒有變成倒立行走。

那麼,古代名醫推崇的餵養方式是什麼呢?

歷代寶寶們,從皇家太子到平民百姓,傳承實踐了幾千年,我們不妨聽一聽!

關於寶寶的輔食,醫書上也有明確的記載:

唐代藥王孫思邈在《千金要方》寫到:“兒早哺者,兒不勝谷氣,令生病,頭面身體喜生瘡,愈而復發,令兒尪弱難養。”

這段話的大概意思:如果過早爲幼兒添加輔食,會傷胃,瘦弱難養,還會容易得皮膚病,反覆發作。

北宋兒科醫家閻孝忠在《閻氏小兒方論》寫到:“半歲以後,宜煎陳米稀粥,取粥面時時與之,十月以後,漸與稠粥爛飯,以助中氣,自然易養少病。唯忌生冷油膩葷茹甜物。”

這段話中的這裏“陳米”,也叫陳倉米,不是指長黴變的大米,而是帶殼稻米妥善保管一段時間後脫殼,這時米的油性和寒性會大大下降,不傷孩子脾胃。文中的“粥面”即粥上面的那層粥油、湯水,不帶粥粒的米油。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第一口輔食喫什麼?初加輔食,注意這些細節!

這兩段記載,很明確的告訴我們,寶寶的輔食適合6個月後加,加太早了,就會傷及脾胃,孩子容易體弱難養,易出現各種皮膚問題。第一口輔食要喫“米油”,等十個月後,再逐漸喫稠粥,來養脾胃,要忌口生冷油膩、不乾淨、過甜的食物,這樣孩子自然好養少生病。

這就是解釋了一些媽媽的困惑,爲什麼加輔食以後,孩子沒有因爲營養更多了,身體更健壯了,而是出現睡覺不踏實,長溼疹了,容易感冒生病等症狀。

因爲過量過早的輔食會讓孩子脾胃受傷,脾虛就容易積食、生溼,也不容易把喫進來的食物消化吸收,孩子就容易出現營養不良體弱等問題。

脾土生肺金,脾是肺的母親,脾一受傷,肺就會出問題,肺主皮毛,肺與大腸相表裏,肺一有問題,就出現溼疹、便祕、容易感冒咳嗽等問題。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第一口輔食喫什麼?初加輔食,注意這些細節!

爲什麼要選擇糧食做第一口輔食呢?

糧食是植物的種子,植物的種子熬出來的湯,本身所蘊含着的強大的生命力,是其他食物所不具備的,對於一個剛剛準備要成長的孩子來講,到了幾個月要開始喫糧食了,要開始自己成長了,這個種子當中所蘊含的那股強大的生命力對孩子身體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對於第一次喫輔食的寶寶來說,米油是最好消化的食物。李時珍說“米油是人蔘湯”,嬰兒食米油,“百日則肥”。

米油,是大米油還是小米油呢?

大米或小米油都可以,就看當地的生活習慣而定,北方可能小米多一些,南方用大米多一些。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第一口輔食喫什麼?初加輔食,注意這些細節!

爲什麼一歲以內的孩子不建議喫太多的水果,補充維生素不好嗎?

因爲小孩子正準備要茁壯成長,這個時候陽氣對他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萬物生長靠太陽,陽氣很重要,但是水果,雖然可以補充維生素,但是大多數的水果性質都偏寒涼,而且我們在喫水果的時候一般也都是常溫狀態都喫了,那這種生涼就會影響到脾胃的陽氣,從這兩方面一權衡還是不喫的好,何況就是如果我們能夠做到五穀爲養的話,五穀當中本身就有很豐富的維生素,就不需要再用水果去補充這個維生素了。

臨牀上經常遇到媽媽錯誤加輔食方法

1、提前加輔食有些媽媽覺得越早加輔食,孩子得到營養越多,於是提前加,甚至4個月就開始加。從孩子脾胃發育規律來看,一般中國孩子加輔食時間要在6個月以後,如果體質弱的孩子,或者早產兒需要推後一點。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第一口輔食喫什麼?初加輔食,注意這些細節!

2、第一口輔食從水果、肉湯開始

很多媽媽第一口輔食給孩子喫水果汁、水果泥來補充維生素,肉湯來補鈣補蛋白質。很多孩子因此脾胃受傷,出現易腹瀉、便祕、積食的症狀。水果汁、肉湯雖然是流質,孩子不需要咀嚼就可以入口。但我們是否想過,這些食物進入身體後,是否好消化?水果屬於生冷、肉湯屬於油膩,生冷油膩對於6個月寶寶嬌嫩的脾胃來說簡直就是一場浩劫!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第一口輔食喫什麼?初加輔食,注意這些細節!

3、同時幾種輔食一起加

孩子的身體接受一個食物需要一個過程,初加輔食不要同時幾種一起加,應該是一樣一樣加,然後觀察孩子的大便、睡眠、精神等身體情況。如果孩子出現大便不正常、晚上睡覺煩躁,就要減少輔食的量。很多媽媽發現孩子一加輔食,大便就不正常,懷疑孩子消化能力太差,大多數原因還是量太多。

4、增加輔食,沒有減少奶量

當我們給孩子增加輔食時,奶粉或母乳的量一定要減少,試想想如果我們的脾胃要去適應新食物,而且還要運化超過平常的食物量,脾胃就要增加雙重工作,不累纔怪呢。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第一口輔食喫什麼?初加輔食,注意這些細節!

5、晚餐添加輔食

初加輔食時,建議晚餐一定不要加,因爲晚上我們的脾胃要好好休息,特別是初加輔食的脾胃,晚上更需要休養。很多媽媽發現孩子晚上喫多輔食,睡覺就很不踏實,容易醒過來且翻來覆去難入睡。這是因爲中醫講“胃不和則臥不安”。

6、盲目補“高大上”營養

有些媽媽聽說三文魚非常有營養,就給孩子做;骨頭湯補鈣,天天用高湯熬粥;海蠣補鋅,就給孩子海蠣粥……反正聽說什麼有營養,誰家孩子喫了什麼美食長地很壯,就立馬給孩子喫。完全忘記去了解自己孩子的消化能力,每個孩子的消化能力不同,選擇食物也不同。營養再好,脾胃不吸收,營養就變成垃圾傷害孩子嬌嫩的身體。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第一口輔食喫什麼?初加輔食,注意這些細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