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了解辅食添加三大“法则”,和初哆咪一起科学育儿

“辅食”顾名思义,即为辅助食物,是指婴幼儿由母乳或配方奶向成人饮食转换期间所添加的过渡食物。随着现代科学育儿观的深入人心,辅食的添加越来越受到婴幼儿家长,以及整个社会的重视。初哆咪作为中国科学育儿践行者,与每一位中国妈妈共同呵护宝宝的健康。

当下婴儿辅食添加更科学,更健康,更符合婴幼儿的生理发育特性。现代婴幼儿辅食添加的意义不再是以孩子吃饱为目标,而是以促进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口周发育、吞咽咀嚼功能锻炼、营养素合理补充、精细运动锻炼等方面息息相关。辅食吃的好,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而吃不好,造成的某些后果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

辅食如何吃的科学,在新手家长中还是存在一些盲点。那么今天初哆咪就为宝妈们整理出辅食添加的三大“法则”,只要掌握了这三大“法则”,育儿路上崎岖变通途!

<li>时间“法则”</li>

婴幼辅食何时添加?

现实中有些家长会在孩子2-4个月时,将一些食物少量地给孩子喂食,比如果泥,米汤;还有家长过分迷恋母乳的力量,将母乳喂养进行到1周岁乃至更长。提前或延后添加辅食都是错误的。

重点提示:

①孩子在一周岁以内不要添加糖、盐、以及任何调味料;

②对于出现过敏反应的食物,可暂停添加,等3-6个月之后,再次尝试;

③牛奶及奶制品要等到一周岁以后添加;

④蜂蜜对于1周岁以下的婴儿存在风险,禁止添加,2周岁内不建议食用;

⑤辅食添加后,就可以额外适量添加植物油,如:核桃油、亚麻籽油。

三、性状“法则”

初哆咪温馨提示:

孩子在添加辅食之后,肠胃消化能力及吞咽咀嚼能力在几个月内将迎来快速的发展,因此辅食的性状也要紧跟孩子的能力不断调整。

总体原则为: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

初哆咪重点提示:

每个孩子接受辅食的能力都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建议“顺应喂养”。鼓励孩子尝试,但不强迫孩子进食。如果孩子吃不了一份米粉,那吃完半份就好,否则你的强迫做法可能让孩子对吃饭产生心理阴影哦。

经历约半年的辅食过渡期,孩子在一周岁以后,孩子的一日三餐不在是辅助作用,而慢慢成为营养的主要来源,相对的母乳及配方奶慢慢转换为辅助的角色。尽管如此,还是建议每日保持足够的奶量来进行营养的补充。

同时,一些易过敏或不易消化的食物也在孩子一周岁后陆续解禁,比如牛奶及乳制品、盐、糖等调味品。但蜂蜜和糖果仍然要保持戒备,养成吃甜食的习惯容易造成龋齿、挑食等不同的问题。另外还要注意孩子饮食的清淡。尽管孩子的饭菜中已经可以添加盐或酱油,但为了避免成年后慢性病的发生,饮食口味的养成是很重要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