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車市寒冬以及2020年一季度特殊時期國內汽車市場飽受摧殘,但豪華汽車市場卻是個例外,在去年保持正向增長外,今年一季度豪華汽車市場依舊漲勢喜人,羨煞了一衆合資、自主品牌。豪華汽車市場熱銷下,本該是豪華汽車品牌們的狂歡,但實際上,除了BBA在躺着喫肉之外,其他豪華品牌都在爲分口湯而爭得頭破血流,面臨着生產艱難的現狀。

“二八定律”最能說明目前國內豪華品牌市場的狀態:20%的品牌掌握着80%的銷量,80%的品牌只能瓜分剩下的20%市場份額。在2019年,奔馳(70.2萬輛)、寶馬(72.3萬輛)、奧迪(69萬輛)紛紛保持在70萬輛級的高銷量水準,銷量增長可觀,德系三巨頭BBA在豪華車領域累計佔有率超80%。而在今年BBA品牌多款新車型的推動下,2020年的市場份額佔比預計只多不少。這就意味着其餘的二線豪華品牌要瓜分僅剩的20%市場份額,競爭不可謂不激烈。

爲了在少的可憐的份額中搶奪更多的銷量,除了雷克薩斯這個特例外,諸如凱迪拉克、沃爾沃、英菲尼迪、林肯等二線豪華品牌都無一例外的採取了“降價促銷”來穩固銷量,通過產品在價格上的降維打擊,向一線豪華品牌BBA甚至是主流合資品牌口中掠奪更多的市場份額。

凱迪拉克在豪華品牌中的降價力度一直是名聲赫赫,去年的ATS-L等老款轎車系列車型的優惠力度動不動就朝着10萬元去了;目前凱迪拉克SUV車型XT4/XT5/XT6有四五萬左右的終端優惠,轎車CT5優惠3萬、CT6優惠8萬,這樣的優惠力度在豪華品牌中可謂優勢明顯。而5月初拼多多推出的“五五折購車”活動更是將凱迪拉克推上了風口浪尖。

在“降價”的刺激下,凱迪拉克在今年4月份取得了1.62萬輛的銷量表現,取得了14.4%的同比增長。但凱迪拉克的品牌力也因此受到了影響,消費者對其新車始終持觀望態度,好像不便宜個幾萬買凱迪拉克就虧了;其品牌車型的保值率也受到了較大沖擊。儘管優惠力度較大,但凱迪拉克在4月份還是失去了二線豪華品牌老大的位子,被不降價的雷克薩斯取代。

不知是否是受了凱迪拉克的啓發,沃爾沃也開啓了較大力度的優惠舉措,其程度絲毫不輸凱迪拉克。旗下熱銷的幾款車型中,沃爾沃XC40降價5萬,XC60降價6-7萬;去年年底上市的全新S60降價4-5萬元,S90降價8-9萬元,部分地區的綜合優惠幅度甚至達到了10萬元。降價讓沃爾沃的銷量提升明顯,4月份銷量達1.46萬輛,創下了歷史同期單月銷量最高,同比增長了21%。

凱迪拉克和沃爾沃以較大的優惠力度爲它們換來了銷量的提升,但降價對品牌力造成的影響也是需要大量時間來彌補的。但降價並不是對所有二線豪華品牌都靈,英菲尼迪目前在售的幾款主力車型降價力度在5-7萬左右,上市不到一週的2020新款QX50已有高達7萬元的優惠。但降價並未提升英菲尼迪的銷量,今年第一季度東風英菲尼迪銷量僅1766輛,同比大跌了65.97%,3月銷量僅884輛,不僅BBA單車銷量。

同病相憐的還有捷豹路虎,在降價方面捷豹路虎更甚,旗下的捷豹XFL優惠力度在8-9萬元,其他像路虎攬勝、發現和捷豹XEL的優惠力度在5-7萬左右,但依舊無人問津。去年捷豹路虎在中國銷量不足10萬輛,且一直呈下滑態勢。今年4月,雖然銷量實現了同比、環比雙增長,但其體量依舊少的可憐。

由此來看,“降價”或許是目前二線豪華品牌的常用招數,但其在品牌影響力和銷量表現上是把“雙刃劍”,即便是銷量提升其品牌影響力等也會受到挫傷。其實,最主要的問題還是產品質量問題,以不降價的雷克薩斯爲例,打死不國產的保證了產品質量,進口豪華車的身份也符合國內消費者愛面子的心理,雷克薩斯才得以實現趕超凱迪拉克的銷量表現。

所以,二線豪華品牌妄圖以降價來換取豪華用戶的認可,顯然是一條死衚衕,即便是降維到了合資品牌價格區間,去銷量也難以有大的起色。況且,目前一線梯隊的BBA也在爲了銷量來向消費者妥協,終端市場也有降幅不等的價格優惠,二線豪華品牌要想跟BBA通過價格比高低,無異於自斷後路。

隨着消費市場持續的升級,BBA在豪華市場的份額和品牌效應無疑將愈演愈烈,這對二線豪華品牌來說並不樂觀。唯有在穩住當前市場份額的前提下,加大車型研發投入,提升產品質量,才能重塑品牌光壞,從而取得像雷克薩斯那樣的成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