苘麻具有解毒開竅、消腫止痛、清熱利溼的功效,對於化膿性扁桃體炎、中耳炎、耳鳴、耳聾、痢疾、睾丸炎、癰疽腫毒等症有很好的治療作用。而且,苘麻中含有的氨基酸、精氨酸以及酪氨酸等成分,具有調節因男子精子質量差而導致不育的作用。另外,苘麻中還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成分,能加快人體內脂肪酸和膽固醇的代謝,具有預防三高的作用。農村山裏的野草,消腫止痛、清熱利溼,遇到請珍視,別忽視。

輪作深耕

苘麻輪作會導致其生長不良,纖維產量低,形成“鐵根"",一般應與禾本科作物輪作。苘麻地秋季深耕,播種前精細整地,是獲得高產的措施之一。準備種苘麻的地塊,要在前作收穫時及時秋耕,一般深耕20釐米左右,耕後可不耙蓋,次年早春解凍時,淺耕耙耱保墒。種苘麻的地多數爲澇窪地,秋季不能耕翻,可在早春解凍時春耕,然後精細整平播種。在秋季土溼不能秋耕的地區,農民多用鋤翻起土塊,晾曬後再耙平田面,留待播種。

繁殖方法

苘麻一般就是採用種子繁殖的方式進行種植。在種植苘麻的時候,我們要注意的就是要適時早播,因爲早播的幼苗可以延長苘麻的生長期,提高苘麻的產量和品質。播種的時候可以採用條播和撒播兩種方式,條播的話,行間距一般是四十五釐米左右,然後將種子均勻的撒在溝中,覆土掩種,等待出苗即可。而撒播的話就更簡單了,直接將種子均勻的撒入,然後用掃帚將種子輕輕的拍入土中即可。

生長管理

麻苗出土後。苗高5釐米左右時應進行第1次間苗,拔出過高、過細、生長不良或有病蟲害的植株。植株10釐米左右時,進行第2次間苗即定苗,定苗株距6-10釐米。間苗時間與苘麻苗期中耕次數的多少對茼麻植株的生長有很大影響。結合第1次間苗,進行第1次中耕除草,定苗時進行第2次中耕除草。苗高50釐米左右時進行第3次中耕。

苘麻生長期間共追肥2-3次,定苗後莖稈進入迅速生長期。通過施肥來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是苘麻增產的關鍵因素之一。要施足追肥,每公頃追肥用硫酸銨225-375kg。還要酌量施草木灰和過磷酸鈣。株高40-50釐米時,每公頃追施標準氮肥300-375kg,鉀肥75-150kg,溝施於行間。在多施基肥配合施用追肥的情況下,苘麻產量能顯著增加,水澇地區應在雨季前早施追肥。苘麻麻葉應任其自然脫落,否則會降低纖維產量。

病害防治

苘麻害蟲有小地老虎、切根蟲、玉米螟、小造橋蟲、麻天牛等,可採用堆草誘殺或黑光燈誘殺、清潔麻田、剷除雜草及藥劑防治等方法去除。種子成熟前及時拔除田間雜草。敏感除草劑有2.4一滴、二甲四氯、百草敵、都爾、利谷隆、滅草猛、虎威、眼鏡蛇、莠去津、西瑪津、賽克津、闊葉枯、苯達松、廣滅靈、百草枯、伴地農、都阿混劑、杜邦巨星、克闊樂、茅毒、綠黃隆、草淨津、殺草淨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