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醫食參考

口腔潰瘍是一種好發於脣、舌、頰、軟齶等部位的、孤立的、圓形或橢圓形的潰瘍。現代醫學研究其病因尚不十分明確,主要採取化學藥物治療,常用藥有維生素類、免疫失調類,以及局部使用消炎類、激素類、止痛類藥物。往往只能緩解症狀,很難根治,致使口腔潰瘍反覆發作,疼痛惱人。

口腔潰瘍在中醫屬於“口瘡”“口糜”範疇,在2000多年的臨牀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治療經驗。中醫認爲,口腔潰瘍的發病原因有先天稟賦異常、過食辛辣厚味、嗜煙好酒,或因情志內傷、勞倦過度而致病。脾開竅於口,舌爲心之苗,脾與胃臟腑相連、互爲表裏,故口瘡與心、脾、胃等臟腑關係最爲密切。

《黃帝內經》雲“諸痛癢瘡,皆屬於心(火)”,故中醫治療本病多從“火”與“熱”論治。火熱有虛實之分,上焦實火燻蒸,下焦虛火上炎,中焦升降失和,溼蘊化熱,循經上炎,皆可導致本病。從潰瘍局部特徵來看,實證、熱證的潰瘍多具有紅、腫、熱、痛的特點,潰瘍周邊充血水腫,伴有明顯的疼痛和灼熱感;虛證的潰瘍一般較淺,充血不明顯,疼痛較輕。

一、口腔潰瘍的辨證分型

中醫根據“辨證論治”的原則,將口腔潰瘍區分出不同的證型,採取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因人、因病而異,對證用藥。

1.胃火熾盛證

症狀:潰瘍形狀不規則,基底分泌物色黃,潰瘍周圍充血發紅,口中灼熱疼痛,牙齦紅腫出血,口臭,口乾口渴思冷飲,大便乾結,小便黃赤,舌質紅,舌苔黃而幹,脈滑或洪數。

治法:清胃降火,透瘡散熱。

推薦湯劑:清胃散加減。

推薦中成藥:黃連上清片、牛黃清胃丸。

2.溼熱蘊結證

症狀:潰瘍基底分泌物色黃,潰瘍周圍充血發紅,潰瘍局部灼熱疼痛,唾液多,口膩,心煩失眠,焦慮不安,大便乾結或黏滯不爽,小便短赤,舌體偏胖,舌質紅,舌苔黃或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化溼,導熱下行。

推薦湯劑:導赤散合瀉黃散加減。

推薦中成藥:龍膽瀉肝丸。

3.陰虛火旺證

症狀:潰瘍周圍微紅,反覆發作,口渴咽乾,手足心熱,盜汗,心悸,失眠,便幹,舌體瘦,舌質紅,舌苔少或薄黃,脈細數。

治法:滋陰降火。

推薦湯劑:知柏地黃丸加減。

推薦中成藥:知柏地黃丸、口炎清顆粒。

4.寒熱錯雜證

症狀:潰瘍色淡紅或淡白,反覆發作,伴口乾口苦,或咽痛,胃脘堵悶,知飢不食,食則腹脹,腹瀉腸鳴,乏力,納呆,舌質紅,舌體胖大,舌苔黃膩或白膩,脈濡或滑。

治法:平調寒熱,和解陰陽。

推薦湯劑:甘草瀉心湯加減。

5.脾虛陰火證

症狀:潰瘍經久難愈,分泌物不多,充血不明顯,常伴腹脹,納呆,大便溏瀉,倦怠乏力,氣短自汗,諸症活動勞累後加重,舌質淡或淡紅,苔薄白,脈沉細弱。

治法:溫補脾胃,昇陽散火。

推薦湯劑:補中益氣湯。

推薦中成藥:補中益氣丸。

二、口腔潰瘍的食療方法

患了口腔潰瘍,如何飲食爲好呢?下面推薦幾款食療方,可對證選用。

1.脾胃積熱證——清涼綠豆飲

生石膏30克,綠豆200克。先用水煎煮石膏,過濾去渣,取其清液,加入綠豆,煮湯代茶飲。可清熱解毒、清胃降火,適用於口瘡灼熱疼痛、牙齦紅腫出血、口臭、口乾口渴思冷飲者。

2.溼熱蘊結證——荷葉冬瓜湯

鮮荷葉1片,鮮冬瓜500克。加水煲湯,以食鹽調味。可清熱利溼,適用於口渴心煩、肺熱、舌質紅、小便短赤、大便乾結或黏滯不爽、生口瘡者。

3.陰虛火旺證——鮮百合銀耳湯

鮮百合50克,蓮子50克,銀耳60克,冰糖適量。前三味加適量水,同煮至熟爛,加入冰糖即可。每日服2次。可清火滋陰、安神健脾,適用於失眠多夢、陰虛內熱、口舌生瘡者。

除了對證選擇食療方法,口腔潰瘍患者還有一些不宜食用的忌口食物:①主食類,如炒米、爆米花;②肉類,如狗肉、羊肉、雞肉;③水果類,如柑橘、荔枝、龍眼;④調味品,如胡椒、花椒、辣椒、砂仁、肉桂等熱性調味品;⑤大補之物,如鵝肉、鹿肉、雀肉、蝦籽、人蔘、胎盤等。總的來說,這些溫補、性熱的食物是口腔潰瘍患者所不適宜的,平時應多注意。

三、口腔潰瘍的中醫外治法

1.吳茱萸末貼敷湧泉穴法

方法:取吳茱萸適量,研成粉備用;用時取少許吳茱萸粉(約8克左右),調以陳醋(白醋或黑醋均可),溼潤後敷貼於足底湧泉穴,蓋上1張小塑料薄膜,再以膠布固定。10小時後可取下更換。

功效:據《本草綱目》記載,“咽喉口舌生瘡者,以茱萸末醋調,貼兩足心,移夜便愈。其性雖熱,而能引熱下行,蓋亦從治之義。”湧泉穴居足底,爲足少陰腎經之井穴,不僅可以治療腎臟及下焦病症,還可以治療頭面及身體上部的諸多病症,對於口瘡的治療有獨特療效。吳茱萸溫中散寒,降逆止嘔,其性大熱,在氣血鬱滯且有熱象的情況下,貼於足底,能起到“引火下行”的作用,從而使邪熱去。藥穴相合,乃上病下治的良法。

2.針刺穴位法

針刺治療口瘡也需要辨證分型,一般分爲實熱證型和虛熱證型。

①胃火熾盛(實熱)證

治法:清熱瀉火,通脈止痛。

選取穴位:勞宮、合谷等穴。

②中焦、下焦虛熱證

症狀:潰瘍面小而淺疼痛較輕,分泌物少,

口中不覺乾渴,二便正常,舌紅苔薄白,脈細弦。

治法:健脾補腎,通經止痛。

選取穴位:太溪、三陰交等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