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平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爲9.4%

5月25日消息,2018年以來,人民銀行12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共釋放長期資金約8萬億元。其中,2018年4次降準釋放資金3.65萬億元,2019年5次降準釋放資金2.7萬億元,2020年初至5月3次降準釋放資金1.75萬億元。

2020年5月15日,金融機構平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爲9.4%,較2018年初已降低5.2個百分點。降準導致的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收縮具有很強的擴張效應,這與發達經濟體央行減少債券持有量的“縮表”是收緊貨幣正相反。(央行官方網站)

|點評| 央行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就是在減少各金融機構必須存在央行的錢的數量。這也就意味着,以銀行爲代表的金融機構能夠自由運用的錢多了,能夠貸給企業的錢也就多了。這樣一來,貸款利率將會降低,央行也就實現了釋放流動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目的。

從法定存款準備金率變動的折線圖我們可以發現,2011年至今準備金率一直在降,今年年初開始準備金率跌破了10%,這也是繼2007年之後第一次低於10%。較低的準備金率表現了央行支持社會融資的決心,但若一直降低而不回調,也許會壓縮之後運用該貨幣政策的空間。

前4月國企稅後淨利潤同比下降74.3%

5月25日,財政部發布的數據顯示,1~4月,國有企業利潤總額4120.1億元,同比下降63.0%;稅後淨利潤2105.6億元,同比下降74.3%;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577.2億元。其中,中央企業淨利潤2342.5億元,同比下降59.5%。地方國有企業-236.9億元,同比下降109.8%。

4月末,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64.6%,增長0.3個百分點。中央企業67.6%,增長0.1個百分點。地方國有企業62.5%,增長0.5個百分點。(財政部官網)

|點評| 如果對比1~3月的數據會發現,雖然1~4月國企在營收總收入等指標上降幅有所收窄,但利潤總額同比下降的幅度卻在擴大。至於淨利潤總額,由於財政部在1~3月時未公佈,暫時看不出變化情況。

之前有分析認爲,目前國企利潤大幅下降的原因是存在向非國企讓利的現象,但這也只能部分解釋。大環境的複雜多變則是困擾國企恢復的另一大因素。儘管我們一直說國企家大業大,抵禦風險的能力強,但也正因如此,一旦國企出現危機,那麼帶給經濟的衝擊也是難以想象的。所以,國企的經營情況同樣需要市場保持高度關注。

全面5G網絡覆蓋還需5至8年

近日,中國聯通產品中心總經理張雲勇表示,5G網絡的建站成本高,規模也比4G大2到3倍。總體來看,5G如果要達到4G旗鼓相當的網絡覆蓋需要建成1000萬臺5G基站,至少需要2萬億人民幣。

他預計,到2020年所有運營商將總共再建大約100萬臺5G基站,從目前的進度看,距離全面覆蓋滿足大家的需求,還需要5至8年的時間。(中國新聞網)

|點評| 如今我們走進手機店,各大品牌的5G手機都會被放在展臺上最顯眼的位置。雖然5G手機的價格並不便宜,但很多消費者還是願意購買。聯通的這則消息或許正好能給火熱的市場降降溫:5G全覆蓋還沒那麼快到來。不少網友也表示,剛購買的5G手機突然就不香了。

其實5G基站的功耗是4G基站的3~4倍,除了建設成本,電費成本也是一筆相當大的支出。5G建設規模大、成本高確實是現在擺在運營商面前最棘手的問題。不過目前電信和聯通、移動和廣電都分別進行了共建共享,或許這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加快5G網絡的覆蓋。

美團一季度調整後虧損同比減少79.4%

5月25日,美團點評公佈業績,2020年第一季度總收入爲167.54億元人民幣,市場預期爲161.14億元,去年同期爲191.73億元。

第一季度淨虧損15.78億元人民幣,市場預期淨虧損16.41億元,去年同期淨虧損14.32億元。第一季度調整後淨虧損2.163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79.4%。(新浪財經)

|點評|雖然美團一季度同比的數據還比較好看,但如果來看環比數據,疫情對美團的影響就顯而易見了。要知道美團2019年第四季度交出了一份非常漂亮的成績單,營收和淨利潤均超預期,還實現了扭虧爲盈,沒想到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再一次回到虧損狀態。

不過整體來說,一季度美團的表現還是好於市場預期,主要是因爲堂食目前仍然較難恢復,所以外賣成爲衆多餐飲品牌推動復甦的主力渠道。此外,疫情也爲美團買菜、閃購等業務帶來了機遇,這些新業務板塊的發展也抵消了疫情對美團的一部分負面影響。

網易京東確定在港二次上市日期

5月25日消息,知情人士表示,網易計劃6月11日在香港二次上市,一週後京東也將上市。兩宗交易共計可籌資50億美元,將成爲今年以來香港股權資本市場規模最大的交易。

據悉,兩種交易中京東的規模較大,通過出售5%的股權,可能籌資高達30億美元;網易的籌資目標最高爲20億美元。(鳳凰科技)

|點評| 早前一大批互聯網公司赴美上市,主要是因爲不符合A股和港股的上市要求,但隨着港股允許同股不同權公司上市以來,很多事情都在發生變化。另外,很多中概股在美股市場的發展並不如預期,近期由瑞幸事件所引發的信任危機更是推波助瀾,再一次加速中概股在港二次上市。

其實像京東這樣的頭部科技公司,能在港股上市對國內資本市場無疑是重大利好,內地投資者能有更多選擇,也會爲港股帶來更多的活力。對於二次上市的公司來說,兩地上市也能平衡單一市場的風險,增加股票的流動性。預計在京東、網易之後還會有更多中概股跟隨,但無論在哪裏上市,公司都應該把自身發展質量和財務公開透明放在首位,避免瑞幸事件重演。

華盛昌回應“一男四女董事會”傳聞

近日,上善若水資管公司董事長侯安揚稱,某上市公司的四名女董事和男董事長均未結婚且都育有子女。外界迅速將華盛昌對號入座,華盛昌當前的非獨立董事構成中,恰好是董事長一人爲男性,其他四位董事爲女性且在IPO招股書中也曾披露,董事長袁劍敏與副董事長車海霞生有一兒一女,不過二人“未曾存在婚姻關係”。

5月24日,華盛昌發佈澄清公告稱,除招股說明書中已披露的公司董事長和副董事長的關聯關係外,公司董事長和其他3位女董事之間不存在關聯關係。5月25日,華盛昌開盤跌近9%,截至收盤,股價報63.30元,跌8.26%。(第一財經)

|點評| “一男四女董事會”“未婚孕有子女”等字眼的出現,讓喫瓜羣衆嗅到了濃濃的八卦味道。但喫瓜的同時,也讓人們對華盛昌的內部控制產生懷疑。董事之間真的存在不正當關係嗎?這些董事是怎樣選舉的呢?這對董事會決策有多大影響?很多疑問有待解決。日前華盛昌發佈的澄清公告有一定的說明效果,但仍顯得有些單薄,想要得到市場信任,或許還需提供更多的佐證信息。

作爲一家今年四月剛登陸中小板的公司,華盛昌在資本市場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雖然得益於防疫概念股的身份,華盛昌上市以來股價一路上揚,但是本次事件使公司面臨着不小的公關危機。如何做好信息披露,重新獲取市場信任,是華盛昌當下最重要的問題。

25大富豪過去兩月身價激增2550億美元

5月25日消息,據《福布斯》雜誌報道,截至5月22日,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前25大富豪的身價比3月23日美股低位時增長了2550億美元。這25位富豪的總身價達到近1.5萬億美元,相當於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所有富豪總財富的16%左右。

Facebook CEO扎克伯格是最大受益者,過去兩月身價由314億美元增加至865億美元,排名也從第7升至第4位。拼多多創始人黃崢的身價增幅最大,由179億美元增加至356億美元,目前排名第22位。另外,貝佐斯、比爾·蓋茨、巴菲特、阿諾特、馬雲、馬化騰、特斯拉等人也在榜中且身價有不同幅度的上漲。(新浪財經)

|點評|在疫情期間大富豪的身價不降反升,這是很多人都無法理解的事情。其實仔細分析,這事也不難理解。這次比較的是目前大富豪的身價與兩個月前美股低位時的身價,這兩個月來美股漲了不少,富豪們身價自然也跟着上漲。實際上,若將目前大富豪們的身價與今年年初相比,可能還有不少人是下跌的。

另外,雖然疫情導致了整體宏觀經濟下行,但仍有一些行業從中獲得了發展機遇。互聯網行業就是一個典型,如Facebook推出線上商店Shops,增加收入的同時也推高了股價。與此同時,這些大富豪背後的公司都是較成熟且有一定規模的。完善的產業佈局和發展戰略使得這些公司的抗風險能力強於一般的公司,恢復起來也就更快了。

週一A股持續盤整滬指漲0.15%

5月25日消息,三大指數高開,汽車板塊高開,隨後三大指數集體走低,盤面上,光刻膠、食品加工、乳業板塊先後不斷走強,市場賺錢效應不斷回暖。午後,指數維持震盪,盤面上零售股異動拉昇、乳業和食品加工板塊不斷走強,光刻膠板塊有所回落。尾盤,指數盤整拉昇。盤面上看,豬肉、人造肉和白酒板塊走強,通信設備、電子製造板塊小幅拉昇,市場賺錢效應逐步回暖。

截至收盤,滬指報2817.97點,漲0.15%;深成指報10592.84點,跌0.11%;創指報2052.30點,漲0.28%。(新浪財經)

|點評| 昨日量能收縮使市場觀望情緒蔓延,磨底行情將成爲主基調。隨着兩會的召開,前期觀望資金有了方向,市場抱團現象大概率將會發生。政府對財政、貨幣政策趨勢的表述符合預期,如果外部環境沒有出現大變動的話,基本面會朝着好轉的方向逐步邁進。不過在市場方面,若成交量一直打不開,大盤向上漲的動力就難以爲繼,這是接下來投資者需要重點關注的焦點之一。

文中股市、期貨內容僅供參考

不構成投資建議

當值編輯 |張濤 | 欄目主編 |魏英傑

責任編輯 |何夢飛| 主編 |鄭媛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