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杯子破碎之風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在談到喜歡的朝代,除了唐朝之外,很多小夥伴會選擇漢朝。除了漢武帝開闢絲路、擊敗匈奴成就“漢武盛世”外,很大程度還因爲有那段精彩的楚漢之爭。這段歷史被很多次拍成電視劇,據小編了解多達20多部,其中大家比較熟悉的2004年鄭少秋等主演的《楚漢驕雄》,12年陳道明、何潤東主演的《楚漢爭霸》。楚漢之爭的結局大家都知道,那爲何項羽會敗給劉邦呢,原因有很多,但小編覺得以下兩點纔是關鍵。
一是項羽本身過於殘暴,剛愎自用,不得人心。在征伐過程中屠過六次城,如公元前207年正月,項羽在攻下襄城後,惱怒守軍的堅守抵抗,大肆進行了屠城。除此之外,項羽還坑殺了投降的二十萬秦兵,雙手沾滿了無謂的鮮血。從歷史上看,過於殘暴的統治者,都沒有好下場。項羽殘暴的名聲早已傳遍,在還有其他諸侯可選擇的情況下,自然難得人心。很明顯的一點就是,項羽在大多數時候相對劉邦都是佔據優勢的,然而卻一點點喪失,身邊的韓信、陳平等人流失到劉邦陣營,稱霸後,諸侯又相繼背叛,英布等人加入劉邦,看得出項羽無法作爲一個令人心服口服的統治者將大家團結在一起。他自身存在着巨大的問題,從他征討的過程來看,稱爲另一個“暴秦”也不爲過。所謂英雄造時勢,時勢也可以埋葬英雄。
二是劉邦陣營的完備。張良、蕭何、韓信三傑讓劉邦陣營幾乎沒有弱點,張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屢屢爲劉邦出謀劃策,從戰略上佔盡先機。蕭何擅長治理百姓,是天生的相才,尤其是鎮撫關中,幫助劉邦穩定後方,讓其沒有後顧之憂。韓信則又是天生的將才,領兵打仗,生平未嘗敗績,在整個中國歷史上也是能排前幾的軍事家。除此之外,還有陳平、曹參、樊噲、夏侯嬰等人,都有其獨特的才智或勇猛之處,劉邦又能靠自己的智慧讓他們對自己忠心耿耿。反觀項羽,有一範亞父而不能盡用其才,從人才決定勝負這個觀點來看,縱然項羽也是不世之材,但相比於劉邦龐大又沒有弱點的人才陣營,項羽的敗亡也是命中註定。所以,非戰之罪,項羽並沒有說錯。
至於鴻門宴項羽沒有殺掉劉邦、彭城之戰劉邦靠運氣僥倖逃脫等事件,都是以上兩點導致的必然結果。所以,可以總結得出,建立一個王朝,唯有廣納天才英才,各盡其能,自身又心懷仁義,博得百姓人心,纔是最終的得勝之道。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