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朱可夫的火星行动宣告破产,并在葬送了苏军在前沿战线的主力部队,虽然后续很快补充了上来,但是由于莫德尔成功击退朱可夫,不仅稳固了德军战线,还将第9集团军毫发无损的撤离了勒热夫突出部这个多余的“绞肉机”。随着德军西线战场的瓦解,莫德尔策划了第三帝国进程中最后也是最大的一次反攻,“阿登反击战”,战役一开始便撕裂了盟军的战线并且深入挺进了160公里,让美国也身为胆寒,这场战役也成为美军在西线战场上死伤最为惨重的一役。

瓦尔特·莫德尔,一位并非出身将门,受到的希特勒赞誉和信任却高过其他人的元帅。如果说古德里安,曼施坦因,隆美尔是第三帝国锋利的剑刃,那么莫德尔就是最坚不可摧的盾,是纳粹德国东线战场上的一道无法被击毁的铁壁。甚至希特勒都说,莫德尔是我东线的救火队员。的确,哪里有危机,哪里必定会有莫德尔,而有莫德尔在的地方,就会转危为安。
莫德尔1891年1月24日生于德国马格德堡附近的根廷,父母并不是军人,从小受到的教育也和从军无关。但是小莫德尔从幼年就异乎常人,性格坚韧且倔强,有着一股不服输的特性。所以也奠定了他之后的从军生涯。中学毕业后便入伍参军,第二年便晋升尉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在西线参加了葬送无数德国青年的凡尔登战役,并且多次负伤,拿到了一级铁十字勋章。此后莫德尔的晋升之路就比较缓慢,直到1934年十月才晋升为上校。
但是波兰战役让莫德尔首次大放异彩。在波兰战役中,莫德尔所部大胆穿插,以死伤2000人的代价歼灭和俘获波兰军50000余人。希特勒从此对这个戴着单镜片的将领刮目相看,并逐渐开始信任莫德尔。大家都记得在巴巴罗萨计划中,古德里安率领的中央集团军第2装甲集群所向披靡的经历。但是有一个重点,就是莫德尔当时就是隶属于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而且是以先头尖刀部队的编制进行战斗的,他熟练运用手中的装甲力量,快速推进并攻占了斯托克,明斯克和斯摩棱斯克,并在所有战役中担任了主要角色。可以说古德里安第2装甲集群的光辉,和莫德尔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莫德尔随后率部南下基辅切断了苏军的退路,并与南方集团军协同作战包围了基辅的60万苏军,随后包围圈内苏军投降。在基辅合围战结束后他重新北上,参加莫斯科战役。但是由于德军中央集团军分散了兵力参加基辅会战,没有在最初的时机下对莫斯科发动进攻,严冬的到来让德军寸步难行。并且由于补给线过长和斯大林“坚壁清野”的政策,作战中的德军无法获得后勤上的支持,在数次尝试进攻失败后转入了防御。随后苏军开始反攻,第9集团军被包围,莫德尔临危受命,接手第9集团军并且密切协同友军通过一系列的反攻撕开了包围圈并全歼苏军第29集团军。这一战彻底打出了莫德尔的名号,而莫德尔这位大器晚成的“新星”,也在德军东线冉冉升起。
勒热夫突出部战役前,莫德尔和希特勒就援军部署地点问题上爆发了激烈的争吵。最后希特勒面对冷酷无情的莫德尔意外的妥协了,而莫德尔也是德国高级将领中极少数能与希特勒正面争吵并且更加获得信任的人。莫德尔坚持将援军部署在勒热夫直接导致了苏军反攻计划的破产。
莫德尔甚至正面击溃了苏联名将朱可夫。当朱可夫意识到这个第9集团军在东线战场上“胡作非为”时,战斗民族的血性让他必须直面莫德尔这个难缠的敌人。为此朱可夫纠集了7个集团军分西,东,北三面向第9集团军展开进攻,目的在于撕破并切割莫德尔的防线并一举稳定勒热夫突出部的局势,为苏联反攻奠定基础。但是朱可夫小看了莫德尔,更小看了第9集团军的作战能力。常年的驻守让德军对于地域的了解远胜苏军,而且德军在城镇严密布防并构建了无数道精密且相互依托的防线。在莫德尔的精心准备前,朱可夫的战略就显得无脑了很多。
苏军的一波波冲锋像海浪打在了坚固的礁石上,一开四散。但是朱可夫完全没有停止的迹象,继续增派部队向德军阵线发起冲击,最后苏军阵亡被俘26万人,伤残50万人,损失坦克超过1800辆,而德军的伤亡人数在4万人左右。朱可夫的火星行动宣告破产,并在葬送了苏军在前沿战线的主力部队,虽然后续很快补充了上来,但是由于莫德尔成功击退朱可夫,不仅稳固了德军战线,还将第9集团军毫发无损的撤离了勒热夫突出部这个多余的“绞肉机”。
德军第9集团军1942年12月15日的战报,算是对朱可夫“火星”作战的盖棺定论:“敌军统帅虽然在战役策划和最初实施阶段展示了不俗的技巧和适应性,但随着攻势的进程再次表现出一系列痼疾。敌军统帅虽然有所长进,但他显然还是不能抓住有利局面扩大战果。历史反复重演,敌军虽然开局雄心勃勃,进展顺利,一旦遭遇不测和伤亡以后,立刻失去理智,疯狂而徒劳地冲击坚固防线。这种让人无法理解的现象多次出现。在逆境中俄国人往往丧失逻辑思维能力,决策完全靠本能。俄国人本质上迷信蛮力,崇尚压路机式的战术,盲目遵循战前部署,不会随机应变。”苏联实施巴格拉季昂战略后,再次突破了德军防线并且大有深入威胁之势,又是莫德尔的出现,稳定了德军防线。
随后莫德尔被调往西欧担任B集团军司令,开始对盟军的作战。随着德军西线战场的瓦解,莫德尔策划了第三帝国进程中最后也是最大的一次反攻,“阿登反击战”,战役一开始便撕裂了盟军的战线并且深入挺进了160公里,让美国也身为胆寒,这场战役也成为美军在西线战场上死伤最为惨重的一役。如果不是巴顿第3集团军死守巴斯托尼,德军供给燃油不足造成进攻受阻,可能西线的局势又将被莫德尔改写。在蒙哥马利精心策划的“市场花园行动”中,试图通过美军第101空降师和第82空降师配合第30军的正面进攻,夺取莱茵河沿途桥梁后打开通往柏林的大门。由于他没有德军精锐党卫第2装甲军已进驻的消息,盲目开展了计划。最后在莫德尔的精确调度下,美军曾经驰骋巴斯托尼的101空降师和82空降师死伤惨重,盟军其余进攻路线的部队均被击退。莫德尔再次让盟军记住了他的名字。
但是这名希特勒眼中“最好的元帅”却也在战场上走完了他最后的人生之路。由于盟军实力与日俱增,德军却越打越少,最后被包围在鲁尔工业区。莫德尔既没有执行希特勒关于炸毁所有工厂的命令,也拒绝接受盟军要他投降的命令。最后在解散部队后选择了自杀。这位东线战场的消防员,西线战场的英雄,终于走完了他缓慢却又悲壮的一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