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朱可夫的火星行動宣告破產,並在葬送了蘇軍在前沿戰線的主力部隊,雖然後續很快補充了上來,但是由於莫德爾成功擊退朱可夫,不僅穩固了德軍戰線,還將第9集團軍毫髮無損的撤離了勒熱夫突出部這個多餘的“絞肉機”。隨着德軍西線戰場的瓦解,莫德爾策劃了第三帝國進程中最後也是最大的一次反攻,“阿登反擊戰”,戰役一開始便撕裂了盟軍的戰線並且深入挺進了160公里,讓美國也身爲膽寒,這場戰役也成爲美軍在西線戰場上死傷最爲慘重的一役。

瓦爾特·莫德爾,一位並非出身將門,受到的希特勒讚譽和信任卻高過其他人的元帥。如果說古德里安,曼施坦因,隆美爾是第三帝國鋒利的劍刃,那麼莫德爾就是最堅不可摧的盾,是納粹德國東線戰場上的一道無法被擊毀的鐵壁。甚至希特勒都說,莫德爾是我東線的救火隊員。的確,哪裏有危機,哪裏必定會有莫德爾,而有莫德爾在的地方,就會轉危爲安。
莫德爾1891年1月24日生於德國馬格德堡附近的根廷,父母並不是軍人,從小受到的教育也和從軍無關。但是小莫德爾從幼年就異乎常人,性格堅韌且倔強,有着一股不服輸的特性。所以也奠定了他之後的從軍生涯。中學畢業後便入伍參軍,第二年便晉升尉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他在西線參加了葬送無數德國青年的凡爾登戰役,並且多次負傷,拿到了一級鐵十字勳章。此後莫德爾的晉升之路就比較緩慢,直到1934年十月才晉升爲上校。
但是波蘭戰役讓莫德爾首次大放異彩。在波蘭戰役中,莫德爾所部大膽穿插,以死傷2000人的代價殲滅和俘獲波蘭軍50000餘人。希特勒從此對這個戴着單鏡片的將領刮目相看,並逐漸開始信任莫德爾。大家都記得在巴巴羅薩計劃中,古德里安率領的中央集團軍第2裝甲集羣所向披靡的經歷。但是有一個重點,就是莫德爾當時就是隸屬於古德里安的第2裝甲集羣,而且是以先頭尖刀部隊的編制進行戰鬥的,他熟練運用手中的裝甲力量,快速推進並攻佔了斯托克,明斯克和斯摩棱斯克,並在所有戰役中擔任了主要角色。可以說古德里安第2裝甲集羣的光輝,和莫德爾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莫德爾隨後率部南下基輔切斷了蘇軍的退路,並與南方集團軍協同作戰包圍了基輔的60萬蘇軍,隨後包圍圈內蘇軍投降。在基輔合圍戰結束後他重新北上,參加莫斯科戰役。但是由於德軍中央集團軍分散了兵力參加基輔會戰,沒有在最初的時機下對莫斯科發動進攻,嚴冬的到來讓德軍寸步難行。並且由於補給線過長和斯大林“堅壁清野”的政策,作戰中的德軍無法獲得後勤上的支持,在數次嘗試進攻失敗後轉入了防禦。隨後蘇軍開始反攻,第9集團軍被包圍,莫德爾臨危受命,接手第9集團軍並且密切協同友軍通過一系列的反攻撕開了包圍圈並全殲蘇軍第29集團軍。這一戰徹底打出了莫德爾的名號,而莫德爾這位大器晚成的“新星”,也在德軍東線冉冉升起。
勒熱夫突出部戰役前,莫德爾和希特勒就援軍部署地點問題上爆發了激烈的爭吵。最後希特勒面對冷酷無情的莫德爾意外的妥協了,而莫德爾也是德國高級將領中極少數能與希特勒正面爭吵並且更加獲得信任的人。莫德爾堅持將援軍部署在勒熱夫直接導致了蘇軍反攻計劃的破產。
莫德爾甚至正面擊潰了蘇聯名將朱可夫。當朱可夫意識到這個第9集團軍在東線戰場上“胡作非爲”時,戰鬥民族的血性讓他必須直面莫德爾這個難纏的敵人。爲此朱可夫糾集了7個集團軍分西,東,北三面向第9集團軍展開進攻,目的在於撕破並切割莫德爾的防線並一舉穩定勒熱夫突出部的局勢,爲蘇聯反攻奠定基礎。但是朱可夫小看了莫德爾,更小看了第9集團軍的作戰能力。常年的駐守讓德軍對於地域的瞭解遠勝蘇軍,而且德軍在城鎮嚴密佈防並構建了無數道精密且相互依託的防線。在莫德爾的精心準備前,朱可夫的戰略就顯得無腦了很多。
蘇軍的一波波衝鋒像海浪打在了堅固的礁石上,一開四散。但是朱可夫完全沒有停止的跡象,繼續增派部隊向德軍陣線發起衝擊,最後蘇軍陣亡被俘26萬人,傷殘50萬人,損失坦克超過1800輛,而德軍的傷亡人數在4萬人左右。朱可夫的火星行動宣告破產,並在葬送了蘇軍在前沿戰線的主力部隊,雖然後續很快補充了上來,但是由於莫德爾成功擊退朱可夫,不僅穩固了德軍戰線,還將第9集團軍毫髮無損的撤離了勒熱夫突出部這個多餘的“絞肉機”。
德軍第9集團軍1942年12月15日的戰報,算是對朱可夫“火星”作戰的蓋棺定論:“敵軍統帥雖然在戰役策劃和最初實施階段展示了不俗的技巧和適應性,但隨着攻勢的進程再次表現出一系列痼疾。敵軍統帥雖然有所長進,但他顯然還是不能抓住有利局面擴大戰果。歷史反覆重演,敵軍雖然開局雄心勃勃,進展順利,一旦遭遇不測和傷亡以後,立刻失去理智,瘋狂而徒勞地衝擊堅固防線。這種讓人無法理解的現象多次出現。在逆境中俄國人往往喪失邏輯思維能力,決策完全靠本能。俄國人本質上迷信蠻力,崇尚壓路機式的戰術,盲目遵循戰前部署,不會隨機應變。”蘇聯實施巴格拉季昂戰略後,再次突破了德軍防線並且大有深入威脅之勢,又是莫德爾的出現,穩定了德軍防線。
隨後莫德爾被調往西歐擔任B集團軍司令,開始對盟軍的作戰。隨着德軍西線戰場的瓦解,莫德爾策劃了第三帝國進程中最後也是最大的一次反攻,“阿登反擊戰”,戰役一開始便撕裂了盟軍的戰線並且深入挺進了160公里,讓美國也身爲膽寒,這場戰役也成爲美軍在西線戰場上死傷最爲慘重的一役。如果不是巴頓第3集團軍死守巴斯托尼,德軍供給燃油不足造成進攻受阻,可能西線的局勢又將被莫德爾改寫。在蒙哥馬利精心策劃的“市場花園行動”中,試圖通過美軍第101空降師和第82空降師配合第30軍的正面進攻,奪取萊茵河沿途橋樑後打開通往柏林的大門。由於他沒有德軍精銳黨衛第2裝甲軍已進駐的消息,盲目開展了計劃。最後在莫德爾的精確調度下,美軍曾經馳騁巴斯托尼的101空降師和82空降師死傷慘重,盟軍其餘進攻路線的部隊均被擊退。莫德爾再次讓盟軍記住了他的名字。
但是這名希特勒眼中“最好的元帥”卻也在戰場上走完了他最後的人生之路。由於盟軍實力與日俱增,德軍卻越打越少,最後被包圍在魯爾工業區。莫德爾既沒有執行希特勒關於炸燬所有工廠的命令,也拒絕接受盟軍要他投降的命令。最後在解散部隊後選擇了自殺。這位東線戰場的消防員,西線戰場的英雄,終於走完了他緩慢卻又悲壯的一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