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七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明確目標:“爲全省新舊動能轉換趟出路子、山東半島城市羣建設當好引領、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示範。”

兩會期間,“趟路子”“當引領”“作示範”成爲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熱議的話題。如何把握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三大國家戰略交匯疊加的歷史性機遇,實現這一目標?代表、委員紛紛建言獻策——

攻堅提升環境質量 全力打造生態濟南

——訪市人大代表侯翠榮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加快打造科創濟南、智造濟南、文化濟南、生態濟南、康養濟南,要求爲全省新舊動能轉換趟出路子、山東半島城市羣建設當好引領、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示範。市人大代表,市政府副祕書長,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侯翠榮表示,要堅決扛起重任,堅持生態立市,實施生態環境保護攻堅行動,打造生態濟南、大美濟南。

侯翠榮說,今年,濟南將圍繞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完善環境污染區域聯防聯控長效機制,引領生態環境保護協同治理,決戰決勝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決勝攻堅大氣環境質量改善,強化工業污染治理,開展柴油貨車、工業爐窯、揮發性有機物和揚塵專項治理行動,實現非道路移動機械實時定位和排放監控,以迎難而上、一微克一微克爭取的決心全力衝刺攻堅,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決勝攻堅水環境質量改善,以源頭管控爲根本,以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爲抓手,以智慧河道管理建設爲手段,以小清河長期穩定達標爲重點,堅決打好碧水保衛戰。決勝攻堅土壤環境質量改善,抓好重金屬、危險廢物污染防治,加快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左右,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紮實推進淨土保衛戰,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高質量發展雙贏,努力建設天藍、地綠、水清、泉湧的生態家園。(本報記者 馮瑜)

打造先進製造業和數字經濟發展高地

——訪市政協委員汲佩德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旗幟鮮明地提出打造‘智造濟南’,實施工業強市攻堅行動。”市政協委員,市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汲佩德說,這是省市對濟南產業發展能級提升提出的新目標、新要求,更是工信系統的新使命,下一步將以“智造濟南”爲主攻方向,深入實施工業強市發展戰略,聚焦製造業優化升級、數字經濟引領、服務實體經濟提質增效三大重點任務,着力培育創新驅動、項目帶動、政策促動三大動能,持續推動產業和城市能級雙提升。

首先加快製造業優化升級,打造智能產業集聚發展高地。發揮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產業優勢,加快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實施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行動計劃,聚焦先進材料、高端裝備、高端前沿等優勢產業,推動先進製造業集羣集聚高端高質高效發展。

其次,加快提升數字經濟發展能級,打造數字先鋒城市。發揮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優勢,打造“中國算谷”,堅持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和城市數字化協同發展,推動“軟件名城”向“智慧名城”和“數字濟南”提檔升級。還要加快提升企業發展能級,提高產業集聚集羣發展能力。持續完善服務企業常態長效機制,加大政策供給力度,激發市場活力,深入實施“名企名牌名家”和“市場主體梯度培育”工程,推動產業鏈式集羣發展,形成大企業頂天立地、中小企業鋪天蓋地、協同發展的生動局面。 (本報記者 劉彪)

省會走在前列 教育必須走在前列

——訪市政協委員王品木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爲全省新舊動能轉換趟出路子、山東半島城市羣建設當好引領、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示範’,這也爲濟南教育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標。”市政協委員,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品木表示,2020年,濟南教育人將聚焦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造教育現代化的“濟南品牌”,努力實現“全市爭優、全省先進、全國知名”的目標。

王品木表示,在邁向教育現代化的征途上,濟南教育人豪情滿懷,走得從容而自信。過去一年,全國教育系統有了“濟南聲音”,全省教育系統有了“濟南樣本”,全市爭先創優行列中有了“教育身影”。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年”,也是濟南市教育資源優化配置的“攻堅年”“收官年”。全市教育系統將緊緊圍繞“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市”的戰略目標,按照“省會走在前列,教育必須走在前列”的工作要求,堅守“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責任感、“坐不住”的使命感,打攻堅戰,啃硬骨頭,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

“全市重點工作攻堅決勝的‘衝鋒號’已經吹響,全市教育系統將在復學復課上聚力攻堅,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在教育質量提升上聚力攻堅,打好高質量發展的‘攻堅戰’;在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上聚力攻堅,打贏兩大‘收官戰’。”王品木表示,特別是在教育設施建設方面,今年全市將有130所中小學、幼兒園開工建設,讓更多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校。 (本報記者 史春勇)

完善醫用無紡布加工產業鏈 助力康養濟南建設

——訪市人大代表張慶河

“作爲一家大型石油化工企業,濟南煉化要在康養濟南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市人大代表、中國石化濟南煉化公司黨委書記張慶河表示。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濟南煉化積極踐行國有大企業擔當,生產的無紡布、熔噴布爲我市40多家口罩生產企業提供原料,大大緩解了濟南市場“一布難求”的緊張局面。截至目前,公司已生產熔噴布600餘噸,可供生產一次性平面口罩6億多隻。

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建設醫用無紡布加工產業鏈,張慶河說,濟南煉化已經具備了堅實的無紡布產業鏈基礎。“公司從2001年就進入這個行業,目前已發展爲省內領先企業。生產的康潔無紡布有一半左右出口,主要客戶包括3M、寶潔、尤妮佳等國際知名公司。同時,公司擁有高端纖維料專用的聚丙烯及熔噴料生產裝置基礎,可爲中高端市場提供性能優異的醫用無紡布原料。我們已上報中國石化總部,爭取項目早日落地。屆時綜合產能可達3萬噸/年,產品涵蓋醫用口罩、醫療防護服、手術衣、尿不溼、衛生巾、老年康養護墊等。”

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濟南煉化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3月下旬啓動了“百日攻堅創效行動”,盡最大努力爭取原油加工計劃。在確保安全環保的前提下,優化生產、降本壓費、節能降耗,爭取創出最優效益,努力爲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本報記者 鄒建明)

做中國生物質發電行業引領者

——訪市人大代表董靜波

“濟南一共三家生物質發電公司,其中琦泉集團分別在平陰縣和商河縣佈局兩家,對黃河流域濟南片區的美麗鄉村建設、生態保護和脫貧攻堅都起到積極助推作用。”市人大代表、琦泉集團董事局主席董靜波表示,生物質發電項目主要以本地農作物秸稈和林業廢棄物爲燃料,二氧化碳迴歸農作物,殘渣制磚,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打造循環經濟新模式。

董靜波表示,目前琦泉集團在河北大城、臨沂蘭陵等全國各地佈局16家生物質發電公司,裝機總容量排名全國第三、山東第一。“如果全部運轉起來,每年可燒掉600噸秸稈。”以往農民對秸稈的處理方式以燃燒爲主,產生了極大污染。而如今集團以每噸約250元的價格從農民手裏收購,不僅有利於環境保護還可以增加農民收入。

“琦泉集團一直堅持‘做企業勿忘做公益,創效益勿忘惠民生’的信念,積極進行生物質產業扶貧。”董靜波說,集團爲貧困戶建檔立卡,由企業每年先行支付3600元,每戶每月提供1噸秸稈,使貧困戶通過自己的勞動走上脫貧致富之路。依託生物質產業,琦泉集團每年間接增加農民收入近15億餘元。

“濟南要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作出示範,離不開各行各業的努力。”董靜波說,琦泉集團將加快推動技術創新步伐,努力實現琦泉的航空夢、黃河風電夢、碳交易夢、綠色售電夢……成爲中國生物質發電行業的引領者。 (本報記者 王希濤)

爲重點項目建設和運行做好供水保障

——訪市人大代表魏洪軍

“水務集團全力爲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臨港開發區等全市重點項目建設和運行做好供水保障。”市人大代表,濟南水務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魏洪軍表示,今年濟南水務集團將結合濟南市城市建設規劃,整合供水資源,擴大服務面積,擴大主業市場,提升爲社會服務的本領和能力,爲泉城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依託服務協作系統、接水報裝系統,實現‘掌上辦公、移動辦公’,對外實現供水服務、接水業務人機互動,讓客戶從‘等待者’變爲‘知情者’。”魏洪軍說,公司將對標國際國內一流水平和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牢固樹立“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的理念,以省心、省力、省錢的“三省”服務爲抓手,深化“託管式”服務和“三零”服務,着力提升企業用水報裝獲得感、滿意度,力爭集團公司“獲得用水”服務在全省營商環境綜合評價中達到“一等”水平。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自2017年濟南水務集團啓動‘四化兩創’、現代化建設的成效之年,實現現代化供水企業的戰略目標進入衝刺階段。”魏洪軍說,公司將繼續以紅色黨建爲指引,強力推進今年的重點建設項目和重點工作,全力以赴、落實擔當,組織抓好生產、服務等各項工作,圓滿完成全年各項工作任務目標,圓滿實現“十三五”現代化供水企業建設目標,爲加快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貢獻力量。 (本報記者 王希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