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面的文字中,“源易缘”谈到过,寺庙道观都是敬奉着历朝历代先贤哲人,他们或者具有天地浩然正气,或者生前为民造福,造福一方,都具有“真、善、美”的正能量气场,因此,属于惩恶扬善、祛邪扶正的地方。无论是古人,还是当代的人,都有趋吉避凶、祛邪扶正的愿望,工作、生活或家庭感情中,遇到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会到道观寺庙中祈福祈愿,祈求天地神灵的帮助,能够平安度过难关。

历史上,不少名人为何要在庙上居住,长大后,再出山完成其大业?

1328年,朱元璋出生在安徽凤阳地区的一个贫困家庭里,家人们按照元朝时期的惯例,给他取了个名字:朱重八,有人也称他叫朱八八。

饥寒交迫中,朱元璋在他的茅草屋里度过。

在元末明初的那个荒乱年代,即使辛勤劳作,都填不饱肚子。朱元璋想吃上口热乎的饭,当然也不能闲着,就在地主刘德家放牛为生,这一放就放了16年。

1344年,已经17岁的朱元璋,在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们一个个饿死,却无能为力。

一场痛哭之后,他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去当和尚!主要目的:为了有口饭吃。

朱重八选择的寺庙叫做皇觉寺,离他的家里不远,尽管他的目的较为单纯,为了吃口饱饭,可年景不好,寺庙里也没有余粮。

随后3年的时间里,朱元璋与寺庙中的和尚们,开始游历四方,化缘为生。结束僧人们游方的漂泊生活,返回寺院后,他又开始了新的工作岗位——撞钟。

有句俗话叫,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朱元璋这一撞又是5年的光阴。

四大名著《西游记》中,大唐一代高僧,被唐太宗李世民,选为西天取经人——唐玄奘,被母亲缚在一片木板上,顺江飘流到了金山寺。

金山寺的方丈为他取名江流儿,并叫他削发修行,摩顶受戒,一心修道。

就这样,唐玄奘在金山寺长到了18岁,后来更是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弘扬佛教的事业上。

做为唐太宗的嫔妃——武媚娘,李世民立下遗嘱,下令在他死后,要将这个女人送到寺庙里出家。后来,武媚娘被送到感业寺削发出家为尼姑。

朱元璋后来,被迫造反,开辟新的江山基业,成为了大明的开国皇帝;唐玄奘远赴天竺国取经传法,成为一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

武媚娘更是不简单,出家后又还俗,建立武周,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

纵观历史,有不少名人或大人物,小时候和成年后都有过被送到庙上或给他人寄养的经历,长大后再出山建功立业,终有一番成就。

那么,为何这些人会被送到寺庙中,这里又有哪些讲究和说法呢?今天,“源易缘”就结合传统文化知识,来谈谈这个话题:

一、寺庙道观较为神秘,是清静修行之地

所谓:神无庙,无所归,人无室,无所栖,命无宫,无所住。

寺庙或道观等场所,都是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和见证者,更是上下五千年文明的象征,堪称艺术瑰宝。

这些庙宇,大都建在了高山之上或风水极佳的宝地,具有较好的风水磁场。

同时,这些寺庙和道观中,主要敬奉着神灵、神话或传说人物,以及历代先贤哲人、历史著名人物等祭祀用的建筑。比如三皇五帝,道教72位神人,文圣孔子,武圣关公等等。

由于这些寺庙道观敬奉的多是忠孝仁义之人,寺庙道观又倡导“善恶有报”的因果关系,教人慈悲为怀,少杀生、少贪欲,不争少争等观念,既显得神秘又清静庄严,是令人清醒自省的地方。

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将武则天送进感业寺,主要目的,恐怕就是让其修身修心,安分守己。

二、寺庙道观可祛邪扶正,是惩恶扬善之地

古人在传统文化《易经》和《黄帝内经》的五行阴阳观中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

古人强调阴阳观,又讲究“天地人三才感应”、“天人合一”。民间认为,寺庙正是天地人三者有效沟通的最佳之地。

无论是古人,还是当代的人,都有趋吉避凶、祛邪扶正的愿望,工作、生活或家庭感情中,遇到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会到道观寺庙中祈福祈愿,祈求天地神灵的帮助,能够平安度过难关。

上面的文字中,“源易缘”谈到过,寺庙道观都是敬奉着历朝历代先贤哲人,他们或者具有天地浩然正气,或者生前为民造福,造福一方,都具有“真、善、美”的正能量气场,因此,属于惩恶扬善、祛邪扶正的地方。

所谓:福大、命大造化大!有时候财大福大,灾难也大。

有些名人之所以被送到了寺庙或道观,要么是自己从小命运多灾多难、体弱多病,要么是自己对父母不利,要么是父母对孩子不利……

出于对父母和孩子的平安健康考虑,有人会将孩子送到庙上,有的人甚至从小就皈依了佛门、道门,拜和尚或道士为师,这对双方都有好处。

比如,《西游记》原著第9回,梦中,南极星君就告诉唐僧的母亲殷温娇:他奉观音菩萨法旨,送唐玄奘出世,此子异日声名远大,绝非等闲之辈。如果刘洪回来,必不容他害死他,务必要用心保护……

殷温娇思量再三,将唐僧抛弃江中,希望皇天后土怜悯,保佑其大难不死,果然唐僧漂流到了金山寺中。

三、天灾人祸时,寺庙道观是避难场所

出家人多以慈悲为怀,道士们更有悲天悯人之心,行侠仗义,除暴安良。

平日里,寺庙道观的主持或方丈,会借助善男信女等民众的信仰力量募集资金,修桥铺路,建庙立观。

而当有天灾人祸等战乱瘟灾,大难来临时,寺庙道观之人又会打开山门,赈济灾民,尽可能收留无家可归或落难之人。

“源易缘”在本文中列举的朱元璋和唐玄奘,正是在落难之时,得到了寺庙的容留,有了容身之处。

如果当时他们在饥寒中被冻死、饿死,又怎会有后来的飞黄腾达,功成名就呢?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订阅专栏,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参考资料:《西游记》、《中国通史》、《易经》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