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时候,这尊巨佛的寓意就是镇黄河的作用,对于农民来说,风调雨顺是一年最高兴的事,而这雕像在大山中就是很多人的一种寄托,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代代的人来这里祈求上天的风调雨顺,这可能就是大佛当时修建的原因吧。因为在这附近的老百姓记忆里,这佛像的来由就是“镇河大将军”,当时黄河水从山脚下流过,频频的泛滥成灾,百姓们苦于水患,又无力抗灾,老百姓就把希望寄托在天神身上,在这里修建了佛像,因此,当地人也称它“镇河大将军”,而这一镇就镇了上千年的时间。

我们国家历史悠久,所以在很多地方都有着自己所特有的厉害文化沉淀。在河南浚县的一个小山中就藏着许多的历史文化宝藏。而最有名的当属山中的一尊雕像,经历了千年仍然屹立在这里,而知道这个地方的农民们只要上山来,都会来这里拜下,这就得从这尊雕像当时修建的初衷说起。

这尊雕像是一尊摩崖雕刻 而成的大佛像,只见这尊大佛依山而凿,面向黄河。别小看这尊巨佛像,据相关资料显示,佛像是北魏时期依山凿刻而成,高达八丈,魁伟庄重,安稳而坐,面容慈祥,形像逼真。距今1600余年。高22.29米,为善跏趺座式的大型弥勒佛像。其开凿年代比乐山大佛早400多年,高度比龙门大佛高5米有余。

在浚县,无人不知这样的一句俗语,那就是这里有尊“八丈佛爷七丈楼”的石佛,而这依山而凿的石佛居然比外面的楼还高出2米。如果你是第一次去河南浚县的这个小城,你光是听说这句话估计会觉得很稀奇,想着去一探究竟。

事实是,这个俗语的真相就是大石佛底部低于楼房底座两米多,所以佛爷虽然住在楼里,个头儿却比楼高。而古时候,这座依山而凿的巨大佛像其实还有这其他的寓意。这也是为何老一辈的农民们只要上山赶会就会去拜下大佛的原因。那就是镇河。

因为在这附近的老百姓记忆里,这佛像的来由就是“镇河大将军”,当时黄河水从山脚下流过,频频的泛滥成灾,百姓们苦于水患,又无力抗灾,老百姓就把希望寄托在天神身上,在这里修建了佛像,因此,当地人也称它“镇河大将军”,而这一镇就镇了上千年的时间。

古时候,这尊巨佛的寓意就是镇黄河的作用,对于农民来说,风调雨顺是一年最高兴的事,而这雕像在大山中就是很多人的一种寄托,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代代的人来这里祈求上天的风调雨顺,这可能就是大佛当时修建的原因吧。

随着时间的推移,浚县这个河南的小县城,因为内有这座中国北方最大的石佛而著名。大伾山大佛大概距今1600多年,但是你可能不敢相信,这个巨佛修建了1000多年,而大佛有着“全国最早,北方最大”之称。据一些专家介绍,大石佛其实属千年“烂尾工程”,南北朝至明、清经历1000多年才竣工。

风调雨顺,没有水患对于很多古人来说就是幸福的生活,而千年以来,很多人只有来县城赶集都会去拜一拜,为的就是祈福自己和家人,而这也是每一个人对自己生活的一种期盼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