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治疗的目标只有一个:平稳控制血压,防止与延缓高血压对全身各器官的损害,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这是所有高血压患者必须要做到的。如何做到这一点,最基础的治疗是生活方式干预,其次是服用降压药。

如果没有猜错,这位朋友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意思是不同年龄的人对血压的要求是不是有区别,特别是老年人常常认为血压比年轻人高一些很正常,是不是不需要用药来控制。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首先,虽然血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升高,这与机体发生的老化特别是血管老化硬化有一定的关系,但因此而导致的血压升高并不会因为是年龄的增大所导致,就不对身体造成损伤。实际上,人体最适宜的血压是低于120/80mmHg,超过这个数值后即会对血管产生损伤,只不过很轻微而已。而一旦超过了140/90mmHg,对血管的损伤即会迅速增大,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最危险的一个因素。因此老年人的血压一旦超过了140/90mmHg就应当对血压进行干预控制,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达不到控制要求时就需要服用降压药了。

其次,不同的人引起高血压发生的原因不同,在确诊了高血压后要对发生原因做具体的分析,在年轻人中可能与生活不规律、工作压力大、精神情绪紧张等有关,在去除这此因素后血压可能会得到有效控制而暂时不需要服用,但老年人则大多是因身体器官老化或是代谢发生障碍所致,大多都需要服用药物来控制血压,这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可商量的事。

总之,无论什么年龄把血压控制达标是硬道理,当需要服用药药时就必须服用,一定要知道把血压控制好且越早控制好,身体的获益会越大,至于有些人担心的一旦服药就得一辈子服用、长期服用会对身体有损害等等,请牢记是必须要得到控制的高血压离不了降压药,没有什么理由比把血压控制达标的获益更重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