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且我們必須要看到一個現實,那就是在4月份的時候,很多地方都推出了購車補貼、限制條件放寬等刺激性措施,以帶動汽車消費的迴歸,雖然我們並不認爲這樣的方式對於中國汽車市場的銷量回升有多大作用,畢竟很多地方的購車補貼也就幾千塊錢,其實對於購車行爲的影響並不大,但是可能還是會影響到一小部分的消費者,這些因素共同組成了4月份中國車市銷量增長的基本面。而對於4月份的銷量增長,其實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2—3月份的銷量後移,我們知道,2—3月份,由於衆所周知的原因,中國乘用車市場經歷了非常艱難的兩個月時間,廠商、供應商停產停工,經銷商/4s關門歇業,消費者出不了門或者不願意出門,那麼到了4月份,隨着各行各業的復工復產,消費者的行動更加自由方便,在汽車消費層面,必然會出現銷量增長。

  4月份對於中國汽車市場衆多相對強勢的品牌來說,可以說是迎來了一個銷量小高潮,很多國內廠商的主銷產品銷量都出現了同比增長。而據中汽協的統計數據顯示,4月汽車產銷量分別增長2.3%和4.4%,這是中國汽車銷量在連續下滑21個月之後,首次出現正增長。銷量增長,對於市場來說,的確是一針強心針,至少證明中國汽車市場的銷量正在回暖,也就是說從1—3月份相當低迷,銷量大幅下滑的泥淖中走了出來,中國汽車市場似乎是要比明顯先於全球汽車市場,實現車市的快速復甦。當然更多消費者和廠商認爲,中國車市將在逆境中實現崛起,未來一段時間,中國汽車市場將在持續的低增長中慢慢恢復到比較正常的狀態。

  中國車市的銷量增長,自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卻並不值得慶幸,要知道4月份的銷量出現正增長,本身可能就存在一些正常狀態之外的因素和情況。而對於4月份的銷量增長,其實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2—3月份的銷量後移,我們知道,2—3月份,由於衆所周知的原因,中國乘用車市場經歷了非常艱難的兩個月時間,廠商、供應商停產停工,經銷商/4s關門歇業,消費者出不了門或者不願意出門,那麼到了4月份,隨着各行各業的復工復產,消費者的行動更加自由方便,在汽車消費層面,必然會出現銷量增長。在我們看來,這並不是“報復性增長”,而是之前兩個月原本準備買車的消費者在4月份下單提車了而已。

  那麼這種情況其實看上去就更令人憂心了,2月份、3月份很多沒有買車的消費者在4月份全面開放的大環境下,銷量卻僅僅只增長了4.4%,如果是2、3月份的銷量正常的話,4月份的銷量應該是同比下滑。

  而且我們必須要看到一個現實,那就是在4月份的時候,很多地方都推出了購車補貼、限制條件放寬等刺激性措施,以帶動汽車消費的迴歸,雖然我們並不認爲這樣的方式對於中國汽車市場的銷量回升有多大作用,畢竟很多地方的購車補貼也就幾千塊錢,其實對於購車行爲的影響並不大,但是可能還是會影響到一小部分的消費者,這些因素共同組成了4月份中國車市銷量增長的基本面。

  如今1—3月份的部分銷量被後移到4月份,那麼對於接下來幾個月的中國車市,該做如何判斷呢?我們有一個基本的判斷,那就是接下來幾個月的中國車市,依然會重新回到持續下滑的狀態,而且7、8月這樣的淡季,可能下滑幅度會很大。原因就是之前使得中國車市持續下滑的基本因素並沒有什麼大的變化。

  從之前中國車市的基本面來看,國內汽車的存量消費已經完成,也就是家庭普及式的消費已經成爲過去,接下來車市的銷量可能只是一些新適齡消費者的購車需求了,這樣的購車需求本質上是不斷減少的。原因很簡單,我們按照24歲大學畢業開始有購車能力算起,消費者的存量由於1996年至今新生兒出生率一直在下降,所以消費者基數是在下降的,這是一個很宏觀的大數據,但是的確對於車市發展會有影響。

  而影響中國車市復甦的另一個情況就是,90後已經成爲汽車消費的主力,在大多數“前浪”已經購車、購房之後,剩下的“後浪”正在承擔着所有“陣痛”。房價居高不下,很多年輕人傾盡半生,也未必能在城市落腳,但是房屋對於中國年輕人的婚姻生育而言,又是一種剛需,所以就只能頂着巨大壓力承擔,但是承擔了高房價之後,還會有多少“閒錢”能去買車呢?

  最近兩年,很多生活必需品價格也在持續增長,比如豬肉、蔬菜、水果等等,這些生活必需品的價格提升對於很多收入不高的消費者來說,是相當敏感的。可能之前準備買車,如今卻不敢買了,這也是除了房地產這種大宗消費之外,對很多人的購車需求產生的影響之一。

  所以其實未來一段時間,不管是廠商還消費者,對於中國車市觸底反彈,還是不要抱太大希望,4月份銷量增長只是一個“意外”,未來一段時間,中國車市可能還是要繼續下滑,廠商和經銷商層面還是要做好過繼續苦日子的準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