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吳克羣:抑鬱的人需要同理心,不是同情心

四年前,歌手吳克羣左耳突發性失聰,聽力僅剩6成。許多人感到震驚。

2019年,吳克羣開啓了一個名爲「 你說 我聽着呢」的影音小說計劃,關注社會和情感議題。比如: 與前人氣女排運動員惠若琪聊“人生低谷”, 與楊天真、賈靜雯探討“愛與被愛……

最近一年,他都在關注抑鬱症。以及,通過訪談身邊3位抑鬱症的朋友,吳克羣給抑鬱症患者們寫了一首歌。

說,抑鬱症的朋友 不需要什麼大道理。TA只需要你用同理心去陪伴TA, 而不是同情心」。

今天,我們邀請他來簡單心理“525心理健康節”,談談他的近況和愛自己的方式。在整個5月,我們都會陸續邀請各個行業的朋友,以音頻問答形式跟大夥聊聊天

大家好,我是吳克羣。

很開心參加由簡單心理發起的「我愛我·爲愛賦能」的活動。今天我將在這裏用音頻的方式跟大家聊幾個有關愛自己相關的問題,希望我的分享能夠給大家一些不一樣的感受。

以下爲音頻文字稿,經編輯刪減。

我母親生前得了抑鬱症,當時我也不瞭解這種病

最近我寫了一首和抑鬱症有關的歌,叫 《咁有風在吹》

我一直覺得,好多人都在談抑鬱症,可是幾乎沒有人能好好的跟抑鬱症患者相處陪伴, 甚至大部分人沒有真正地去了解抑鬱症

我母親在生前也得過抑鬱症,我其實當時也並不瞭解這種病。

爲了有更多理解,我去問了很多的抑鬱症患者,然後跟患抑鬱症的音樂人、作家和身邊的人討論。我想知道應該如何陪伴,如何去讓彼此的苦痛,快樂能夠相通。

後來我知道了:有時候,對於患抑鬱症的朋友,TA不需要什麼大道理,TA只需要你用同理心 去陪伴 ,而不是同情心。

陪伴TA打電動,陪伴TA打球,或只是靜靜地陪TA坐着感受同一陣風。

對他們來說,正能量的道理反而是完全不需要的。有時候在苦痛當中你能夠找到意義,而我們大部分的人並不願意去感受對方的苦痛,或者哪怕是真正地靜下來,聽見對方的聲音——也許他們正在呼救。

這就是寫這首歌的初衷。我也很希望這首兩分半鐘的歌, 能像一個朋友一樣陪在你身旁

如果身邊有抑鬱症患者,你可以做些什麼?

如果你身邊有抑鬱症的患者朋友或家人,有時候,能夠靜下來聽他們說,或者只是陪伴着他們,不過多的再去給他們壓力,那就是一個很棒的事情了。

當然,陪伴抑鬱症患者的朋友們,你們自己也需要有心理疏通的管道。這很必要,你要有能夠幫你自己舒壓的人,然後你才能好好的陪伴患有抑鬱症的朋友和家人。

希望能經由《咁有風在吹》這首歌,或者是經由我在做的 社會影音小說「你說我聽着呢」這個計劃,能夠讓更多的人去了解抑鬱症,瞭解彼此的呼喊和需要。我覺得這是我最開心的一件事情。

「你說我聽着呢」是吳克羣於2019年展開的社會影音小說計劃,探討情感和療愈議題。

“知道自己沒那麼重要之後,反而很自在”

當我在做 「你說我聽着呢」這個項目時,我開始有更多機會了解、感受自己和別人。

很多時候我們會陷進一個怪圈:明明是在保護自己,卻表現出要求自己、要求別人、要求這個世界的模樣。

對我來說,什麼是愛自己呢?——是瞭解自己真正的快樂和苦痛,真正需要的和不需要的,靜靜地去聽自己需要什麼。

在生活、工作、感情中,我們有很多不需要的東西。當我們要得太多,我們只是不斷在要求自己、要求這個世界、要求別人,那都不是愛自己。

愛自己,不是讓自己穿上華服,然後擁有所有東西,而是瞭解自己其實也許不需要那麼多。當你知道自己不需要那麼多的時候,反而有餘力去看看自己的生活狀態。

吳克羣在不久前的“相信未來”義演上也唱了這首歌

我覺得尤其重要的一點:愛自己的人,也要了解自己的苦痛,因爲在苦痛當中,你會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

和過去相比,其實應該說,這幾年來我更瞭解到:我們自己並不重要。

所謂不重要,並不是說你不要愛自己,然後覺得自己很渺小,而是我們人的一生很短,我們爲別人,爲這個世界做的事情才重要,你能夠留下什麼作品纔是重要的。

當知道自己沒那麼重要的時候,反而不會索求無度,可以很專注的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變得很自在。那樣的愛沒有負擔,然後也能夠用這樣的心態去愛自己,愛別人。

今天我的分享就到這裏了。

感謝簡單心理平臺發起的「我愛我·爲愛賦能」活動,希望剛剛的分享能夠給大家瞭解到,生活不是一帆風順的,而且壓力也會隨着情緒的起伏到來,每一個人一定要照顧自己的身體和心理。如果真的遇到長時間無法排解的心理和情緒的問題,可以尋求專業的心理援助。

OK,那就給大家說拜拜~

“525”心理健康月,好課3折

這是我們最受歡迎的幾款寶貝課啦

入手就是現在!

點擊閱讀原文↓,看更多心理學專業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