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專用路部分路段與地鐵並行。

 

新京報訊 5月31日,本市首條自行車專用路正式啓用滿一年。據市交通委統計,昌平回龍觀至海淀上地自行車專用路自2019年5月31日建成開通以來,總騎行量超過140萬次,日均騎行量爲4000-6000次。

 

自行車專用路起點位於同成街與文華路交叉路口,終點位於後廠村路與上地西路交叉口。專用路全程約6.5km,途中設有17個出入口、3部無障礙電梯(直梯)、7部自行車助力系統、1處養護工區、1處服務區。

 

與其他交通方式相比,自行車出行用時最短,爲45分鐘,出行費用最低,爲0元。相比同時段其他交通方式,公交用時達90分鐘,出租車66分鐘,小汽車爲50分鐘,地鐵用時45分鐘。自行車出行成爲回龍觀與上地軟件園之間最便捷、性價比最高的健康環保出行方式。

 

市民輕鬆騎行在自行車專用路上。

地鐵龍澤站入口處,市民推車走上專用路。

 

市民騎車駛出自行車專用路。

 

自行車專用路出入口處的創意圍欄。

 

地鐵龍澤站的立體停車位,市民可以存取自行車。

 

目前,早高峯騎行量已達到2000輛。

 

調查數據顯示,疫情期間使用自行車專用路通勤羣體有所增加,使用比例由17%上升至20%。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騎行者對自行車專用路的滿意度較高,達8.7分,其中40%以上的騎行者打出10分(滿分)。

 

自行車專用路設置的潮汐車道。

 

地鐵龍澤站出入口處,市民在使用推行輔助軌道。

 

自行車出行成爲最便捷、最高性價比、最健康環保的出行方式。

 

新京報記者 李凱祥 裴劍飛 攝影報道

 

編輯 殷楠   校對 翟永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