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舉制度從唐朝的武則天時期到清朝光緒年間,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存在了一千兩百多年。作爲封建王朝甄選武術人才的主要方式之一,對我國封建社會的發展有着相當重要及深遠的影響。清朝的武舉制度雖然是從明朝制度中繼承而來,但是卻更加發達,在前朝的基礎上發展出了自己的一套選拔體系。形成了一套從童試到鄉試,再到會試,最後殿試的考覈制度,更加完善了“文武兼備”型人才的選拔標準。但是在清朝的末期,隨着西方列強“堅船利炮”的入侵,以往的武舉制度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戰爭的需要,於是在朝堂之中引發了激烈的爭論,最終在清朝滅亡之前被完全廢除。


武舉制度的產生與建立

科舉制度在我國曆史中綿延數千年,而武舉制度能夠在唐朝產生從而確立,與當時唐朝完善的政治體系、較爲先進的文化和相當發達的經濟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在政治上,唐朝繼承了隋朝很多先進的先進的制度,並且吸取了隋朝滅亡的教訓,在此制度上進行了改進使其更加完善。憑藉着這些措施,唐朝一躍成爲當時世界上最爲富強的國家,並且是當時世界文化交流的中心。從唐太宗到唐玄宗,幾代帝王開拓進取,使得唐朝的封建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政治在這一段時間裏也較爲穩定,這樣就爲文化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在經濟上,由於唐朝早期的君主們有着較好的領土開拓意識,使得唐朝的國土面積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頂峯,少數名族與漢族大量融合,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政治上的穩定局面,從而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與繁榮。在思想、文化上,唐朝的君主較爲開明的文化政策,改變以往選拔人才先看出身的限制。尤其是“絲綢之路”的開通,使得漢族與少數民族的融合進一步加深,一些外國和少數民族的文化經過絲路流傳到中原地區,與中原地區的文化相融合,在中外文化的融匯、交流中,唐朝的文化也變得更加多姿多彩,出現了繁榮的盛世景象。社會政治的穩定,文化與經濟的繁榮都爲武舉制度的產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武舉制在清朝初年體現出了極大的價值

自1644年,清軍入主中原後,爲了能夠保持政局的穩定,採取了一些強硬的措施來穩定社會。於是,從康熙時期開始便出現了上百年之久的繁榮,在這段時間裏社會的經濟、文化與政治都欣欣向榮,中國的武術也在這一段時間裏也開始興盛起來。但是清朝的武術又與前朝的武術有所不同,清朝統治者爲了政治的穩定,對於民間的習武者有較多的約束。所以清朝的武術較明朝的武術戰鬥力有所下降,但是卻與養生、哲學、宗教等融匯、結合,極大地豐富了武術的內容。


清朝在建國之後,大力倡導漢族文化,同時對科舉制度對統治的穩定有着相當重要的認識,因此在清朝初期迅速恢復科舉制度與武舉制度。清政府對武舉制度相當重視,如武殿試製度,起源於宋朝,但是一直持續到明朝都沒有將其制度化,當清朝恢復武舉制度後,就將其制度化。

順治二年,朝廷規定在武舉會試之後的當年十月進行殿試,當試策之後,皇帝會親自到中南海的紫光閣御試馬、步箭,還有弓、刀、石等。在御試之前,皇帝會下令讓皇太子率先騎射做示範。武舉考試的前十名也都會由皇帝在校閱時欽點。在考試之後,宣佈名次的傳臚典禮上,皇帝也會參加,並且會爲武狀元親賜腰刀、盔甲等物。皇帝對於武舉的重視,自然會提高社會對於武舉的認可,從而促進民間的尚武風氣。

清朝的武舉制對清朝體育運動的發展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尤其是在清朝統治的中期,極大地促進了社會運動的風氣,並且對傳統武術的發展和國民體質的提高也有所影響。但是到了清朝末期,擁有先進武器的西方殖民者入侵清朝後,傳統的武舉制度已經無法再適用於現代化的戰爭。武舉制度的廢與不廢也在朝廷中產生了較大的分歧,但最終還是在清朝滅亡之前被廢除。

鴉片戰爭後,一些思想進步人士提出廢除武舉制,但是卻被保守的統治者否決

1840年,爆發了第一次鴉片戰爭,帶着堅船利炮的西方殖民者將還在使用冷兵器的清軍,打地毫無還手之力,隨之而來的便是簽訂各種不平等條約。這就使得當時的一些思想進步者開始正視自身的缺點,將學習的目光對準西方,開展了中國近代史上聲勢浩大的“洋務運動”。


當然作爲選拔人才的武舉這一重要制度,也受到了洋務運動者的關注。1878年,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山東巡撫沈葆楨就曾上奏朝廷,提出廢除武舉制,他在《請停止武圍片》中講到:

今則神機營出色當行矣。何者。所習其所用也。臣到任日。武舉聊銜?訴。投營幾及十年。不得一差。心焉憫之。然詳細察看。其曉暢軍務。實不足與行伍出身者比。其奮勇耐勞。實不足與軍功出身者比。何者。所用非所習也。臣奉廷旨飭停。將武圍例銷之款。

在這份奏摺中,沈葆楨就明確指出了在當時的環境裏,清朝政府還在使用武舉制度爲國家選拔人才,但是這樣卻已經不再符合時代的需要了。但是,這樣一項已經傳承上千年的制度,它的廢除所涉及的不僅是理念和技術上的問題,更多的是利益與政治的原因。廢除武舉制度,在當時的許多進步官員中已經達成了共識,但是以慈禧爲首的保守一派對此卻很不以爲然。慈禧曾下旨說:

“沈葆楨請將武圍停止,率改舊章,實屬不知大體。著傳旨商飭,所請著毋庸議。”


直到甲午戰爭之後,戰爭的失敗令衆人驚醒,清朝統治者才亡羊補牢地開始着手訓練新式軍隊,希望藉此挽救搖搖欲墜的大清朝。這時候才發現,武舉制度無法爲軍隊帶來益處,還會對新式軍隊的建設處處掣肘,因此廢除武舉制也從此被提上了議程。

在衆多進步官員的支持下,武舉制最終被廢除,取而代之的是新式學堂的教育

1898年,時任兵部尚書的榮祿上書朝廷,提出“請設武備特科,參酌中外兵制,造就人才”的建議。他所指出的意見是在保護制度前提下,對現有的武舉制進行改革,使其考覈的質量有所提升。即使是這種相當溫和的變革也引來了激烈的討論。在朝廷中以黃槐森等人爲代表的保守派認爲:

開弓以驗橫力,綴刀以驗直力,舞刀以驗橫直力,宜留之以待才勇之士。

其實,保守派們所真正擔心的是如果對武舉進行改革,以西洋火器爲考覈內容,那麼民間就會有私自購買槍械的風氣發生,這樣對於朝廷統治的穩定而言是一種不利的因素。


但是以張之洞、鄧華熙爲代表的洋務革新派則對此提出反對意見,張之洞在給朝廷的《酌擬變通武科新章折》中就說道:

今日用兵,專恃火器,外洋各國槍炮日出而益精,武學教練之法日推而益密。然則武科取士,斷宜專習火器,別定良規,然後無所習非所用之弊。

並且在此建議之上,又提出了“專令營牟兵勇應試”,這樣就把考覈的學生固定在軍隊中,這樣就解決了先進武器擴散到社會上危害朝廷統治的問題。而武舉從向社會上徵集軍事人才轉爲向軍隊選拔人才,而考試的內容也轉變爲:

頭場試槍炮準頭兼合演試裝拆運動之法,二場試各式體操及馬上放搶、步下擊刺之技,三場試測繪、工程、鐵路、戰法、水雷等學。


但是戊戌變法的失敗,使得廢除武舉制再度石沉大海,直到庚子國變之後,清政府在內外交困之下,不得不再次施行改革。最終在張之洞、劉坤一、袁世凱等一批銳意改革的官員的大力倡導下,清政府終於在1901年發出上諭:

武生童考試及武科鄉、會試,着即一律永遠停止,所有武舉人、進士,均令投標學習。

至此,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一千多年的武舉制度終被廢除,清朝開始走進了學堂教育時代,新式軍隊也得以建立。

總結:

清朝的武舉制度是從明朝延續而來,在清朝的初期展現出了非常大的價值,但是隨着科學的進步與時代的變遷,武舉制已經無法滿足現實的需要。清朝武舉的廢除,使得軍隊武術讓位於熱武器,同時武術也不再受到嚴格的限制,因此被許多軍隊裏解甲歸田的武師帶到民間傳播練習。在這個時期,民間武術得到快速發展,派別林立,他們相互之間進行切磋、融合。

隨着民國的成立,武術的門派舊觀念一步步被解除,不同的武術之間也可以進行公開地交流和傳授,這樣就使得更多的武術學者可以掌握更多的拳術,有了這一基礎,新的拳術也就誕生較多。這樣一來就極大地促進了我國武術的發展,因此武舉的廢除也就促進了民間武術的發展,增快了武術體育化的進程。

參考:馬明達《清代的武舉制度》

鄧禹嗣《中國考試製度史》

許友根《清末廢武舉原因再探》

李勝恆《武舉制度對我國武術發展的影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