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鉅鹿之戰”時,秦軍有40萬人馬,而項羽的兵馬只有6萬人,還打贏了此仗。所以,他的戰鬥力不容小覷。

項羽,今江蘇宿遷人,秦朝末年農民起義的領袖,傑出的軍事家,楚國名將項燕的孫子。他勇猛好武,跟隨叔父項梁一起發動“吳中起義”,反抗秦二世的殘暴統治。叔父陣亡後,他率兵渡河援救趙王歇。


“鉅鹿之戰”中,項羽擊敗由章邯和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殺死了秦王子嬰,自稱西楚霸王,定都彭城,大封滅秦功臣將領,並擁立六國貴族後代爲王。劉邦從漢中出兵,掀起了歷時四年的“楚漢之爭”。他在正面戰場上屢次打敗劉邦,然而彭越不斷在後方破壞楚軍的補給,接着韓信統一了黃河以北,揮師南下。

另外,項羽剛愎自用、多疑,猜忌亞父范增與劉邦勾結,最終被劉邦打敗。公元前202年,項羽退守垓下,突圍烏江失敗,在此自刎。雖然項羽去世了,但後世對他的評價頗高。項羽作爲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也就是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的代表人物,有人曾評價他說“羽之神勇,千古無二”。項羽有何本領,竟讓人稱他的神勇千古無二?


理由很簡單,因爲項羽創下了三個世界第一,至今無人超越。第一,他的戰鬥力是最強的。身爲將帥,不僅要有聰明的頭腦,還需要有強健的體魄。傳說項羽天生神力,年少時就可以扛起鼎,成年後更是力大無窮。很多戰役,他都親自上場作戰。“鉅鹿之戰”時,秦軍有40萬人馬,而項羽的兵馬只有6萬人,還打贏了此仗。甚至他敗走垓下時,沒有人可以生擒住他。他以一己之力,與百餘人戰鬥。所以,他的戰鬥力不容小覷。

第二,項羽是稱霸年齡最小的。“鉅鹿之戰”,他一戰成名,年僅25歲。稱霸時,他才26歲。相較於其他稱王稱霸的人來說,項羽的年齡比他們小得多。歷史上,唯一可以和項羽相比較的,可能就是漢朝的霍去病了,成名時才18歲。但是,項羽稱霸的是中原,而霍去病只是稱霸西域而已。誰更優秀,不言而喻。


第三,項羽是打勝仗最多的人。他的戎馬生涯,是因爲歷史環境。皇權的更替,朝代的更迭,自然免不了戰爭。他一生打了數次勝仗,而且大多數時候都是逆轉局勢的大戰。有人說在項羽之前,不是還有一個白起嗎?

白起指揮了許多重要戰役,一生打了70餘次仗,沒有敗績,是戰神一般的存在。然而,這些數據是白起用了30多年完成的。項羽不一樣,從他起兵開始算起,只用了8年時間。項羽去世後,還有韓信、李靖等名將,這些人都無法超越他。

所以,後世對項羽有這麼高的評價,也是有道理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