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戰國策》記載

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羣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

是時,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軻。秦王方還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爲。左右乃曰:“王負劍!王負劍!”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復擊軻,被八創。


上面這段是荊軻刺秦王(始皇帝)的一些細節,而筆者說這些的原因也只有一個,那就是爲荊軻感到可惜,刺秦王這件事兒本來是有把握的,只是時機不對。或許有朋友不信,認爲筆者是在亂說,理由是當時的秦國即將滅亡趙國並且還在行軍,距離燕國也不過尺寸之間。如果說這會兒的時機還不對,那後面的時機就算對了也沒用,因爲燕國已經滅亡了。

誠然,當時的燕國確實是刻不容緩,因爲秦軍距離燕國地界也只差一條易水河了。只是筆者說的這個時機並不是指這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接着往下看,保證不會令您失望。還是老規矩,先簡單的瞭解一下荊軻刺秦王的具體情節。


荊軻本人應該出生在衛地,只是後來輾轉來到趙國生活。少年時期的荊軻說白了就是個無業遊民,他當時憑藉一把木劍想要做衛元君的門客,但是被拒絕,後來秦國兵臨趙國城下,因此荊軻便又流浪到了燕國。

來到燕國的荊軻很快和當地居民打成一片,並有了高漸離這位好朋友,隨着秦國大軍兵臨燕國荊軻的命運也發生了變化。當時燕國有位隱士叫田光,他敏銳地發現荊軻和一般人不同,因此就刻意地結交他。但田光同時還是燕國燕丹的師傅,當時燕丹(燕國太子)的想法是派人刺殺秦王,只是一直沒有好的人選,所以田光就推薦了荊軻。


荊軻和燕丹見面後談論了此事,起初的荊軻是拒絕的,但燕丹出了一個很優厚的條件,那就是在出發前會讓荊軻享受帝王般的待遇。荊軻答應了,後來的那段時間,燕丹按照燕國王室的待遇來禮敬荊軻,而荊軻也沒有任何不接受的想法。

大約半年後,王翦攻破了趙國秦國大軍,來到了燕國邊境。看着虎視眈眈的秦軍,燕丹害怕了,但此時的荊軻依然沒有行動的想法。燕丹有些惱怒的問道,你難道害怕了?荊軻同樣憤怒地回道,我早就想行動了,只是我要等的人還沒到(住得比較遠)。燕丹認爲荊軻是在敷衍他,於是說道,我早就爲你找好了同伴,他叫秦武陽,12歲就敢殺人而且面無懼色。


荊軻看了看身旁早就打包好的兩個行李袋一咬牙,隨後說道,走就走,怕什麼!於是荊軻帶着之前就已經裝好了的樊於期頭顱(秦國降將,不過說實話可能是假的)以及秦武陽踏上了前往秦國的道路,而且他懷中還揣着一份燕國督亢的地圖和一把早就萃好毒藥了的匕首。

到達咸陽後,秦王用最高級別的禮儀接待了荊軻和秦武陽,但秦武陽看着周圍全副武裝的秦國甲士不由得冷汗直流,甚至連走路都有些不利索。面見秦王后就發生了文章開頭提到的那兩段話,而結尾大家也都知道。


好,知道了荊軻刺秦王的大概背景後,筆者來爲大家揭示:爲何說時機不到?前文提到,荊軻已經告訴了燕丹自己在等一位朋友,我們如今雖然不知道這位朋友是誰,但值得荊軻用性命來託付的人肯定不是一般人。同時提到,一開始荊軻並沒有打算立即出發,因爲這位朋友沒到,但燕丹卻強迫荊軻立即出發。

其次,前文同樣提到,秦武陽還沒進咸陽宮就已經被秦國的陣勢所嚇倒,這樣的人能成事兒嗎?由此可見,燕丹既沒有讓荊軻等到自己的朋友,也沒有給荊軻尋找一位新的搭檔,這難道不是一種不負責任的體現嗎?更爲重要的是,他的這種不負責任不但給荊軻,給他自己,甚至給整個燕國都帶來了巨大的後果。


文章最後,筆者之所以說荊軻刺秦王註定是場是悲劇,是因爲二者(燕丹和荊軻)出發前根本就沒有一個很好的溝通,沒有溝通的事情能成功嗎?顯然是不能。至於爲何說一人沒來一人沒用,史料(戰國策)中也已經說得非常清楚了,那就是荊軻一直等待的好友沒來,燕丹推薦的是秦武陽沒用(還沒進大門就嚇得臉色都變了)。

本文參考資料:《戰國策》 《史記》 《燕丹子》等。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