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界上最難的事是認識自己,“我”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生活。事實上這些焦慮是會困擾每一個低層的人,比如你羨慕同事一個月能掙好幾萬,一年就能買一套房。

誰?認識自己,比認識別人要難。

1

在成長的路上越發感覺到焦慮,煩躁萬分找不到出路,越是想要快點理清頭緒走出焦灼的狀態,卻發現越努力,越焦慮?好像也沒有盡頭,想要鬆懈下來,反而有了內疚感。越來越焦慮,該如何緩解是好?

看了衆網友的解答,其中有一位說的深入人心。他說之所有我們會焦慮,是因爲我們看到了比以往更大的世界,在這個新奇的認知裏發現了諸多問題是自己目前無法解決的。

危機感四伏,讓我們不停的焦慮,希望儘早的尋找到行之有效的辦法解除掉內心的彷徨與不安,其實這是本身自我成長的過程。

沒心沒肺的人很少有焦慮,他們隨遇而安,隨時隨地能適應環境,從來不會擔心明天會怎麼樣,畢竟那些看不見摸不到的太虛幻了,不如實際的過好當下才是正道。

而我們大多數並不屬於那類心胸非常寬廣的人,總會憂心忡忡,時不時擔心一下未來會發生哪些不可預測的可能。總希望能夠在事情發生之前得到最好的解決辦法,寄希望於現在把風險提早規避掉。

焦慮是因爲你對生活的現狀的產生和思考,從而尋求改變的過程。因爲未知,所以纔會害怕纔會擔憂。害怕萬一事情真得到來了會措手不及,擔憂問題無法解決而焦灼萬分。

在事情未發生前,所有的問題都只是猜測,所有問題的障礙設置也出自於自我調配。至於今後是否真得會出現,不置可否。

焦慮,像是提前的演習。好把流程摸熟摸透,以便真的遇到了好有個應對。於是努力的去進步,拼命的去學習,結果變成了越努力越是焦慮。

2

如何面對努力後的焦慮,其實應該把重心放回到自我的身上,而不是還盯着別人如何如何。

人嘛,總是最先注意到別人比自己優秀比自己強的地方。

那人高富帥,那人白富美。那人老公文藝有才華,那人老婆漂亮又瀟灑。人家父母是高幹,人那孩子是巨賈……等等等等,一系列的對比後發現自己是一無是處,什麼都不如人,哪樣也拿不出手。

焦慮無非就是覺得自己不如人,然而自己的努力目地是爲了讓自己或是讓家人過的更好一些。努力也付出了,卻還是覺得和那些比自己更的人差的太多太多。

事實上這些焦慮是會困擾每一個低層的人,比如你羨慕同事一個月能掙好幾萬,一年就能買一套房。然而還有比他更加牛的拆遷戶,一下能分到好幾套房,還有剩餘很多錢。

也許自己做一輩子也難以達到那樣的體積,但是對比一下過去的自己,其實進步還是很大的。

比如,上個月的收入是2000元,經過努力,現在每月可以達到5000元。這個過程是自我完善。從租房子到買小房子,再到換大房子,所有這些努力都是值得的。雖然他們不能和大家庭相比,但他們比以前強得多。

迴歸到本質,認識到自我。他人的成功也並非是一蹴而就的,也是需要積累才能達到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在眼下能進步的情況下,保持進步的姿態,讓自己,讓後代在這個基礎之上更好的去發展。

每個人手中的資源都是不同的,玩法也不一樣,與其時刻盯着別人的牌怎麼出,不如用心的打好自己手中的牌。

3

世界上最難的事是認識自己,“我”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生活。“我”問我自己,卻沒有得到一個滿意的回答。

誰?我來世上的目地是什麼?爲什麼我的眼裏只有別人,沒有自己?我去了哪裏?我把自己又丟在了哪裏?

這也許就是我們每日焦慮的問題所在,認不清自己,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只看到了身體之外的,卻忽視了原來還有自己的內在。

等到年齡越來越大,性情越來越成熟,才發現成功原來不過是眼裏有別人,心內有自己。一畝薄田兩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