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先生60多歲了,體檢做頸動脈超聲,發現左側有個頸動脈斑塊,他非常擔心併到醫院就診。醫生告訴他,他的斑塊較小,未影響到腦部供血,只需改善生活習慣,定期複查。不少人像徐先生一樣,因查出頸動脈斑塊而緊張不已。頸動脈斑塊是什麼?會導致中風嗎?如何防治?我結合臨牀解答。

問:頸動脈爲什麼會長斑塊?

答:在頸總動脈末端和頸內動脈起始段,更易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這其實是人體血管自然老化的過程,就跟水管生鏽一樣正常。對於40歲以上的人羣,在血管分叉部位出現動脈斑塊,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我們能做的就是控制血壓、血脂、血糖這些易導致動脈硬化進展的危險因素。

問:頸動脈斑塊脫落會導致中風嗎?

答:一般來說,頸動脈的篩查首選頸動脈彩超。在彩超中,會以斑塊厚度×斑塊長度來表示斑塊大小。一般情況下,斑塊突然脫落的概率是不高的。所以長了斑塊,患者要注意生活方式,預防動脈硬化進展,不需過度擔心。

問:大夫,我這是低迴聲斑塊,是不是容易掉?

答:患者可能誤解了斑塊和水泥的區別。水泥溼的容易掉,幹了不易掉,但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早期是脂質斑塊,再變成纖維斑塊,最後階段纔是鈣化斑塊。所謂的強回聲斑塊其實是最重的表現,和穩定與否無關。而斑塊的穩定性取決於斑塊表面纖維帽的厚度和完整性、斑塊內成分的異常。

問:頸動脈斑塊一定要手術?

答:頸動脈斑塊確實和卒中的發生有關,尤其是斑塊長大到一定程度,血管造成狹窄時。但治療首先應控制血壓、血脂、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戒菸。有同側大腦缺血癥狀的患者,狹窄率大於50%;無症狀的患者狹窄率大於70%時,才考慮手術。但身體條件較差者建議藥物治療。

問:口服藥可使頸動脈斑塊消失嗎?

答:通常喫藥可使斑塊更穩定或減緩斑塊進展速度,但不會使之消失。一般來說,只有粥樣硬化早期的年輕病人,口服藥可能會使斑塊縮小。

問:哪種手術治頸動脈狹窄更有效?

答:剝脫和支架手術都是治頸動脈狹窄的有效手段,在手術風險及效果上幾乎無差異,但需依據患者個體情況選擇。手術治療的唯一目的是預防卒中,所以無論哪種手術術後,藥物治療都是基礎,沒什麼不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