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濰坊城區道口小區居民趙女士反映,17日晚的“妖風”將樓頂一塊鐵蓋板刮落,恰巧砸在了她家轎車上,導致後擋風玻璃破損,車頂下陷。她聯繫小區物業諮詢賠償事宜,被告知她是臨時停車,未按照要求停在規劃的停車位上,損失自行承擔。19日,記者採訪瞭解到,經社區協調,目前雙方正在協商解決此事。

車頂被砸下陷,後擋風玻璃破碎

5月19日上午9時30分,記者來到城區道口小區23號樓西側看到,這裏停放着多輛車,其中一輛白色吉利轎車後擋風玻璃已經破損,該車車頂有一道長約30釐米、寬約10釐米的凹陷。

趙女士告訴記者,被砸傷的吉利轎車就是她家的,她在小區內租住兩年了,所租房屋沒有車位,一直以來小區物業允許交費臨時進出小區。“近兩個月來我們一直臨時進出,每次交費5元錢。”趙女士說,17日下午3時30分許,她丈夫將車開進了小區,停在了23號樓西側。

趙女士說,17日晚狂風裹挾冰雹襲擊了我市,次日上午8時30分許,她和丈夫準備開車前往昌樂時,突然發現車後擋風玻璃被砸破了,車旁的地上有一塊正方形的鐵板。有鄰居告訴他們,可能是25號樓1單元樓頂的鐵蓋板被風颳了下來。

“我們馬上前往25號樓1單元4樓查看,發現原本蓋在天台口的鐵板蓋確實不見了。”趙女士說。

在趙女士指引下,記者來到25號樓1單元頂層看到,通往天台的出入口沒有蓋住,站在四樓可以看到天空。

社區進行協調,促成雙方協商解決

趙女士表示,發現車被砸傷後,她立即聯繫了小區物業。“工作人員來拍了照,讓我暫時不要動車。”趙女士說,物業工作人員前來拍照後就離開了。18日下午2時許,趙女士回家後再次聯繫物業時,工作人員稱她沒有將車停在固定車位上,物業不予處理,建議報警。

隨後,記者聯繫了該小區物業,工作人員的說法與趙女士所說一致。

當天,記者又聯繫了道口社區。工作人員聯繫小區物業後表示,經過他們協調,目前物業和車主正在協商解決。

對此,山東王楊律師事務所的王建華律師表示,如果確實是樓上的鐵板掉落砸傷趙女士的車,這構成侵權法律關係。鐵板蓋屬於整棟樓的附屬物,全樓業主有義務保證附屬物不對他人和自己的人身及財產造成損害。業主未盡到義務,應對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物業是小區的“管家”,有義務進行巡查和監督,提醒業主對附屬物做好安全防護。如果沒有證據證明已履行上述義務,也應承擔相應賠償責任。作爲車主本人,未將車停在車位內,也要承擔一定責任。(記者 張靜 編輯 鄭偉 審覈 李東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