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記得小時候看動畫城和大風車,動畫片放完之後會有簡單的小問題附帶熱線電話,打電話回答正確的小朋友會有獎勵那時候打電話在我們在那個地方是買電話卡打,其中有一個電話機就在我家門口,我覬覦打電話回答問題好久了,天天嚷嚷要是我能有機會回答我肯定能答對,但我媽就是不買電話卡。仍然會在同學、朋友甚至親友面前說自己還是很喜歡看童年的動畫,他們很多人不理解,也只會笑笑不作解釋。

原標題:第一次都羞澀,第一次都緊張,第一次都難忘丨那些珍藏20年的回憶

王星星編輯

六一兒童節,大孩子們終於可以休息下了,盡情裝嫩一回。

不管到什麼年齡,不管成年人們用什麼方法保護內心的小孩,總會有一些時刻,讓他們想變回小孩子。

心理學上講,偶爾變回小孩子可以看作積極的退行。有時光是想想小時候治癒的經歷,就感覺渾身充滿了活力。

我們和一些大朋友聊了聊,他們從各自的童年中的找到了小小慰藉。現在分享給你們~

和小夥伴一起玩的夏天,纔是真正的夏天

@見苦しい

小時候在農村,鄰居家養了四隻羊,兩大兩小。我經常和鄰居家的小孩一起玩,他家門口栽了竹子,我們兩個天天薅竹子葉餵羊,後來竹子薅得差不多了,我們兩個就經常找點別的餵羊。有一天我們兩個給羊餵了一個作業本……後來又試了衛生紙它也喫……

然後我們就連續餵了幾天就被發現了╮(‵▽′)╭失去了餵羊的權利。

@念.

“你是豬!”

“反彈!”

“再反彈!”

“反彈無效!”

“你賴皮 絕交!”

“絕交就絕交!”

十分鐘後……

“我剛剛跟你開玩笑的……”

“我剛纔也是跟你開玩笑的……”

“走,玩別的!”

“好來。”

@匿名

和夥伴們 組隊比賽跳皮筋是非常開心的事。我們對皮筋的選擇也是很嚴苛的, 要有彈性的輪胎做成的那種皮筋纔會入我們的眼,我們還會自己編輯皮筋跳的花樣,我通常是跳得好的隊員!

@Erica

最治癒的應該是,開着風扇坐在家裏的涼蓆上,邊看電視邊喫西瓜,西瓜一定是要切開半個的,第一勺要是最中間最甜的那口!

@羅曉雪

小時候撇下看管荔枝果園的任務,和小夥伴們一起去“偷摘”荔枝,至今似乎還能感到當時的心情,卻是再也無法回去的美好。

@Ash

以前小學住宿舍的時候是那種大通鋪,40多個人一個宿舍。平安夜那一天凌晨就會陸陸續續地起來給自己的好朋友偷偷在枕頭下面塞禮物,大家都是聖誕老人,早上起來每個人都可以收到各種各樣的禮物 ,超懷念呀!

@慧慧

放學路上,不走大路都是走最曲折的小路,和玩兒伴一起圍繞田間野地一邊走一邊玩兒,採摘野果,脫掉外套捉蝴蝶,摘花,釣蝦,小溪邊逗留,活泥巴,河邊取冰塊,四季各有樂趣,哈哈!

@香芋味

小學每天放學回家的路上都要和同行的朋友買些喫的,有時是門口擺攤的燒烤,有時是小店裏五毛錢的辣條、一塊錢的冰棍、三塊錢就有一杯的奶茶,或者是路邊老奶奶賣的麥芽糖……我現在已經不那麼喜歡辣條了,但還是會很珍惜這五毛錢的快樂。

有時候也和朋友去野餐,在各自都求了家長好久才答應去的水庫,在爸爸公司的後山上。前一天晚上就聚在一起買各種零食,第二天一起做壽司,一起玩遊戲,一起拍照,一起唱歌……我現在還是很想去野餐,但找不到人陪我了。

童年時代的第一對觀衆:爸爸媽媽

@hibiki

爸爸會在出去玩的時候把我架在頭上,坐觀光鐺鐺車的時候突然消失不見又舉着香腸從車後面追上來,跳上車把烤腸遞到我面前。他會在我癡迷猜謎遊戲的聖誕節在家裏佈置尋寶遊戲,陪着我兜兜轉轉在陽臺上拿到禮物,禮物是什麼已經不記得了,但開心永遠都記住啦。

@PinkU

家裏有一面白牆!全部都是我用蠟筆的塗鴉哈哈哈哈!我媽很支持我在牆上亂塗亂畫,還會睜眼瞎說表揚我。哈哈哈現在想起來就很開心呀,感謝媽媽!

@關小關

小時候喫飯費勁,於是媽媽跟我商量我騎一圈小自行車就得喫一大口飯。於是我就貼着牆繞行最大的一圈,然後騎到媽媽跟前,讓她閉眼,才喫那一口飯。於是,一頓飯可能得喫上個個把小時,媽媽就看着我一圈一圈地騎。

@Lingko

小時候家裏特別窮。三歲的某一天我很想喫糖葫蘆,我媽媽就在紙上教我畫糖葫蘆,先畫一串圈圈,再畫一長杆,一串糖葫蘆就完成了。小時候畫畫真是低成本的快樂,直到現在我都很愛畫畫。

@網名兒

懷念小時候躺在牀單裏,爸爸媽媽拽着兩邊左右蕩,人工吊牀舒服得很!

@Carrie

跟我爸打賭,要是考到班級前六名,暑期就可以無限制看電視。然後,就考到了,然後,一邊看電視,一邊斜眼我爸……我此刻好像有點心酸,小時候並不聰明的亞子。

@愈從容

最難忘那“爸爸的牽手”、“媽媽的熱吻”

@白雪

好像是八九歲吧!那時自己發脾氣把家裏的暖水瓶的內膽弄壞了,然後不敢回家,寫了承認錯誤的假條讓同學轉給爸爸看,爸爸笑了告訴同學讓我回來吧,不會打我的!好想回到那時候。

@OK~Louise Guo

懷念小的時候坐在爸爸摩托車的前郵箱蓋上,想起來自己那神氣的模樣!

@祖文博

爸爸知道我喜歡小動物,買了很多兔子,等兔子長大了生了很多小兔子。我和爸爸一起看渾身沒毛眼睛也沒睜開的粉嘟嘟的小兔子慢慢長出白色的毛,慢慢睜開眼睛,看它們在院子裏像小雪球一樣跑來跑去,慢慢長大。

好多年過去,爸爸成了老爸,他已經沒有那麼豐沛的精力因爲孫子孫女的喜歡而再去養兔子。每當我看到兔子,或者和兔子有關的畫兒,都會停下腳步或視線,認真的看,想到童年裏有個很愛我的男人只爲我養過兔子,就開心得不得了。

@這可能是一個假賬號

小時候家裏有一把生鏽變鈍的小菜刀,是我玩煮飯遊戲的心愛道具。當時一本正經地和我媽說如果我念不了書就要去新東方學廚藝。

@H20_2.0

被同學罵,被同學打,被罵家人,被侮辱自己身世,不被在意,沒有錢,沒有好的物品。偶爾感冒生病就被家人批評教育。除了聰明學業帶給我很大正面作用,讓我現在逐步給自己創造資源。童年沒什麼懷念,長大才可以自己創造幸福。

@靜

我和姐姐都是很乖的孩子,從來不做大人覺得人很不好的事,可有一天我倆突然對我家的院子的牆頭感興趣了,搬磚,墊腳,互相拉扯的翻了出去,繞了一圈從正門回家。

我媽還很詫異說:我一直坐門口的,怎麼沒看見你們出去?知道我倆翻牆出去後,我媽翻了我們一眼說:“你倆長本事了?”爲這事我倆開心了很久。

@Cao

小時候跟婆婆爺爺生活在鄉下,那時候種西瓜,爺爺就一邊籮筐挑西瓜一邊籮筐挑我,我還坐在裏面喫西瓜,簡直不要太美好。夏天悶熱多雨,聽雨聲聞着婆婆家被子的味道睡得很香,這味道我形容不出來,讓人覺得踏實。

@沈小飛

夏天,和哥哥一起,只有兩毛錢,在路邊買了一根冰棒,一路你一口我一口地舔,特別甜蜜和快樂!

@微笑的魚

小時候看奧特曼,又想看又怕怪獸,於是就把屋子裏燈都打開,然後遠遠地站在門縫外看,下一秒怪獸要出現了就“砰”地把門關上,哈哈!

所以特別喜歡等哥哥放假回來陪我看,這樣就可以在房間裏看了,怪獸快出現時哥哥會提前預警,然後我就迅速把頭蒙進被子裏。

@emmmmm

小學三年級第一次看見下雪,和妹妹一起堆了兩個很小很小的雪人放在冰箱冷凍室裏。雪人後來好像化了,但是我們倆還是很激動很開心,畢竟第一次親眼看見下雪嘻嘻嘻。

@Renee

記得小學時候有個夏天,可能哪家蓋房子,在路邊卸了一大堆泥土。我和表弟表妹,還有其他衚衕裏的孩子,開開心心土堆上玩了一天,膠泥挖了一大堆。等晚上大人來喊該回家了,才發現涼鞋找不着了,在土堆裏各種找啊。

泥巴、貼畫、七龍珠:一秒喚醒童年

@Lyra

小時候很喜歡泰迪熊,最開始我的小熊家族湊齊了一家四口。我會喜歡在下午的時候把小熊和其他玩偶們擺在牀上圍成一圈,然後開始編故事,把自己想象成城堡裏的公主,和玩具們說話,累了就在玩具堆裏睡覺,感覺很安全。後來熊家族還壯大到了四代同堂。

@三省

樓梯走到最後一級臺階會很用力地跳下來,就很快樂哈哈哈哈!

@OHYZ🍋

去網吧包夜。

@小白白

踩到別人的影子,洋洋得意。

@無空

我集齊七顆龍珠啦!

@王星星

S.H.E的貼畫只要學校門口有賣的我們都會買~歌詞本上、宿舍牆上、文具盒上都貼了,給好友寫信也會bia幾張S.H.E,或者乾脆用印着S.H.E的信紙……

剛開始怎麼看Selina都看不夠,夢想中的公主就是她那個樣子。後來崇拜Ella有個性,但是同學不是粉Hebe就是Selina,一個人粉Ella就成了我的小祕密!

@匿名

小時候唯一的公園裏有兩頭石頭象,小朋友們都喜歡爬到象背上拍照,我因爲害羞,只願意抱着象鼻子照相。對我來說,我在這張照片裏和一頭石象一起成爲了主角,象鼻子和象背一樣有意義。

@匿名

白色香皂的味道,對我而言就是童年的感覺,無論多麼疲憊在洗澡聞到白色香皂潤溼後散發的香味就會很放鬆,腦海裏不斷交替顯現在屋檐下吹肥皂泡泡的場景,還有跟小夥伴玩鬧一天後到家洗完澡香香地看哆啦A夢舒服的樣子。突然所有的委屈和疲憊都被緩解了。

@阿不

前幾天突然想起來一個動畫片叫《bravo東東》,於是立刻去網上找來回顧了一下。動畫片的主人公是一個14歲的初中男生,經常開一些奇奇怪怪的腦洞,有暗戀的女生,有要好的朋友,生活充滿了各種青春期的煩惱和快樂,開心的時候經常大喊bravo。

現在的我已經20來歲了,再回顧這部動畫片時候,突然很想念那時候坐在沙發上等着動畫片開始播放的我,真的想要回到十幾年前,做一個神經大條自由散漫的少年兒童。

動畫片裏的東東是1989年的,不知道現在30歲的東東過着什麼樣的生活呢。

@東木一

仍然會在同學、朋友甚至親友面前說自己還是很喜歡看童年的動畫,他們很多人不理解,也只會笑笑不作解釋。

其實自己懷念的是喫飯看動畫被外婆催促的場景,在樓下和小夥伴拍卡片被外婆叫喊回家的場景。在小賣部門口的賽車軌道上大聲喊着,衝啊,旋風衝鋒。我的四驅賽車再也跑不了那石子小路,消失的老房屋頂上我再也舉不了那夕陽餘暉下的神光棒……起起落落,虛虛實實。

@劉小骨

記得小時候看動畫城和大風車,動畫片放完之後會有簡單的小問題附帶熱線電話,打電話回答正確的小朋友會有獎勵那時候打電話在我們在那個地方是買電話卡打,其中有一個電話機就在我家門口,我覬覦打電話回答問題好久了,天天嚷嚷要是我能有機會回答我肯定能答對,但我媽就是不買電話卡。

後來是我媽看我太眼饞,就向別人借了一張卡說我打完之後花多少我媽再還人家多少錢。然後大風車一結束我就開始輸卡號輸密碼輸電話,結果是打電話人太多佔線還是人已經下班了?還是對面姐姐聽不懂我的方言?

反正最後沒有獎品,就記得當時覺得自己賊牛了,就以爲我和小鹿姐姐和金龜子姐姐通電話了(其實應該是人工客服接的電話)。掛完電話就蹦了起來,走路都不好好走,牛氣哄哄地和小夥伴們炫耀了好久好久一直到升初中。

我們的一生中,難免有想要回到童年休息一下的時候。

偶爾想扎個雙馬尾、收集喜歡的動漫卡片、在爸媽面前撒嬌、出國旅行不忘了收集奧特曼模型、抱着毛絨玩具睡覺……這些都可以看作積極的退行。這種退行,不僅僅是正常的,而且是非常需要的。

弗洛伊德提出的退行(Regression)原本指的是一種防禦機制:

人們在受到挫折或面臨焦慮、應激等狀態時,放棄已經學到的比較成熟的適應技巧或方式,而退行到使用早期生活階段的某種行爲方式。以原始、幼稚的方法來應付當前情景,來降低自己的焦慮。

但退行不等於幼稚, 榮格就認爲, 有些退行是爲了尋回記憶裏重要的東西。比如童年時代被愛的感覺。適當的退行可以更好地讓精神放鬆下來,獲得更原始的創造力。

有些人到了海洋館就興奮得像個小孩子,一下子天真活潑起來,感覺自己充滿了想象力和創造力,可以暫時忘記社會評判的標準,更加在意自己的感受。這就是積極退行帶來的好處。但是當一個人總是用幼稚的行爲逃避現實問題時候,就不屬於積極退行了,需要注意是否有心理問題了

總之,是否要回到童年小憩一下的選擇權,始終在我們手中。

和解的、懷念的、流淚的,都是跳不過的回憶。幼稚的、脆弱的那個自己,都是抹不去的自己。

| |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