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受疫情影響 通用Cruise裁員8%


【蓋世汽車】據外媒報道,5月14日,通用汽車旗下自動駕駛部門Cruise通知員工,該公司已經決定進行裁員,這是自動駕駛行業在疫情中最近宣佈裁員的企業。

 

(圖片來源:Cruise官網)


Cruise公司證實了裁員的消息,但是拒絕透露具體的裁員人數。外媒獲得的該公司內部郵件顯示,本次裁員約佔Cruise員工總數的8%,具體人數爲140餘人。郵件顯示,Curise本次裁員包括一個位於加州帕薩迪那的工程團隊,該團隊負責開發激光雷達技術。

疫情使自動駕駛行業中的大量企業遭遇了資金枯竭,而這僅僅是自動駕駛行業所遇到的多個困難之中的一個。自動駕駛行業的目標是要提供大規模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在過去多年中,自動駕駛企業都在爲實現這個目標而努力。

Cruise公司發言人Milin Mehta表示:“在這個大變革時代,我們很幸運能有着清晰的使命,以及在銀行中還有數十億美元的的資金。我們今日所採取的行動,是爲了將資源押注在工程工作和工程人員身上。”

Cruise共有1800名全職員工,就在一週前,通用汽車CEO瑪麗·博拉(Mary Barra)剛剛表示,通用對Cruise的重視將“堅定不移”,並且將繼續發展這項業務。5月6日,在發佈了第一季度財報之後,博拉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Cruise資金充足。我們將繼續通過招聘以及留住最好的工程和領導人才,繼續發展這個團隊。”

事實上,自動駕駛行業遇到困境的並不只有Cruise。成立5年、位於舊金山的自動駕駛長途貨運企業Starsky Robotics在3月中旬由於缺乏資金而宣佈倒閉;來自硅谷的自動駕駛技術企業Zoox此前也在疫情之中裁員。(來源:蓋世汽車 星雲)


2,最高未來兩年降20%!大衆1.8萬名管理層集體降薪

 


據國外媒體報道,汽車銷量暴跌迫使大衆在工廠重啓不到兩週後不得不關閉部分生產,並削減管理層薪酬。

跟據當地媒體報道,這家德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商正準備削減1.8萬名管理人員的獎金,以應對“利潤大幅下滑的問題”。大衆旗下擁有奧迪、斯柯達和保時捷等知名品牌。

大衆1.8萬中層管理人員今年將減薪10%,未來兩年減薪10%-20%。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汽車行業造成了破壞性影響,全球各地的汽車製造商被迫關閉生產線,或投入大量資金改造工廠,以滿足各政府出臺的保持社交距離的規定。

德國管理諮詢公司HorvathPartners預測,今年全球汽車銷量下滑幅度預計將高達15%。此外,受市場對廉價汽車需求的影響,平均銷售價格也將走低。

另外,中國對歐洲進口汽車的需求在疫情開始前已有所下滑,這一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在今年的前三個月遭遇了有史以來銷量下滑幅度最大的一個季度。

大衆核心品牌銷售經理約爾根·斯塔克曼直言不諱地表示這些數據“令人擔憂”,英國、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汽車銷售幾乎陷入停滯,而德國本土出貨量比去年同期也下降了三分之二。該集團此前關閉了全球幾乎所有的工廠,並在德國臨時裁員約8萬人。

自4月20日起,大衆從德國的茲維考、布拉迪斯拉發和斯洛伐克開始,重新啓動工廠。大衆的歷史中心沃爾夫斯堡工廠也在一週後恢復生產,但只有8000名工人返崗,該廠在正常運營下工人數量高達7萬名。

需求疲軟意味着沃爾夫斯堡將在未來兩週內減少高爾夫Mk 8車型的產能。與此同時,大衆Touran、Tiguan SUV和西雅特Tarraco也將臨時停產4天的時間。

據報道,大衆高級經理阿恩·梅斯溫克爾對員工表示,享受政府短時工休假計劃津貼的德國員工中,有三分之一迄今尚未重返工作崗位。

另一方面,汽車經銷商也在呼籲政府加快重啓步伐,並表示他們已經準備好並願意在保持社交距離的情況下工作。

政府官員則表示,經銷商可以通過在線方式運營,無需在經銷商場所內進行交易。汽車製造商和貿易商協會首席執行官邁克·哈威斯明確指出“重新開放展廳是至關重要的下一步”。(來源:騰訊汽車)


3,起亞首款電動車型將配800V電池系統 可15分鐘充滿電


【蓋世汽車】據外媒報道,起亞(Kia)將於2021年推出首款專用電動汽車車型,將是一款高性能、類似跨界車的轎車。據說,該款車將採用超快的800V電池系統,能夠15分鐘充滿電。

 

(圖片來源:electrek.co)


迄今爲止,採用800V電池系統架構的經典車型是保時捷Taycan,該款跑車起售價約爲10.5萬美元,最高價可達18.7萬美元。通用汽車表示,其GMC悍馬電動汽車也將採用800V電池系統。

保時捷的800V電池系統採用了更輕、更薄的電線,能夠在熱量更少的情況下快速充電。將經典的400V電池系統換成800V電池系統減少了一半的電流,該款續航里程可達200英里的Taycan車型充電功率最高達270kW,即只需20分鐘,就能將電量從5%充到80%。

通用汽車則表示,其400V和800V平臺都能在10分鐘內爲車輛恢復約100英里的續航。

 

(圖片來源:electrek.co)


今年1月份,起亞證實,該款即將上市的電動車型的續航里程可達約300英里,充電時間不到20分鐘。首先,需要安裝功率可達350-kW的快速充電樁。現在,沒有電動汽車能夠以350-kW的功率充電,不過,新款800V電池系統通常能夠以250-kW的功率充電。

起亞汽車歐洲公司首席運營官Emilio Herrera表示,即將上市的新款電動汽車不僅充電速度快,百公里加速時間還不到3秒。

起亞歐洲營銷總監Carlos Lahoz表示,先進的技術並不一定價格高且用於獨家品牌,關鍵是將800V系統移植到價格更低的車型上。起亞表示,部分價格較低的電動汽車可能會保留400V的架構,而高端且價格較高的車型則會提供具快速充電能力的800V系統。(來源:蓋世汽車 餘秋雲)


4,特斯拉將在國產Model 3中使用低成本、長壽命電池


【蓋世汽車】據外媒報道,特斯拉將在今年晚些時候或是明年年初在國產Model 3中使用一種低成本、長壽命電池,這種電池預計將讓電動汽車的價格進一步下探到與燃油車相同的水平上。此外,新電池還可以在電網中進行重複利用。

 

(圖片來源:特斯拉官網)


過去幾個月中,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一直承諾將在5月底舉行的“電池日”(Battery Day)上發佈一種非常先進的電池技術。知情人士透露,新的低成本電池的設計使用壽命爲100萬英里,而且能夠讓特斯拉車輛的價格與燃油車保持一致,甚至低於燃油車,發佈新的電池只是馬斯克電池日日程的一部分。

消息人士表示,憑藉在全球範圍內的100萬輛電動汽車車隊,且這些車輛都能夠與電網進行連接,並且共享電力,特斯拉的目標是要成爲一家電力公司,與太平洋天然氣與電力,以及東京電力等傳統能源供應商展開競爭。

三名消息人士透露,作爲特斯拉戰略核心的新“百萬英里電池”,是特斯拉與中國企業寧德時代聯合研發,並採用了馬斯克招募的電池學術專家團隊開發的技術。

特斯拉計劃率先在中國使用新電池,最終,經過改進後的電池還將在北美等其他市場上投入使用,新電池擁有更高的能量密度以及更好的電力儲存能力,且成本更低。特斯拉拒絕對此置評。

消息人士稱,特斯拉的新電池將會使用低鈷或無鈷化學成分還將使用化學添加劑、材料和塗層,從而減少電池內部的應力,使電池可以儲存更多的電量。

特斯拉還計劃使用新的高速、高自動化電池生產流程,以此來降低勞動力成本,以及提高產量。特斯拉希望在其“Terafactories”工廠內實現更高的產能,其規模將達到內華達“超級工廠”(Gigafactory)的30倍。今年4月底,馬斯克曾向分析師提及過這一計劃。

通過其Redwood Materials子公司,特斯拉正在研究鎳、鈷和鋰等昂貴金屬的回收利用,已經如何在電網儲能系統中對電動汽車電池進行二次利用,例如特斯拉於2017年澳大利亞南部建立的儲能系統。該公司表示,他們希望爲消費者提供電力供應服務,但是並未透露任何細節。

今年2月,有報道稱特斯拉正在與寧德時代進行談判,希望使用後者的磷酸鐵鋰電池,這種電池不含鈷金屬,鈷是電池中成本最高的金屬元素。消息人士稱,寧德時代的無鈷磷酸鐵鋰電池包的成本已經下探到80美元/千瓦時以下,電芯的成本在60美元/千瓦時以下。相比之下,寧德時代的低鈷電池包的價格接近100美元/千瓦時。

此前一些行業高管層表示,100美元/千瓦時的價格是一個分水嶺,在實現這個價格之後,電動汽車的售價將會下降到與內燃機汽車大致相同的水平。

相比之下,據消息人士透露,通用汽車和LG化學共同開發的低鈷電池要等到2025年才能下探到這個水平。通用拒絕對其成本目標置評。今年早些時候,該公司只是表示,他們計劃“將電芯的成本下降到100美元/千瓦時以下”,但是他們並未說明將在何時實現這個目標。(來源:蓋世汽車 星雲)

 

5,寶馬CEO:美國等市場恢復速度“會很慢” 


【蓋世汽車】據外媒報道,5月14日寶馬錶示,今年4月中國豪華車銷量實現了反彈,但是該公司同時警告稱,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市場從疫情中恢復的速度將會“非常慢”。

 

(圖片來源:寶馬官網)


本月早些時候,寶馬下調了其汽車和摩托車業務的盈利預期,原因是市場需求低於此前的預期,且第二季度市場需求將會進一步惡化。

寶馬CEO奧利弗·齊普策(Oliver Zipse)在該公司年度股東大會上說到:“我們至少看到了一線希望,而這個希望來自中國。遺憾的是,這個我們最大的市場,只能對其他市場起到有限的借鑑作用。”

寶馬錶示,受疫情影響,2020年2月,寶馬在中國市場上的銷量下降88%。4月寶馬銷量上漲14%,原因是中國市場的需求量有所提升,按照世界標準來看,中國的汽車保有量依然相對較低。

齊普策說到:“例如,歐洲各國經濟都受到了疫情不同程度的影響。在西班牙、意大利和英國等國,汽車的需求回升速度很可能會非常慢。美國也是一樣。”

當前寶馬正在逐漸提升其產量,上週該公司重啓了位於英格蘭古德伍德、美國斯巴坦堡的車輛生產工廠,以及位於德國柏林的摩托車裝配工廠。本週,寶馬還將重啓位於巴伐利亞丁戈爾芬的工廠,下週一該公司位於德國慕尼黑、雷根斯堡和萊比錫、英國牛津、南非羅斯林以及墨西哥聖路易斯波託西的工廠也將復產。(來源:蓋世汽車 星雲)

 

6,馬自達利潤跌至8年來最低水平 庫存積壓傷害現金流


【蓋世汽車】據外媒報道,馬自達公司表示,其年度利潤下降到過去8年以來的最低點,新冠病毒疫情導致其在美國積壓了大量庫存,影響了其爲改善現金流所做的努力。

 

(圖片來源:馬自達官網)


此外,馬自達並沒有提供本財年的盈利預測,並且確認該公司已經申請了貸款,從而渡過疫情危機。本次危機在全球範圍內嚴重打擊了消費者對汽車產品的需求。

在截至今年3月的上一財年中,馬自達的營業利潤幾乎腰斬,至436億日元(約4.08億美元),其中疫情給該公司造成了大約100億日元的損失。然而馬自達上一財年的利潤卻明顯優於Refinitiv此前的預期,該機構對馬自達的利潤預期爲257億日元。上一財年中馬自達的全球銷量下降了9%,至142萬輛。截至3月底,馬自達的現金流爲負927億日元(約8.678億美元),這是該公司連續第四個季度現金流爲負,但是與去年12月底的負1393億日元相比有所收窄。

美國是馬自達最大的市場,疫情期間美國的“居家隔離令”躲避令導致經銷商無法銷售新車。馬自達高管Akira Koga透露,從日本出口到美國的汽車,也只能停在港口,而馬自達需要在日本工廠產能恢復之前將這些車輛銷售出去。Koga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們需要通過改善庫存情況來儘快恢復現金流狀況。”上週,有知情人士透露,馬自達已經向日本三大銀行和其他借貸機構申請了3000億日元的貸款。

在工廠停工數週之後,全球各地的車企都開始重啓工廠的生產,然而由於需求降低、供應鏈斷供和工廠內所採取的社交距離措施,預計在未來幾個月中,車企的產量將較爲有限。

疫情還影響了馬自達和豐田在美國阿拉巴馬州的合資工廠的建設進度。該工廠原定於2021年春季投產,當前其目標是在2021年晚些時候開始生產汽車。

一些分析師預計,今年全球汽車行業的整體銷量將下降三分之一,而且隨着失業率的提升,以及收入的減少,消費者的消費意願將受到明顯的影響,車市的復甦將會呈現緩慢且零星的狀態。(來源:蓋世汽車 星雲)

 

7,日產或將關閉巴塞羅那工廠 全球產能削減20%


【蓋世汽車】據外媒報道,5月14日,日產汽車宣佈,其北美業務負責人已經辭職,該公司即將在本月晚些時候宣佈其重組方案。

 

(圖片來源:日產官網)


日產宣佈,其北美公司總裁兼董事長、日產高級副總裁José Luis Vallsw將因家庭和個人原因離職,此決定將於6月15日生效。日產表示,北美公司副董事長Jérémie Papin將負責該地區的業務。

關於日產的重組方案,5月4日有報道稱,日產製定的一項新戰略方向計劃顯示,該公司將退出歐洲和其他市場,專注於美國、中國和日本市場的發展。據消息人士透露,日產將於5月28日宣佈其“運營績效計劃”,該計劃旨在解決前領導人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激進的擴張戰略所帶來的問題。

此外,據兩名消息人士透露,作爲新戰略方向的一部分,日產還將研究關閉其西班牙巴塞羅那工廠的可能性,但是該公司尚未做出最終的決定。

日本媒體5月14日報道稱,日產計劃將全球產能削減20%,並且關閉位於巴塞羅那的工廠,並將該工廠的生產任務轉移到雷諾的工廠中。日產發言人拒絕對此置評,但是他表示日產計劃在5月底宣佈其最新的全球業務計劃。

這位發言人表示:“公司不會對傳言或是有關工廠未來的信息置評。”但是他補充說,日產歐洲區董事長此前已經對巴塞羅那工廠的工會領導人表示,日產將在夏天之前通知工會該工廠的未來。

日產發言人表示,今年3月中旬,該工廠因疫情而停產,5月4日工廠部分復產,但是隨後工人發起了罷工,導致工廠自5月6日起再度停產。他透露,本次罷工導致該工廠以及巴塞羅那地區其他辦公場所,有超過2000名員工暫時失業,日產在巴塞羅那地區一共有3000名員工。該工廠工會領導人沒有立即對置評請求做出回應。(來源:蓋世汽車 星雲)

 

8,爲降本 雷諾或削減車型數量


【蓋世汽車】據外媒報道,四位業內人士和接近雷諾的消息人士透露,作爲成本削減計劃的一部分,雷諾準備大幅削減其車型數量,包括Espace小型貨車在內的知名度較高、但是銷量不高的車型將停產。

 

(圖片來源:雷諾官網)


前CEO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的下臺,以及在主要市場上的挫敗,導致雷諾的地位出現了動搖,該公司將在本月底詳述其成本削減計劃,該公司預計將在未來3年中削減20億歐元(約21.6億美元)的成本。

此外,雷諾的日本聯盟夥伴日產也將發佈最新的戰略,該公司預計將於5月28日公佈其新戰略,其中將包括撤出歐洲和其他市場,將主要精力放在美國、中國和日本市場上。

一位消息人士透露:“雷諾的計劃還沒有正式制定,但是Espace、緊湊型迷你貨車Scenic和大型轎車Talisman未來應該將不再繼續生產,這些車型的停產幾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這位消息人士補充說:“簡單說,雷諾的小型貨車和轎車的數量將減少,公司將主要生產跨界車和SUV。”

該公司在2009年已經進行過一次車型全面調整,但是當前其產品線中依然有着45-50款車型,除了雷諾品牌之外,這些車型還來自該公司旗下的其他一些品牌,例如達西亞、RSM、Lada和Alpine。

雷諾拒絕對此進行置評。去年雷諾近十年以來首次虧損,而且與其他汽車製造商一樣,疫情給該公司帶來了重創。

法國政府擁有雷諾15%的股份,疫情嚴重影響了雷諾的銷量和產量,爲了度過疫情所導致的危機,雷諾當前正在與法國政府進行商談,以期獲得40-50億歐元的政府援助。(來源:蓋世汽車 星雲)


9,佩曼·卡爾加出任英菲尼迪全球總裁 6月1日生效


日產汽車公司宣佈佩曼·卡爾加(Peyman Kargar)將擔任日產全球高級副總裁及英菲尼迪全球總裁,向日產汽車公司首席質量官Christian Vandenhende彙報工作,此任命將於2020年6月1日生效。


佩曼·卡爾加(Peyman Kargar)


Christian Vandenhende表示:“佩曼·卡爾加先生是一名具有全球視野的領導者,他的加入將爲英菲尼迪帶來更加激動人心的未來,我期待他引領英菲尼迪開啓新的篇章。”

卡爾加在汽車行業擁有超過23年的工作經驗,並長期效力於雷諾-日產聯盟。他在汽車領域擔任過多項要職,負責包括工程、製造、項目管理、質量、銷售、市場營銷和業務發展等諸多方面的工作,對汽車行業擁有全方位、立體化的認知。在此之前,卡爾加先生擔任了日產汽車公司高級副總裁及非洲、中東和印度地區總裁,與80多個國家和市場開展合作。

卡爾加先生將接替領導英菲尼迪的高邁(Michael Colleran)先生。高邁先生將擔任日產北美公司市場與銷售業務副總裁。高邁先生在英菲尼迪工作的時間裏,爲品牌塑造、機構優化奠定了重要基礎。

卡爾加先生今年53歲,擁有倫敦商學院的MBA學位與法國里昂國家科學研究院的工程學位。(來源:新浪汽車)


瞭解更多資訊請下載易車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