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通常孩子生病之後,我們帶孩子看中醫臨走的時候,一些老中醫常拿這句話當做育兒的戒告語說給我們聽。我國的中醫文化博大精深,中醫理念言簡意賅,對於我這種理解能力比較差的人來說,是很難明白這句話的道理的。

“要想小兒安”這句話還好理解,意思就是要想孩子健康成長,那“三分飢與寒”就比較難理解了,難道是孩子需要餓着凍着纔會健康嗎?這“三分”的含義具體是指什麼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着我。

一次我家寶寶拉肚子去看了中醫,臨走的時候,那位老中醫又給我們說了同樣的話。爲了打消心中的疑慮,我向老中醫諮詢這句話的含義,老中醫說:中醫學認爲小兒爲純陽之體,內火旺盛,活動量比較大,如果再穿過多的衣物,勢必會造成孩子身體內的熱氣過重,孩子全身的臟器長期處於過熱的環境中,肯定會影響孩子身體的發育。

孩子內火過盛身體會出現很多不良的狀況,比如心火過旺會出現口瘡,腸火過旺會出現便祕,胃火過旺會出現燒心的現象,肝火過旺會出現耳鳴目眩等很多不舒服的情況,這些都會影響到孩子的身體健康。孩子只要遵循“少穿衣多活動,露出頭捂住腳”這些生活方式,身體肯定會棒棒的。

這是因爲孩子的活動量比較大,穿過多的衣服肯定會加重孩子的出汗量,很容易讓孩子引起感冒,頭部是身體最早散熱的位置,不能捂蓋過嚴,否則身體散發的溼氣不能及時排出體外,這些溼氣再次侵襲到孩子身體內部,會造成寶寶感冒的。

腳位於身體的最下端,血液循環比較差,人體的很多重要穴位都位於腳底,所以一定要做好腳部的保暖工作。“三分寒”就是對孩子穿衣的指導,這也符合孩子要比大人穿的衣物少一件的科學育兒道理。

近年來不良的飲食方式和過度餵養,成了影響兒童身體健康成長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別是奶奶帶的孩子,“填鴨式”餵養讓很多孩子都成了“亞健康”的小胖子,追着喂,讓孩子看着手機喂,孩子都打嗝了還要把碗底收拾下喂乾淨。孩子一頓不喫飯,奶奶們猶如面臨大敵焦躁的不行,這也是大多奶奶心疼孩子的特殊表現。

我不知道他們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造成多大的傷害?兒童的消化器官嬌嫩,喫太多的食物肯定會增加消化器官的工作量,長期超負荷運轉肯定會影響消化器官的發育。身體各器官之間有一種互補的關係。一個器官發育不良,其他器官也會受到影響。這也是爲什麼許多孩子看起來很胖,但他們的抵抗力很差的原因。

“三分飢”的意思就是我們喂孩子喫飯時不要一次喂得太飽,只要孩子不感到餓就行了,別讓消化器官超負荷運作。孩子要感到餓了還可以再次進食,這也符合孩子“少食多餐”的科學育兒理念。

中醫學早在幾千年前就給出了正確養育寶寶的飲食穿衣指導,而這個問題直到現在還有很多家長照犯不誤。希望讀過這篇文章的你別再過度餵養寶寶了,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能對你有所啓發,那麼請動動手指轉發出去,讓更多的人收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