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後期,五代十國,藩鎮割據,加上唐朝喜歡任用北方遊牧民族將領,導致北方遊牧民族軍事實力迅速發展,在遼闊的大草原上面建立了許多割據政權,一度還發展的十分強盛。契丹族建立的遼國就是這樣一個政權。


契丹族是起源於中國東北地區的遊牧民族,早期人口較少,與其他遊牧民族混居在一起,唐朝初年形成了以契丹族爲主體的大賀氏聯盟,唐太宗後歸附唐朝,被賜姓李。

後面大賀氏聯盟解體,契丹人又建立了遙輦氏部落聯盟,因爲勢力比較小,依附於當時的突厥人。突厥後面被回鶻人滅亡,契丹人就跟着回鶻人過日子。


唐末天下大亂,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找到這個機會,把契丹各部聯合起來,統一了契丹,並且在公元907年自稱可汗,然後過了幾年,耶律阿保機也學中原王朝稱帝,國號契丹。

大約耶律阿保機也是個選擇困難症患者,他後面把國號改成遼,又改成契丹,然後再改成遼,反反覆覆幾次之後,契丹人建立的國家最終被稱爲“遼”。然而歷史上許多北方建立的割據政權都逃不出“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的歷史定律,遼國也不例外。


剛開始建立的遼國氣勢洶洶的向南方富裕地區進攻,想要統一天下,不過這時候南方的政權還是相當堅挺的,雖然也時常遭遇敗戰,但是基本上傷不了南方政權的根基。

南方梁唐晉漢周走了一遍,直到宋朝建立,遼國也沒有打下南方,甚至期間還被南方數次反殺,到了後期遼國開始政治腐敗,宋朝沒有被它打亡國,它自己倒是被新崛起的金國滅國了。遼天祚帝被金人俘虜。


被滅國的契丹族開始四散奔逃,有的則往西邊跑,甚至遠的跑到中亞地區去了,與當地的民族通婚雜交,形成了當地特有的民族風貌;另一部分則被迫留在金國的統治區域內,作爲金國的臣民,與當地的民族大雜居;還有一小部分則可能南遷,改名換姓之後與宋朝的居民居住在一起。

因爲契丹族與金國有滅族之仇,所以即使是後面留在金國的契丹人,他們還是對金國不滿意,只是迫不得已暫時在這塊土地上而已。等到鐵木真起兵反金的時候,這些隱藏起來的契丹人就開始加入蒙古的軍隊跟着蒙古人來推翻金國的統治。


這些契丹人跟着蒙古軍隊一路向西,不僅僅在中國的土地上留下了許多痕跡,也在世界各地留下了他們的子孫,包括朝鮮、西亞、中亞地區,他們都有可能在遠征的過程當中在那裏留下後代。

那些繼續留在中國的契丹人,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則將自己的契丹姓氏改成漢族姓氏。

比如劉姓,因爲漢朝強大的時候,很多遊牧民族都仰慕漢朝的劉姓天子,所有很多遊牧民族都跟“劉”攀關係,把自己改成“劉”姓。遼國的時候雖然漢朝已經沒有了,但是因爲這個歷史緣故,有不少契丹人把自己改成劉姓。

石姓也是契丹人改姓的選擇之一,可能是因爲歷史上石姓出過一個著名的遊牧民族人物“石虎”的原因,同樣作爲遊牧民族,契丹人把自己改成石姓也覺得非常合適。


另外還有阿、莽這些姓氏,也有一定的可能是契丹人的後代,因爲很多外國人改姓的時候往往就是拿自己的契丹名音譯過來的某個字作爲自己的姓氏,比如安息國王子在華定居,就把自己的姓氏改做“安”。

契丹族的首領叫耶律阿保機,契丹人把自己的姓氏改成“阿”,也是有可能的。“莽”字一看就不像是中國百家姓裏面的字,或者是非常稀少的姓氏,因此也有很大可能是契丹族後人音譯改姓的。


不過遼國滅亡這麼久,契丹族又長期與現在的各民族居住在一起,現在真正的契丹族,幾乎已經沒有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