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山

原名“九老芙蓉山”,因山腰葬有朱熹(諡號文公)祖墓,而更名爲“文公山”。山上朱熹文化館、紫陽學堂和文公湖、千年古道、積慶亭、朱熹祖墓、江南古杉王羣、婺源鳥類科普文化長廊等景點,與十萬畝天然闊葉林、文公湖等自然風光融爲一體。山上林木蔥翠,森林覆蓋率高達95%。

水墨上河

水墨上河景區分成觀光遊覽區、文化展示區、度假養生區三個區域,是一個集旅遊觀光、文化展示、休閒度假及會議會展爲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景區,也是婺源旅遊由傳統的自然生態和鄉村觀光遊向休閒度假遊、深度體驗遊轉型升級的文旅型樣板景區。

篁嶺

景區由索道空中攬勝、村落天街訪古、梯田花海尋芳及鄉風民俗拾趣等遊覽區域組合而成。屬典型山居村落,民居圍繞水口呈扇形梯狀錯落排布。篁嶺“曬秋”聞名遐邇,村落“天街九巷”似玉帶將精典古建串接,徽式商鋪林立,前店後坊,一幅流動的縮寫版“清明上河圖”。周邊千畝梯田簇擁,四季花海展示驚豔的“大地藝術”。

江灣

山水環繞、風光旖旎、文風鼎盛、羣賢輩出,自宋至清蘊育狀元、進士與仕宦38人;傳世著作92部,其中15部161卷選入《四庫全書》,是當之無愧的婺源“書鄉”代表。村中既有保存尚好的御史府,中憲第等明清官邸,婺源民俗博物館,又有滕家老屋、三省堂、敦崇堂、培心堂等徽派商宅,其中“仙人橋”是古人實踐風水理論的傑出典範,“北斗七星井”體現了“天、地、人合一”的中國風水學最高原則,南側梨園河呈太極圖“S”形,古村古風古韻,極具歷史價值和觀賞價值。

相關文章