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喻國明教授課題組發佈《網絡惡意推動傳播現象輿情追蹤與監測》研究報告。報告顯示,電商行業已經替代食品、飲料、汽車等行業,成爲互聯網惡意推動傳播現象的重災區。互聯網“黑公關”常將行業性普遍問題引導至特定競爭對手身上,推動惡意傳播。(5月26日正義網)

近年來,網絡“黑公關”“惡意營銷”等事件頻頻發生,牽涉到衆多電商企業,其中不乏行業龍頭,侵害了相關企業的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亦威脅到行業的健康發展。網絡“黑公關”的背後,潛藏着一條嚴密的網絡黑產傳播鏈條,有幕後黑手在製造話題,通過各種炒作、操縱等非法手段,推動事件在網絡空間肆意傳播,達到抹黑、攻擊對方的效果。

據研究報告分析,在電商業“黑公關”事件中,九成以上的幕後黑手疑似爲“頭部企業捉對廝殺”,以“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爲目的,諸如惡意解讀正常新聞、污名化傳播、策劃虛假新聞、水軍造勢、故意引導輿論等,讓競爭對手蒙上負面形象,進而影響到產品銷售。

電商處於“風口”,參與者衆多,商業模式迭代升級快,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爲爭搶市場資源和份額,難免會有一些擦槍走火的情況。正常良性的市場競爭,有利於促進企業加強管理和競爭力,提升整體市場效率,推動行業發展,爲監管部門和社會各界所樂見。而電商業網絡“黑公關”實質上是一種惡意競爭行爲。此舉不僅違反相關法律,惡意損害對手利益,亦破壞了市場競爭的生態環境,令行業陷入低劣、混亂的局面,不利於行業的良性健康有序發展。

近日,國家網信辦在全國範圍內啓動“清朗”專項行動,全面覆蓋各類網絡傳播渠道和平臺,集中清理網上各類違法和不良信息。專項行動將出重拳、用真招,對有令不行、頂風作案的網站平臺依法從嚴處理,並公開曝光典型案例,震懾違法違規行爲。“黑公關”擾亂網絡秩序、破壞網絡環境,社會影響極爲惡劣,屬於“清朗”專項行動的打擊範圍,各地網信辦應採取強力手段,重拳打擊網絡“黑公關”,以淨化網絡輿論環境,保障電商企業的合法權益,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環境。

【來源:紅網_紅辣椒評論】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