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戰爭史上有過很多圍殲戰,可以說,每一次大規模的圍殲作戰都是非常慘烈的,圍殲戰特有的決死對抗的性質,在人類戰爭史上留下了一個個令人震驚的紀錄。如果我們不算那些發生在古代,也沒有真正的統計、無法證實的戰役的話,那麼近代以來,人類經歷過的最大規模圍殲戰就是基輔會戰。

基輔會戰發生在1941年7月,當時德軍剛剛執行巴巴羅薩計劃沒有多久,三個主要目標中,列寧格勒已經被包圍,基輔也危在旦夕,莫斯科就在中央集團軍羣前進的路上,德軍當時躊躇滿志,想要一舉奪取蘇聯最大的這三座城市,然後逐步蠶食掉蘇聯其他部分,最終擊敗蘇聯。那是一個事關全球安危的特殊時期,當時,德軍在歐洲已經先後控制了16個國家,整個歐洲大陸上沒有了敵人,只有英國孤懸一角,還在頑強抵抗。

如果東線德軍能夠迅速擊垮蘇聯,那麼德國就等於說是統一了歐洲,成爲了世界最強國家,到那個時候,就再也沒有什麼力量可以阻擋德國。蘇聯國土上的每一場戰役,都在牽動着同盟國陣營的關注。基輔會戰爆發之前,德軍已經在1941年7月16日打完了斯摩棱斯克戰役,莫斯科已經門戶洞開,古德里安等閃擊戰專家都支持一鼓作氣拿下莫斯科,但是對於希特勒而言,西南方向的戰爭也是重點。

既然中央集團軍羣暫時沒有了重大壓力,希特勒就希望他們迅速拿下,由古德里安率領第2裝甲集羣繞到烏克蘭蘇軍背後,包圍那裏的蘇聯西南方面軍。方面軍是蘇聯的戰略/戰役集羣,是在主要戰略方向上有戰略價值的部隊,他們的作戰行動對戰爭有着直接影響。方面軍下轄多個集團軍,在蘇聯主要有北方方面軍、西方方面軍、中央方面軍、西南方面軍、草原方面軍(後被改編爲烏克蘭方面軍)等,而德軍中央集團軍羣、南方集團軍羣將要包圍的就是整個西南方面軍。

古德里安對於在形勢大好之時南下包圍蘇軍是極端反對的,閃電戰的精髓就在於快速的空地一體化向前推進,這樣才能讓敵人來不及組織有效的大規模防禦,其後方體系無法建立之時,就徹底擊敗敵人,這一戰術的精髓就是要快。可是如果此時古德里安的第2裝甲集羣南下,就意味着中央集團軍羣的進攻被停止,延緩奪取莫斯科的時間。

可是作爲戰略統帥的希特勒而言,他認爲德軍如果不拿下,那麼蘇聯元帥布瓊尼指揮的西南方面軍就隨時有可能在德軍圍攻莫斯科的時候,從德軍的背後發動自南向北的攻擊,以策應防守莫斯科的蘇軍,這樣,德軍很可能在莫斯科城下陷入包圍之中,這對於希特勒而言,是不能接受的。並且,德軍如果拿下基輔,就能靠近高加索地區,那裏有德軍急需的石油設施。

於是中央集團軍羣派出了第6和第2兩個裝甲集羣支援南方集團軍羣作戰,並且在1941年9月16日完成了對烏克蘭的西南方面軍合圍。從合圍那一天開始,蘇聯元帥布瓊尼就感受到了威脅,他致電莫斯科要求讓蘇軍撤退,斯大林雖然同意了撤退,但是留下了撤退條件,也就是蘇軍在撤退中,要沿着第聶伯河構築防禦工事,並且要在基輔留下部隊死守,沒有命令不能放棄基輔。

隨後,斯大林認爲布瓊尼消極怠戰,將其免職,於是西南方面軍陷入了混亂之中,被德軍在包圍圈內分割爲6個防禦地帶。隨後,德軍在9月20日發動了圍殲,這是一場昏天地暗的攻擊,蘇軍在德軍的包圍下,成建制的衝鋒,併成建制的陣亡,整個西南方面軍有70萬人陷入了包圍圈內,圍殲戰一直持續到9月26日,保衛基輔的最後一支蘇軍投降。

在蘇軍被圍之時,蘇聯統帥部調集不出足夠的部隊去解救被困的西南方面軍,後續調集的部隊也都被擊退。蘇軍在這場會戰中,陣亡將近20萬人,被俘65萬人,德軍陣亡10萬人。戰役之後,蘇聯第5、第21、第37、第26集團軍全軍覆沒,第40、第38集團軍損失慘重,戰後整個西南方面軍灰飛煙滅,高加索地區沒有了任何防備,蘇聯不得不重建西南方面軍,由鐵木辛哥負責指揮。

戰役之後,蘇軍裝備上損失了884輛坦克,3718門火炮,3500輛卡車,1000多架飛機。從戰役角度來看,德軍自然是大獲全勝,毫無疑問,但是從戰略角度來看,蘇軍從多次戰役中見識到了德軍的戰法,也認清了實力差距,在莫斯科會戰中進行了針對性的佈防,從莫斯科的反包圍,再到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包圍敵人,蘇軍交完了鉅額學費,也學會了如何戰鬥。

德軍贏得了戰役,損失了時間,留下了一半的步兵對烏克蘭佔領區進行治安,嚴重削弱了進攻部隊,導致莫斯科戰役推遲了1個月才發動,蘇聯有了1個月的喘息之機,並迅速完成了城防工作,可以說,基輔會戰德軍是戰略性的失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