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如薛公對劉邦所說“布故麗山之徒也,自致萬乘之主,此皆爲身,不顧後爲百姓萬世慮者也”,所以英布只會考慮短期利益,纔會接連奉命坑殺章邯的二十萬降卒和殺死義帝(楚懷王被項羽尊爲義帝),殺降與弒君在當時都是讓人不齒的事情。這種情況正好給了劉邦的機會,張良說“九江王黥布,楚梟將,與項王有隙”,劉邦就派隨何去遊說英布背叛項羽、投靠劉邦。

大家好,我們的集散化小倉庫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摘要】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知得失。通過讀史,我們能明白一個事情的興與亡;通過品讀歷史中人,我們可以清楚一個人的成與敗。歷史其實是一部人性的回憶錄,讓我們通過讀史來盡大可能地糾正我們的缺點,充分發揮我們的優點。
相比韓信和彭越,英布就比較獨特了。他是三人中最早封王的人,也是在楚漢戰爭中期才投靠劉邦的諸侯王。他在兩個陣營中的表現更是反差極大,在項羽陣營時立下了赫赫戰功,但在劉邦陣營時在沒有那種以少勝多的戰績。
英布的早期經歷是比較勵志的的。在他的少年時,有人告訴他“服刑之後稱王”,所以他在服刑之後很樂觀,還對別人說算命的事情,引起別人的嘲笑。他到驪山服刑之後,就開始交接數十萬刑徒中的豪傑、大佬,之後率領其中的一些人落草爲寇。在陳勝、吳廣起兵後,他聯絡上番君,又娶了番君之女,拉起一支幾千人的隊伍,在清波大敗秦軍左右校,不久投靠了項梁。
投靠項梁之後,英布因軍功時常爲軍中第一,所以升遷極快,被封爲當陽君(當時項梁爲武信君)。在項羽殺宋義、奪取楚軍軍權後,英布隸屬項羽的麾下,與蒲將軍率二萬軍隊擔任先鋒,向章邯的秦軍發起進攻。英布和蒲將軍的先鋒軍幾次作戰都取得勝利,項羽於是率楚軍全軍渡河、破釜一戰,取得鉅鹿之戰的勝利,英布更是名聲大振。接下來,英布奉項羽的命令坑殺二十萬秦軍降卒;在劉邦堵住函谷關的時候,又奉命擊敗關下的漢軍,攻佔函谷關,進入咸陽。在項羽分封諸侯之時,英布因常爲前鋒被封爲九江王,之後又奉項羽之命殺死了義帝。
這段時間裏,英布就像一把鋒利的尖刀,在項梁叔侄的熟練操持下,留下了勇冠三軍的傳說。但刀子總有鈍的時候,英布也開始不再勇往無前了。也許,英布已經貴爲九江王,實現了當時人人夢寐以求的裂土封王,爵位已到了加無可加的地步,就不想再親率大軍、冒死衝鋒了,兩次稱病不去率兵支援項羽,於是項羽和英布之間就產生了矛盾。
這種情況正好給了劉邦的機會,張良說“九江王黥布,楚梟將,與項王有隙”,劉邦就派隨何去遊說英布背叛項羽、投靠劉邦。英布在隨何“劉邦對他必然裂土封王及劃給他淮南之地”的引誘下,暗中許諾投靠劉邦,但隨何根本沒給英布後退的機會,當着楚國使者面公開了英布投靠劉邦的事情,迫使英布殺掉楚國使者。然而,英布幾個月後就被楚將龍且(被韓信一戰殺死的那位)給打敗了,不得已選擇從小路逃到劉邦那裏。
接下來的事情充分展示了英布性格。劉邦在洗腳的時候接見他,讓他深深地感受到了屈辱,有種落魄的王不如雞及後悔背叛項羽的感覺,差點自殺。他在看到自己的住處與漢王的住處一樣後,大喜過望,把剛纔的那種屈辱和後悔拋之腦後,於是心內堅定地跟着劉邦了。
不過,英布在這段時間並沒有太大的作爲。他與劉邦在成皋前線抗擊項羽,就派使者到九江收攏幾千人到成皋匯合;過了一年,又派人在九江收復了幾個縣;最大的成就是,和劉賈一起將項羽的大司馬周殷給忽悠反了,導致項羽的軍事實力繼龍且死後再遭重大削弱,並使楚軍處於漢軍三面合圍的態勢下。可以說,英布在楚漢戰爭中作用是,他的反叛讓項羽少了一個勇冠三軍的前鋒,弱化了劉邦在前線受到的軍事打擊;又用他善於結交人的才能,進一步削弱了項羽的軍事實力。換句話說,他在楚漢戰爭中最大的作用就是從內部破壞項羽的軍事實力。因此,他雖然功勞很大,但不像韓信和彭越那樣從正面打擊項羽的軍事實力,也沒有了抗秦時期的以少勝多。
英布在安穩當了幾年淮南王后,被韓信和彭越接連被殺給嚇到了,便私下裏準備謀反。一件莫須有的桃色事件導致他謀反的事情泄露。他懷疑自己的寵姬和賁赫私通,要殺掉賁赫,將賁赫嚇得跑到長安告發他謀反,漢朝使者一番調查證實了賁赫的告發,於是他起兵造反。或許因爲下位者對上位者積威之下的恐懼,也或許因爲出於劉邦打敗項羽的威名的恐懼,英布居然在造反前當衆表明了對劉邦的畏懼。因此造反的結果毫無懸念,英布在喊了一句“欲爲帝”的豪言壯語之後遭遇大敗,之後又連戰連敗,最後在投靠老丈人番君的時候,被人設計殺死。
英布在鉅鹿之戰後,聲望達到了頂峯;在項羽分封諸侯之後,地位達到了頂峯。在這些光輝之下,英布本質上是項羽手中的一把利刃。然而,這把利刃換了主人後,就再也沒有了往日的鋒利。劉邦提供了一個獨立發揮的機會,但英布再也不是那個以少勝多的英布。在他起兵反叛項羽的時候,不僅一戰敗於龍且之手,還再也沒有任何正面獲勝的記錄。正如薛公對劉邦所說“布故麗山之徒也,自致萬乘之主,此皆爲身,不顧後爲百姓萬世慮者也”,所以英布只會考慮短期利益,纔會接連奉命坑殺章邯的二十萬降卒和殺死義帝(楚懷王被項羽尊爲義帝),殺降與弒君在當時都是讓人不齒的事情;不管是出於享樂還是坐觀成敗的心態,纔會接連兩次稱病拒絕項羽的調令;纔會在見劉邦前後,出現自殺與大喜過望這種大起大落的心態變化;不考慮手下人是否想繼續這場戰爭,纔會在兩軍陣前對着劉邦大喊自己要稱帝。最終,戰略失誤導致他迅速戰敗身死,給賁赫、薛公等人提供了晉身臺階。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